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随着内容營銷的提升,網紅效應的崛起大家有目共睹,這幾年,在很多品類中,人格化,更是成為了集市賣家手裡的一張特色牌,甚至成為一個風向标。如果人設做的好,對于同樣一件商品的轉化,對于同樣一件商品的溢價能力的提升,可以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随便可以給大家做2個小測試,同樣這樣2款行李箱,假設東西品質和參數基本相同的,大家更多的會選擇誰?同樣2款橙子,差不多的甜度和大小,可能後者的單價更貴些,你又會選擇誰?
由此可見,成功的人格化包裝,是可以提升商品轉化,可以提升商品自身溢價能力的。我們今天分享的内容,就主要為大家準備了4塊内容。首先第一塊是我們塑造人設店鋪的意義,第二塊是如何塑造人格化,第三塊是如何豐滿人格化,第四塊是實操過程中的一些難點解惑。希望今晚的内容能給到大家十足的一些幫助。
1-塑造人格化店鋪的意義-首先,我們就先來看第一個模塊,塑造人格化店鋪的意義。為什麼要塑造人格化店鋪,這個在我們剛剛課程導入的内容中,其實也有所提及,因為它能為轉化的提升提供幫助。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電商環境,或者整個商業的環境,競争已經是非常激烈了,同質化的商品也非常的多,我們在日常運營中,幾乎每個運營都知道商品要賣好,首先要先去挖掘商品賣點。
但在很多類目,很多商品的運營過程中,你會發現真要去挖賣點的時候,時常也會陷入一個囧局,就是很難找出新意,很難切入新的角度來打動客戶。因此,我覺得當我們很難從産品端本身找到和同行間的差異時,我們不妨可以通過對人格化的包裝,通過人格化的打造,賦予商品/店鋪更多的特色。
比如,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朵朵雲店鋪之前推廣過一款寶寶的釣魚玩具。這款釣魚玩具本身應該來說還是比較普通的,市場上四處可見,安裝電池就能發光發聲的那種塑料釣魚玩具。這款商品的本身售價也并不太高,因此客戶接受度也還可以,日常每天一般也能有幾十筆左右的訂單。當時,我們想能使這款玩具賣的更好些,于是就做了一檔活動企劃:
我們首先先為店主的女兒拍攝了一段這款釣魚玩具的玩耍視頻(店主的女兒正巧符合這個玩具的年齡段)。随後,店主将這段視頻發布在自身日常生活中運營打理的美拍,抖音等短視頻渠道,提前3-5天先做一波視頻内容“種草”。
接着在2018年的5月7日的午間,我們通過微信的朋友圈向我們所有先前互動沉澱在微信端的粉絲,推送了一條關于釣魚玩具的“軟廣告”。文案僅僅隻是誇獎了玩具培養寶寶專注力的功能,并未做任何形式的優惠或是讓利活動。
随後,我們直接将商品淘口令留言在評論中,來為這款商品導入流量,方便感興趣的客戶複制鍊接,進入手淘首頁跳轉後直接購買。由此來為商品引流,甚至獲取成交訂單。
從之後的後台反饋數據來看,在2018年5月7日這一天,這款釣魚玩具一共支付了972件,支付轉化指數為368,其中流量來源上,34.23%的訪客來源于手淘首頁,17.95%的訪客來源于淘内免費其他,如圖3-40所示。而事實上,這近55%的訪客流量,大多被之前的視頻内容“種過草”,大多也都來自于微信朋友圈中的淘口令。
當然,能賣那麼好銷量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得益于我們日常對于客戶粉絲的相關管理和經營,但管理和經營的核心,又在于我們日常對于店鋪,對于店主這一人格化的塑造和包裝,正是因為店主的人格化獲得了客戶/粉絲的認可,獲得了客戶/粉絲的信任,才使得在推動營銷活動時,能有如此好的爆發。
因此,在同質化商品競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包裝和塑造店鋪的人格化,我認為是可以賦予更多特色,提升轉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認為我們塑造人格化店鋪的意義所在.
接下來是第二個模塊,我們看如何塑造人格化,具體怎麼來操作。我在這幾年自己店鋪裡的摸索嘗試中,總結了大概這樣3個步驟:
首先第一步要确立塑造人格化的這個人設定位,也就是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或者希望影響哪些人群?
