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交遊如夢寐,升沉閑事莫思量。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注意防護呀。漢末三國時期各個位高權重者,都存在着一定的支持者,有的随其覆滅,有的改換門庭。本篇就來聊聊丁谧mì,字彥靖。
丁谧是丁斐之子,曹操和丁斐是同鄉,說明丁斐、丁谧同為豫州沛國人士。丁宮、丁沖、丁儀、丁廙yì等人都是來自沛國,他們和丁斐、丁谧可能在同一家族,還有丁夫人與他們也可能有些關聯。丁氏若為沛國大族,曹操迎娶丁夫人也屬門當戶對。
“初,斐随太祖,太祖以斐鄉裡,特饒愛之”——《三國志·曹爽傳》注引《魏略》
丁谧年少時沒怎麼與人交遊,隻是埋頭苦讀典籍,這讓他養成了沉穩堅毅的性格,并且頗具才幹智略。他的父親丁斐頗得曹操寵信,不過在曹操時期就病逝了,丁谧直到魏明帝曹叡時期才出仕。丁谧在太和年間時常待在邺城,他是借住在别人的空房裡。
正好有魏國王侯也準備借住這座房子,在不知道丁谧已經住宿其中的情況下,就推門直接進入。丁谧表現得十分傲慢,他當時正處在卧姿,看着進門的王侯不僅沒有站起來行禮,反而呼喚自己的奴仆“這是什麼人?趕緊讓他離開。”
“谧望見王,交腳卧而不起,而呼其奴客曰:‘此何等人?促呵使去。’”——《三國志·曹爽傳》注引《魏略》
這種無禮的舉動無疑會得罪那位王侯,人家轉頭就上書朝廷,曹叡因此将丁谧下獄,又考慮到他是功勳之後才釋放。後來曹叡聽聞丁谧有父親丁斐的風度,才任命他為度支郎中,但始終沒有重用。曹爽向來與丁谧交好,曾多次向曹叡推薦丁谧,但所有的浮華友都沒受到重用,并不會在丁谧這例外。
“南陽何晏、鄧飏、李勝、沛國丁谧、東平畢軌鹹有聲名,進趣於時,明帝以其浮華,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複進叙,任為腹心”——《三國志·曹爽傳》
直到曹爽作為輔政大臣,丁谧才被提拔為散騎常侍,随後遷任尚書。曹爽、司馬懿都在尚書台中安插了人手,曹爽這邊是鄧飏yáng、丁谧擔任尚書,司馬懿這邊司馬孚為尚書令,王觀為尚書。雙方在尚書台争鋒,丁谧外粗内細,他在尚書台中經常彈劾或駁斥官員,甚至一度導緻政務都卡在他這裡。
雖然丁谧、鄧飏等人行事很張揚,但他們也是有所作為的,比如他們曾嘗試更改律法。但丁谧、鄧飏、何晏三人的風評極差,被人傳為“台中三狗”。丁谧三人其實還互有争鬥,雖然丁谧是他們三人裡名氣最小的,但他也是曹爽的智囊之一,為其出謀劃策,曹爽言無不從。唯獨提防司馬懿這事曹爽大意了,也導緻整個團隊覆滅,丁谧等人全都夷三族。
“是時,曹爽專政,丁谧、鄧飏等輕改法度”——《三國志·蔣濟傳》
“爽亦敬之,言無不從。故于時謗書,謂‘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三國志·曹爽傳》注引《魏略》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