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

職場 更新时间:2024-10-11 22:07:40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從北上廣到小縣城,路邊擺攤的都換上了年輕面孔。

你可能更想不到,那個推着三輪車賣檸檬茶的女孩,三個月前,還是辦公樓格子間裡盡職盡責的“打工人”。

那個在後備箱擺攤賣蛋糕的男生,曾經在家人的反對和朋友的不解中,辭掉了來之不易的“鐵飯碗”。

夜市擺燒烤攤的,曾經是位建築設計師;路邊賣辣條的,剛從互聯網大廠“畢業”;市集賣手作飾品的,過去做的是新媒體運營。

他們離開職場的原因不盡相同,擺攤賣的東西也五花八門,但共同點是,他們開啟了一種與過去的受教育經曆和社會身份截然不匹配的人生。

時代不同了,現在,90後辭職擺攤、00後畢業擺攤,不再被認為是低端、丢人或者不務正業的事情。有人把它當作低成本創業嘗試,也有人把它當作人生過渡期的生活試驗,還有人确實靠它發财緻富了,盡管并不多見。

幾乎每一個辭職去擺攤的年輕人,都很樂意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幸運地火了,還能帶來流量和生意。

在社交平台,許多年輕人講述了一個充滿勇氣和驚奇的故事的開始,讓對擺攤心動的人們期待着後續。

但很多擺攤賬号的更新,都在過去幾個月的某一天戛然而止,有人已經重回職場,有人複盤自己的“失敗”,也有人再也沒出現過。

90後擺攤:要想生意好,先争當網紅

晚上7點,王宇把車開到市中心商場附近的一條巷子裡,打開後備箱,挂起燈串,鋪開一張格紋墊布,把做好的切塊蛋糕擺好,再拉起一條布質的條幅。

他隻做一種蛋糕——提拉米蘇,但研究出了二十幾種口味,每天賣哪幾種,看心情。

很快,貴州凱裡的年輕人,就在抖音上刷到了這個攤位特别、打扮時髦、擺攤賣蛋糕的男孩。在這個地處偏遠的五線小城,這算得上是一件新鮮事。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辭職擺攤的年輕人)1

王宇和他的後備箱“提拉米蘇”攤 受訪者供圖

王宇給自己取名“W先生”,在社交平台更新出攤日常,漲粉很快,每條視頻的點贊量都有幾百甚至上千。不少本地年輕人聞名而來,打卡拍照順便買上一塊提拉米蘇。

不到半個月,王宇火了。他的攤位前開始排起長隊,出攤1小時左右,帶出來的蛋糕就會賣完。

那條以前黑漆漆隻有他一個人的巷子,也開始熱鬧起來,不少年輕人和他一樣擺起小攤,有時候去得晚一點,已經沒有位置了。

那時候,王宇還在一家烘焙店做品牌營銷,月薪3000塊,這是他擺攤幾個晚上就能賺到的收入。而且,兩頭兼顧讓他疲累不堪,一個月瘦了十幾斤,實在有點吃不消。

一個月後,王宇決定辭掉工作,全職擺攤。

但他并沒有比以前閑多少。白天,要做蛋糕、研發新口味,現在還收了幾個學徒,給他們上烘焙培訓課;晚上出攤,是最忙的時候;收了攤,得複盤當天的生意情況,還要做視頻發抖音、小紅書,運營幾個平台的粉絲群。

今年6月,出攤的第一天,從廣州辭職回老家賣奶茶的潮汕女生NaNa,就開始在她的抖音賬号更新擺攤日常。

在廣東揭陽普甯,晚上9點左右,她和妹妹會騎着一輛改裝後的奶白色三輪車,出現在人流量大的商業街,擺起她們的“泰可愛茶檔”,主賣現制檸檬茶。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辭職擺攤的年輕人)2

NaNa姐妹倆的“泰可愛茶檔” 受訪者供圖

這是南方夏天最暢銷的産品之一。決定擺攤後,她專門花了一個月時間去學習研究制作各種口味的檸檬茶。

“如果單純做線下,其實很難讓人發現你。”NaNa說,她們習慣一邊擺攤一邊直播,忙碌的時候,直播内容就是檸檬茶制作現場,沒有顧客的時候,她們會跟粉絲聊天,聊擺攤累不累、檸檬茶怎麼做、今天生意怎麼樣。

賣檸檬茶并不輕松,每天要把食材、設備搬到車上,再騎到擺攤的商業街,做茶要現場手錘檸檬,還要招待客人。NaNa覺得,自己好像把過去二十多年沒幹過的體力活都幹了一遍。