這其中,我們實操的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确立人設時,所要構建的這個形象最好是有強烈的人格标簽,能夠給人留有印象的那種,具有強烈的人格标簽,或者通俗點說,就是這個人物形象最好能真實人格化,并且具有強大的攻心力,能讓人有一定的辨識度。
因為我們在實操過程中發現,往往那些具有強烈人格标簽的形象在定位塑造上會變得越清晰,而清晰的定位塑造,又會給選擇内容素材上營造更多的精準選擇,從而吸引客戶更多的興趣點,乃至關注度。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現階段在各個領域渠道,自身主要運作的這個人格化形象叫朵朵雲老闆娘。在新浪微博,微信,乃至公衆号等社交平台渠道都有相關的運營和管理。
以微信這個渠道來舉例,實際上,我們在微信個人号的運營之初,是走過形象定位上失敗的“彎路”。
例如我們最早是想通過微信的便利性,來提升我們整體的售後服務。因此在運營之初,我們對微信号的起名就叫“朵朵雲售後”。同樣是通過發貨包裹中的卡片來引導客戶添加,旨在通過點對點的便捷服務,提高客戶購物的流程體驗。并設想之後當店鋪有營銷活動,當店鋪有促銷新品時,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的展現和傳播,來擴大人群的宣傳面,來為店鋪直接或是間接地導入流量。
但這一形象的構建,在實操過程中,我們僅僅嘗試了兩周左右的時間,就發現是一個完全走不下去的模式。因為構建的形象是售後的形象,因而首先幾乎沒有客戶會主動添加,主動關注,粉絲吸引的效率非常的低(沒有售後問題的客戶基本沒有添加的必要和需求性);
其次,那些真正添加關注的客戶人群,大多是因為背後确有售後問題等待解決,因而基本是臨時性的添加,臨時性的關注。而當這些問題得以化解,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後,客戶基本也就不會在與微信号發生任何的溝通或交互,有些甚至還會直接将微信号進行删除。
原先我們所構想的朋友圈内容營銷,活動宣傳,大多無法勾起關注人群的任何興趣。因此失敗是必然的。而失敗的背後主要原因,其實就在于構建的形象好過于普通,也不具備任何的人格化,乃至攻心力。
因此,當我們之後重新推翻方案,重新設計,重新構建這個形象号時,我們就調整了相關的構思策略,将原有的售後形象改為了店主,改為了朵朵雲老闆娘(同時也是為了配合店鋪人格化的打造)。而老闆娘這一形象相比較于售後的形象定位而言,給予客戶的感受和心智,完全是兩個不同級别的:
首先,老闆娘是一個真實而又相對神秘的人物(對客戶而言神秘,對商家而言是熟悉的),有着強烈的個性标簽,有着自己真實的生活和家庭故事,甚至對于育兒方面的經驗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店鋪主營畢竟是母嬰用品)。這些都是客戶願意去了解和感興趣的内容;
其次,老闆娘對于自身店鋪的了解程度,對于商品知識的專業程度,對于服務營銷過程中所能擁有的權限,資源調配協調的能力,都是一個售後角色所無法比拟的。因此當客戶遇到實際的問題,進而來向老闆娘反饋或尋求解決時,往往能得到更高效甚至更滿意的解決方案,客戶也由此反而會産生更強的信任度,更強的關注度;
再者,更重要的,老闆娘的形象獨一無二。在絕大部分的店鋪中,老闆娘的角色恐怕隻有一人,并且不會随意發生改變,有着很強的确定性和唯一性。而售後這一形象則完全不同,售後傳遞給客戶的大多是一個職位的名稱,今天服務的售後可以是小銘,明天可以是小芳,後天也可以是小紅,不确定性很高,這也導緻了客戶通常也不願意長期關注乃至進行更多的溝通交互。
因此,當我們把微信個人号的形象一經更改後,所獲得的成效就立馬發生了改變。首先客戶的主動添加人數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和提升。客戶不再隻是把這一形象号單純視為售後問題的溝通渠道,因而添加率的數據上有了将近上百倍的增長;其次,如同我們前文所提及的,個人号形象的職位越高,攻心力越強時,客戶所關注的興趣維度就會變得寬廣和深入。
