從古至今,讀書一直是一件令人尊敬的事情。在全世界日益普及大學本科教育的時代,在我國龐大的人口基礎下,大學本科學曆所占的比例還是很低!
以2020年為例:
全國接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總人數為3.05億人,占到15歲以上人口中的27.44%。
全國接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教育的總人數為1.18億人,占到18歲及以上人口中的11.23%
全國接受過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總人數為4976萬人,占到18歲及以上人口中的4.72%。
全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總人數為413萬人,占到22歲及以上人口中的0.43%,不足1%。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這張圖早就盛行,很好地解釋了讀書的意義和價值!在知識的積累過程中,你會看到這個世界不同層面的事情,知識越豐富的人看到的就越全面和真實。
不同學曆階段的人工作場所和住宿場所對比圖,可能更現實和讓人信服
1-初中及以下學曆人群,主流行業:體力勞動者!
體力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和就餐
體力勞動者的住宿環境
2-高中和大專學曆人群,主流行業:工廠流水線工人居多!
流水線工作環境
工廠工人宿舍環境
3-本科畢業學曆人群,主流行業:辦公室職員!
辦公室職員工作環境
公司員工的住宿環境
4-研究生學曆人群,主流行業:技術專家或管理層人群!
專家或者經理層辦公室
專家&經理層住宿
讀書無用論者不外乎兩類人:
第一類:想讀書,但是沒有能力讀書,智商欠缺的一群人
這些限于個人智商缺陷,無法讀書,無法學習。隻能怨天尤人,對外歸因,以“讀書無用論”為自己的低智商找借口和理由。讀書無論時間、年齡、場合,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
第二類:對“用”的理解偏差的一群人
讀書是為了更好地看世界,認識世界,幫助世界改變,幫助他人成就。這類人理解的“用”僅限于自己的私欲,而他們獲取私欲的手段忽視了法律、道德、底線等社會基本準則。在這樣的思維主導下,讀書的确對此沒有任何幫助。
莎士比亞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