有時候,粉絲看兩個女孩手錘檸檬很辛苦,會在直播間給她們刷禮物,但不多。前兩天,NaNa剛開了直播間的商品櫥窗,想試着帶貨一些茶包、茶葉等擺攤周邊。

24歲的廣州女孩小鄧,最近也嘗試了擺攤。她辭職回家幫媽媽賣牛雜的故事,在社交平台吸引了4萬多粉絲。

小鄧家開在廣州海珠區的“雄順美食店”,已經經營了十幾年,賣的是平價快餐,光顧的基本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和裝修工人。但因為開店早,裝修簡陋,價格便宜,最近幾年效益并不好。媽媽告訴她,付完房租、發了員工工資,就沒有什麼盈餘了。

小鄧很自豪地說,她爸媽在十幾年前曾是酒店主廚、廚師,他們做菜的手藝是連街坊朋友們都認可的。她想,或許可以通過最近很流行的擺攤,讓更多人知道爸媽的手藝,增加一些收入,同時幫店裡引流。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辭職擺攤的年輕人)3

小鄧和媽媽出攤 受訪者供圖

每天傍晚6點左右,她和姐姐、媽媽一起,把裝着設備、食材的小推車推到店附近的公交車站旁,賣的是老廣地道的“鴛鴦牛雜”,12元一份。工作日時生意最好,經常一出攤就開始排隊,周邊街坊和下班回家的上班族路過,都會順手買上一份。

考慮到下雨天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不能出攤,小鄧會在打包袋裡放上一張寫有門店信息的小卡片,讓顧客可以找到她們。

除了賣牛雜,她還幫媽媽設計了私房菜菜單,以滿足越來越多通過她社交賬号特意找來用餐的朋友。盡管除去人力成本仍沒有多少利潤,但店裡生意确實越來越好了。

小鄧想,自己辭職的決定,是對的。

辭職擺攤,有人月入6萬、有人虧了幾千

一邊出攤賣貨,一邊經營社交媒體,是現在年輕人擺攤的常态。

前不久,江蘇徐州的00後小邵,開始擺攤賣烤紅薯。女朋友就告訴他,一定要經營社交賬号,才能有流量、賣得好。他注冊了小紅書,和網友分享出攤日常、去哪裡進貨、怎麼采購設備等等,最近,他也打算抽空去短視頻平台更新。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辭職擺攤的年輕人)4

小邵的烤紅薯攤 受訪者供圖

但線上引流轉化的效果,與售賣品類、營銷手段和運營内容有很大關系。

一般來說,甜品、鹵味、小吃、茶飲等常見餐飲品類,因為利潤高、消費頻次也高,更容易賺錢。要是線上引流成功,生意就更好了。

王宇稱,擺攤三個月多來,他的賬戶餘額從0漲到了10萬。生意最火爆的一個月,他賣了6萬元。不過,現在他更多的收入并不來自擺攤賣蛋糕,而是打出招牌以後,有人來找他學做提拉米蘇,可以收培訓費。

王宇之所以能實現高額利潤,還因為把成本壓縮到了最低。

因為之前在烘焙店上班,他可以“就地取材”,在公司學習制作和研發提拉米蘇;一位曾在疫情期間托他幫忙找到進貨渠道的朋友,把烘焙工作室免費借給了他使用;因為有認識的供應商,采購食材的成本也相對更低。

這樣,他可以把更多的錢投入到食材上,做出味道和品質更好的蛋糕,卻不提高售價,用性價比吸引顧客。

王宇賣的提拉米蘇定價25元-30元一塊,與很多門店價位相當,但用料要足得多。“夏天的時候陽光玫瑰很貴,普通店裡是不舍得放的,但我就舍得;提拉米蘇需要用到一種比較貴的食材馬斯卡彭奶酪,一般烘焙店放的比例很低,但我會放更高,顧客吃到就會很驚豔。”

王宇說,他之所以舍得下血本,就是為了引流和轉化,讓産品在本地烘焙市場就占據一席之地,形成口碑。

營銷出身的他,懂得如何吸引顧客、留住顧客。“先要引流,引流之後得能轉化變現,之後還要維護客源,更要想辦法突破收入瓶頸。”王宇稱,很多人覺得他生意好是因為視頻火了,但其實他的營銷是在客人第一次購買後開始的。

“首先得建立和顧客的連接,粉絲群也好、社交賬号也好,得讓人在線上找到我;然後得讓人在線下發現我,我固定在那條街擺攤,經常路過的人總會留下印象;當他忍不住買了一塊蛋糕回去嘗嘗,我會讓他們加群,經常在群裡發福利,保持活躍度,加上産品有優勢,自然複購就上來了。”

