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營養,吃到身體中的食物,需要經過消化吸收,營養成分才能轉運到身體各髒器。胃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場所,對身體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活中很多人由于主、客觀原因,不注重胃部保養,從而導緻出現了諸多胃病,影響了生活質量。
一般而言,養胃的食物吃起來口感欠佳,許多人為了追求味蕾刺激會選擇重口味的食物。有人喜食油炸食品,有人無辣不歡,還有的人喜歡特殊的食材。殊不知,在長期不良飲食習慣的刺激下,胃部疾病随之而來。
胃病是對全部發生在胃部的疾病的一個統稱,不同的胃病具有不同的特點和症狀。很多人得了胃病,會出現反酸、燒心、胃部燒灼感等症狀,經檢查确診為胃食管反流症。很多患者不明白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正确治療?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生活改善,食物不像以前那樣匮乏了,許多人就開始将大魚大肉、辛辣油炸等各式各樣的食物統統填到胃中。長時間的不良飲食習慣,導緻了胃病發病率的大大提高,常見的有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
其中胃食管反流症是胃病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患者會出現反酸、燒心、胸部燒灼感等諸多不适症狀。這是因為在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下,胃部和十二指腸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同時會誘發食管炎,損害咽喉和氣道等組織。
胃食管反流症患者的臨床症狀容易與很多疾病相混淆。有的患者症狀較重,可以及時發現,并進行就醫治療;但有的患者出現症狀後難以被準确識别,或症狀一旦存在容易被忽略,從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胃食管反流症會出現的臨床症狀。
反酸和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症患者的兩個典型症狀。有的患者在飯後1~2個小時内,感覺胸骨後或上腹部有灼熱感;有的患者出現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或口腔。因為受到酸性物質的刺激,食管會有明顯的燒灼感,口腔會有酸味和苦味出現。
胃食管反流症狀會在夜間、空腹狀态下、體位發生改變、過度用力或進食時出現,症狀輕重不等,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不僅如此,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還會出現明顯胸痛,常出現在胸骨後或上腹部,有時會放射到肩頸部和上肢,症狀跟心絞痛類似,容易混淆,需要仔細鑒别。
造成胃食管反流症患病的原因有很多,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抽煙酗酒,情緒不佳,經常熬夜,不規律的飲食習慣,辛辣刺激性食物,甜食等都會對胃黏膜和食道造成傷害,日積月累的損害,會加重胃食道反流症的症狀。
吃得過多,會造成胃部壓力過大,胃消化功能減慢,導緻胃氣上行;情緒不穩定時,消化功能受到阻礙,容易患胃食道反流病;年齡增長、季節變化、幽門螺杆菌感染、長期便秘等都是造成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藥物刺激加之有些患者睡覺時,喜歡将胳膊壓在頭下,均是造成食管反流症發病的原因。
分析諸多胃食管反流症患者的病例後發現,不良生活習慣是導緻該病發生的重要因素,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後,病症就能得到有效緩解。但如果病情仍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了。根據胃食管反流症的不同症狀,臨床上最常見的藥物有以下幾類,為大家進行逐一介紹。
第一種是抑制胃酸的藥物。胃食管反流症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胃酸過多分泌後,反流進入到食道和口腔所緻,故而抑制胃酸的分泌是治療關鍵。抑酸藥物可以通過抑酸作用,緩解胃酸對食管黏膜的破壞,最大程度控制胃内酸堿度,減少了胃酸的反流。
臨床上常見的抑制胃酸藥物一種是質子泵抑制劑,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這些藥物抑酸作用強;另一種是H2受體拮抗劑,常見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這些藥物能夠有效減少胃酸分泌。藥物的具體使用方法,需要醫生根據每位患者的臨床症狀,進行個體調治。
第二種是調節胃腸動力的藥物。這類藥物通過促進胃腸動力,增加食管下括約肌動力,改善食管蠕動功能和促進胃排空功能,達到緩解餐後飽腹感、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常見的藥物有嗎丁啉、莫沙必利等。
第三種是保護胃黏膜的藥物。胃酸分泌過多會造成胃粘膜損傷進展,服用胃粘膜保護劑後,可以在受損的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以隔絕胃酸的侵襲,利于受損黏膜愈合。常見藥物有硫糖鋁口服液、鋁碳酸鎂等。
需要一提的是,胃粘膜保護藥隻是一種治療胃酸分泌過多的輔助用藥,這種藥物雖然起效快,但藥效持續時間短,隻能暫時起到隔離強酸刺激胃粘膜的作用,不能起到治療胃食管反流症的作用。對此患者一定要有足夠的認知,積極治療原發病還應持續進行。
第四種是抗抑郁、抗焦慮的藥物。很多患者有這樣的疑惑,食管反流症為什麼要服用抗抑郁藥物。經過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有食管反流症的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慮症。尤其是難治性以及反複發作的胃食管反流症患者,有精神、心理因素的可能性極大。
對于伴有抑郁或焦慮症的患者,或經久不愈、反複發作的胃食管反流症患者,可以酌情使用抗抑郁藥物。抗抑郁治療藥物包括黛力新、氟西汀等。這裡需要提醒廣大患者,抗抑郁藥物的服用,要嚴格遵醫囑,使用過程中不能自行停藥或斷藥。