因此在個人号運營過程中的選材和發布的内容上,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拓寬拓展:所有關于店鋪營銷活動,互動話題等等内容都可以作為日常維護和與客戶交互的話題,當然這在下一環節中會給大家舉例,所以由此可見構建具有強烈人格标簽的形象号,顯得多麼重要。
其次第二步要能放大形象号的公開象限,也就是讓粉絲,或者我們的客戶群體能多方位的熟悉人物設定,了解我們所塑造的這個人格化。這其中,大概又可以分為3塊需要了解和放大的部分。
第一塊是讓别人知道你是誰?包括你設定的昵稱,性别,長相,喜好,特長等等,這裡羅列的内容并不是說每一項都要表達清楚,但至少應該在其中幾項是能公開化,放大化的。比如有的人說,我不希望把真實的姓名信息公之于衆,那當然,你可以取花名,可以去别名,或者可以用小名。
比如說有的人說我設定的這個人物形象,比如是我們老闆,但他其實是大衆臉,顔值一般,形象和網紅或者小鮮肉比起來,沒有太大的優勢,那你可以把她漫畫化,Q版化等等,都是可以的。這裡羅列的隻是些可供參考的方向和細節點而已。
第二塊是讓别人知道你是幹什麼的?比如你設定這個認為的職位,職業,這個人物主營商品,乃至主營商品背後的選品理念,開發背景等等。先前我們通過老闆娘形象和售後形象的比對,也直接說明了,職位也好,職業也好,往往越是有特殊性,稀缺性,越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所以這裡設定形象時,要顧及到這一塊。
第三塊是讓别人透過人設的自我介紹,了解優勢,了解差異。現在的網絡社會背景,人格化并不能算是完全很“新鮮”的,因此各行各業一定還是有同類的運營方式和同類的人設形象的,那第三塊要做的就是怎樣再把自己介紹的更詳細些,怎樣通過自己的專業背景,自己經營選品的理念,自己做店鋪的情懷等等,來讓人感知和其他同類商家的差異點。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隻是擡頭換了個名字而已。
做這3塊内容的介紹,是為了放大形象号的公開象限。當然,無論我們放大怎樣的公開象限,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忘了賦予人設人格化和強烈的個性标簽。
最後第三步是要能全域透出營銷,要能集中資源,全力包裝打造,千萬不要半推不就,猶豫不決,那樣會顯得店鋪或者人設定位風格很紊亂的,不容易讓人留有印象,或者那樣做的本身,就削弱了人格化這一動作存在的意義。
我時常遇到和看到過一些店鋪,運營或者老闆,在做店鋪差異化體現,差異化轉型時,也想做人格化店鋪,或者人格化品牌的嘗試,但是往往在做的過程中,效率很低,或者有些半推半就,比如隻是頁面加個人物形象,或者首頁支個宣傳海報意思意思,覺得這樣看起來就是人格化店鋪了,而并沒有把這些工作,作為一個日常核心去集中資源打造,從而使得實操效果并不顯著,店鋪還是和原先一樣,也沒有吸引到客戶對店鋪留有其他過多的印象。
所以,我在第三步的運營心得就是,我們設立好的人設要能大大方方的拿出來做全域透出營銷,要能集中資源,全力包裝打造,如同我們在寫一個故事的時候,都會用最多的筆墨和内容去鋪設主人公的形象一樣。
實操環節中,能把這一形象宣傳和透出的渠道其實非常非常的多,比如我們的店鋪首頁,寶貝的詳情頁,我們的主圖制作,我們主圖視頻的拍攝,日常的發貨包裹,客服的聊天介紹,乃至很多商家今天都會在嘗試和運作的微信個人号,朋友圈,新浪微博,甚至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等等,應該竭盡所有的資源,來核心打造和宣傳。因為人格化一旦成功,恐怕這就是店鋪最大的财富,也是店鋪最大的增益點。
當然,有些同學可能會說,如果有些地方,确實力所不能及怎麼辦?比如有的老闆或者人設确實暈鏡頭,不善于直播或者面對鏡頭說話,或者有的人設文筆很一般,确實很難寫出或者創作出行雲如水,能打動人群的文章内容,這種時候要怎麼辦?