三、胃食管反流症的飲食禁忌對胃食管反流症患者而言,藥物治療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遵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并做好定期複查和病情。為了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改善不良飲食習慣勢在必行。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不僅會誘發、加重反流症,還會增加食道患癌的風險,不可輕視。
1、盡量減少甜食和飲料的攝入。大街上的甜食店随處可見,甜的食物可以讓人們獲得滿滿的幸福感。但糖份大的食物和飲料,會促進胃酸分泌過多,加重反酸、燒心症狀,是誘發胃食管反流症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胃食管反流症患者要盡量減少甜食的攝入次數和量,以免加重病情。
2、濃茶、咖啡、烈性飲料。現在很多人喜歡喝重口味飲料,況且濃茶、咖啡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受到很多白領和加班人士的喜愛,也不排除喜歡咖啡口感的人群。但類似這樣的飲料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會造成胃酸大量分泌,引發胃食管反流症出現。
3、某些蔬菜、水果。生活中喜歡吃蔬菜和水果是一件好事,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營養,還可以潤腸通便。但某些食物會引發胃部不适,例如生吃大蒜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增加胃食管反流症患病風險;據相關數據表明,西紅柿、橘子、檸檬、菠蘿等水果會加重胃食管反流症,胃食管反流症患者要酌情減少食用次數。
4、不均衡膳食結構。很多年輕人喜歡吃油膩食物,但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被胃充分消化。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受壓膨脹,導緻肌肉出現松弛,進而出現反流現象。暴飲暴食、饑一頓飽一頓、快餐的進場食用等會加重胃酸分泌,引起胃灼熱或酸反流。
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胃反酸症狀起初可能并不嚴重,或隻是呈一過性存在,很多人認為無關緊要,吃點藥就好了。但如若長期如此,酸反流會引起胃部持久的消化問題,即使藥物可以暫時控制住症狀,持續使用抗酸劑也會使人造成依賴,影響胃部正常消化食物的能力。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要合理選擇食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等方法改善反流症狀。如果問題持續存在,或症狀在一段時間内沒有消退,就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診治,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胃食管反流症可反複發作,呈慢性病程。随着病程的進展,會加重食管、胃黏膜的受損程度,造成胃出血、潰瘍、穿孔等嚴重并發症的出現。飲食控制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重要治療和預防手段,除此之外,盡量減少胃食管反流症的發生是非常關鍵的。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胃食管反流症患者應該規律飲食,做到定時定量,不可過饑過飽,以保證胃腸道生物鐘的穩定。進餐後胃酸加速分泌,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的發生,所以進食後,不要立即平卧休息及劇烈活動,以免影響胃部的正常消化,引起反酸出現。
現代很多人要麼喜歡熬夜,要麼必須熬夜完成工作,要麼迷戀于夜生活得豐富多彩。睡得晚會出現饑餓,很多人就會在睡前進食,而胃在進食後3-4小時後才能排空。如果此時睡覺,胃酸大量分泌,滞留于胃内的食物就容易反流入食管。
吃飯時以七八分飽為宜,少食多餐,避免過饑過飽。過量飲食會加重胃的負擔,使胃排空減慢,引起消化功能障礙;食物長久停留在胃中,促進胃酸持續分泌,加之胃内壓力持續增高,食物就容易反流到食管中,引起燒心、反酸等不适症狀出現。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胃食管反流症的發生,需要首先排除病理因素。除此之外,跟不良生活習慣也有着很大的關聯。嚴防緻病因素,可以有效減輕反流的症狀發生和控制住疾病的進展。現在很多人煙不離口,酒不離手,或因喜歡,或因工作中的無奈。煙和酒對身體是有傷害的,是造成很多疾病的罪魁,所以要創造戒煙限酒的條件。
肥胖症的危害表面隻是對外貌的影響,其實對身體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肥胖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松弛,促進反流症的進展,我們要運用科學的減肥方法,将體重控制在正常體重指數範圍内,也是對其它疾病的有效預防措施。
胃部疾病跟心情、心态有很大的關聯,情緒的過大波動會造成胃病疾病的複發率增高。生活中盡量減少情緒的過大波動,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學會管理、排遣負面情緒,不要生氣、發怒,積極處理不良情緒源。
社會的飛速發展,物質條件的改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使我們享受了生活的美好。美食種類的增多本是一件好事,卻使很多人迷失了健康的方向。由于很多人不注重良好生活、飲食習慣的養成,許多疾病随之而來。胃食管反流症是一種慢性病,易複發,發作時會有明顯不适症狀。
輕者出現反酸、燒心等症狀,會影響正常生活秩序;嚴重時會損傷胃食管黏膜,引發潰瘍、穿孔、胃腸道出血等症狀,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生活中要學會保護胃腸道,預防胃部疾病的發生,積極學習正确的醫學常識,杜絕造成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為我們的健康添磚加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