那我的觀點是,确實力所不能及其實并沒有關系,人各有長,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很正常,我們隻要把更多力所能及,能做好的部分做好,本身也是種全力包裝的嘗試,效果上也大多好過那些隻是留存于形式的表面功夫。
這是我們今天内容中分享的第二部分内容,如何塑造人格化,分為3步,第一步确立人設形象,要有強烈的人格标簽;第二步,放大公開象限,讓粉絲/客戶能多方面熟悉人設,了解人物。最後第三步全域營銷透出,集中資源,全力包裝打造。
第三個模塊,我們要來說說如何豐滿人格化。在運營過程中,人格化的塑造應該算是運營方向轉型的一個開始,要能真正在運營過程中,起到幫助店鋪,幫助單品提升轉化的作用,更多的時候,還需要通過不斷的鋪設,來把人格化越做越豐滿,把人格化越做越貼合粉絲/客戶的胃口。隻有客戶/粉絲接受了,客戶/粉絲喜歡了,信任了,那才能在轉化的過程中,體現出人格化店鋪的優勢。
那怎樣豐富豐滿人格化呢?我認為主要的手段應該是内容營銷,通過内容的鋪設和包裝,來讓我們的客戶/粉絲更加了解我們的人設,通過内容營銷的嘗試,來更加清晰的了解我們客戶/粉絲的人群特征,乃至我們可以在什麼樣内容上多加嘗試。
事實上,當我們的人設定位沒有太大問題的情況下,我們所能選擇的内容營銷素材還是非常多的,以我們自身做店鋪老闆娘這一形象為例,比如店鋪活動,新品票選,産品評測,知識内容,互動話題,生活狀态,趣味遊戲,勵志雞湯等等都可以作為日常包裝人設的内容素材去準備,結合分析/客戶的喜好,人群畫像,貼合自身的人設和特色,以運營朋友圈的心态和形式來豐富人格化。
這裡,我也貼一些我們實操的運營玩法,比如活動營銷,比如新品票選,比如上新通告,比如直播引導,比如産品評測,比如知識服務,甚至比如生活狀态等等。
豐滿人格化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格化這一形象在粉絲/客戶群中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往往對後續轉化提升的幫助就越大。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我自己也嘗試總結了人格化影響力大緻的4個階段,也分享下,供大家做些參考:
(1)認可這個人物形象;也就是客戶喜歡,或者至少認可我們所塑造的這個人設,對這個人設有印象,有好感,乃至有關注度。我們在上一模塊講如何塑造人設形象的内容中,強調了人設定位的重要性,要有強烈的人格标簽,最好是真實化的人格以及有一定的攻心力,這些對于客戶/粉絲認可這個人物形象,都是很有幫助的。
(2)認可人物身上發生的事;這比剛剛認可人物形象,其實需要更高一層的要求。認可人物形象,可能是因為人物設定的背景,可能是因為人物設定的職業角色,甚至可能是因為人物的長相顔值,都有可能。但認可人物身上所發生的事,或者他所做的事,則需要對人物有更進一步的接觸和了解,或者至少需要加入一些價值觀上的認同。
比如,客戶至少對于我們日常所做的營銷活動有興趣,客戶對于人物所推薦的商品,所總結的心得體會,感到認可,有信任度,甚至有些客戶願意參與到一些互動話題,或者互動評論裡來等等。
大多數情況下,這是需要商家在日常内容營銷的過程中,去不斷調試和培養的,通過結合粉絲/客戶的特征,分析内容素材實際的效果,來一點點達到這一階段。
(3)對人物開始産生期待;這個階段的要求就更高了,粉絲/客戶不光認可和信任你,還會對你有所期待,期待有的活動,新的商品,乃至有新的動态内容等等。絕大多數能達到網紅這個高度的人格化店鋪,應該都是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階段了。
比如,很多網紅女裝的店,為什麼上新效果那麼好,一個銷量為0,評價為0的商品,為什麼一夜之間銷量可以破百,甚至破千,其實主要是因為網紅這個形象對于粉絲的影響力已經足夠高,粉絲對于這家店鋪,這個形象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因此才會形成如此的效應。
(4)能圍繞人物形成話題效應。這一階段基本就已經是人格化影響力的最高層表現了,要求當然也是非常的高,粉絲不光信任,有期待,還會圍繞店鋪,圍繞人設,圍繞品牌,圍繞活動有話題産生,這基本都是網絡上頂尖網紅,一線品牌,乃至日常我們所關注喜愛的明星偶像所能涉獵的階段,絕大多數的品牌或是店鋪,我認為其實做到第三個階段,已經非常出色和優秀了。我自我感覺我們自己當前做到的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我們自己也還在摸索和嘗試。
這是我們今天分享的第三部分内容,如何豐富人格化,主要核心手段在于内容營銷,通過内容的鋪設和包裝,來豐富人格化,來提升人格化在客戶/粉絲心裡的影響力。
今日福利大放送:
私信我輸入關鍵詞“免費領課”
即可免費領取《10節電商課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