NaNa和妹妹擺攤四個月,已經收回了前期購買設備、材料、包裝等投入的1萬元左右成本。據她講述,目前賺了大約幾萬塊,“9月的收入比我上班時還要多,但10月下滑得厲害。”

她覺得,這可能與夏天是檸檬茶的消費旺季有關,也得益于社交平台的曝光和姐妹倆優勢的結合,“我比較喜歡鑽研産品,妹妹更擅長運營引流。”

小鄧曾估算過,擺攤賣牛雜的淨利率大概是30%-40%,正常出攤的時候,他們每天可以賣500元-800元。兩個多月下來,也确實小賺了一筆。她打算等牛雜生意穩定之後,繼續嘗試一些新品類。

但并非所有的餐飲攤都能賺錢。社交平台上,更多的年輕人,短暫嘗試過撈汁小海鮮、鹵味、冰粉、關東煮等,但最終因為賣不出去、食材囤積過期,連成本都沒賺回來。就連花大幾千買來的設備,也很難轉手,砸在了手裡。

而非餐飲類的擺攤收益,普遍要遜色不少。

辭職考研一年後,今年5月,娜比來到朋友所在的城市西安,開始頻繁出入大大小小的集市。她和朋友售賣的是用滴膠樹脂和植物手工制作的真花飾品,每一款都要花時間設計和制作。

手作飾品,是集市上出現頻率最高的攤位之一。這類商品很依賴市集的環境、布置和氛圍感,要是在路邊“野擺”,很容易被不了解手作的人誤認為是廉價地攤貨。

娜比稱,她之所以選擇賣手作飾品,也是在社交平台被種草的,“一些博主分享,一天就能賣一兩千,生意差點也有幾百,而且利潤很高,還能體驗手作的樂趣。”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辭職擺攤的年輕人)5

娜比在集市擺攤 受訪者供圖

但實際擺攤後,她發現,生意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擺攤5個月下來,她們的收入約有1.5萬,但前期成本就花了大約1萬。其中,材料成本有五六千,攤位裝飾和收拾陳列盒1000元左右。此外,市集攤位費占到30%,“一般周五六日三天收費200元”。

生意差的時候,她們甚至連攤位費都賺不回來。但如果不進市集,可能情況會更糟糕。有一次,她們曾試着在朋友家樓下擺攤,但一晚上就賣出去兩個發卡,都不夠她支付打車費。

5個月下來,娜比和朋友每人隻賺了約2500元,這遠遠不夠她在西安的房租和日常消費,“現在花的都是以前工作攢下的存款”。

複盤下來,娜比覺得,相比餐飲類的制作門檻和體力付出,手作飾品的性價比不錯,但不應該在不同的市集打“遊擊戰”,而是應該固定在一個人流量還不錯的地點,勤勞出攤的話,利潤應該會高得多。

“不丢人、不後悔,但也不建議”

與更多利用下班時間或節假日兼職的攤主相比,這些辭職去擺攤的年輕人,除了考慮怎麼賺錢,可能還要面對更多關于職業身份認同的争議。

王宇大學畢業後,考進了專業對口的鐵路局,是很多人眼裡的“鐵飯碗”。

這份體制内的工作“穩定”,但收入并不夠他償還房貸。他記得,有一個月工資到手3866元,還完3600元房貸,卡裡還剩266元,花呗還沒還,不敢面對父母。

而且,當時年輕氣盛的他,很快就對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生活産生了厭倦,“可能在别人眼裡我就是作,但我願意折騰”。

2019年他不顧家人反對,選擇了辭職,之後嘗試過各種創業項目,開酒吧、火鍋店、米粉店,賺過錢,也虧過本。

今年7月,當他在朋友圈宣布自己開始擺攤後,毫不意外地收到了很多親朋好友的問候。有朋友第一反應是“破産了嗎”,有親戚責備他“一本畢業淪落到擺地攤,太丢臉”。

但他覺得,靠自己的腦子和勞動賺錢,沒什麼可羞恥的。當然,他很慶幸,在能力基礎上,他是被幸運之神眷顧的那個人,“如果我擺攤沒賺錢,估計早就被趕出家門了。”

現在,娜比每次接到媽媽的電話,也是勸她“找個班上”。家裡一直不支持她擺攤,“主要還是覺得很沒面子,說早知道出來擺攤,念那麼多書幹嘛。”

當然,上一輩人不知道,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年輕人的擺攤,不再是過去那種因為找不到正經工作而不得不去做的低端小買賣了。

他們更願意把這當作一次低成本創業嘗試,不僅不覺得丢人,反而認為在年輕人擺攤從流行到内卷的當下,一個能把擺攤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年輕人,往往是“能力強者”。

即便收入不穩定甚至根本不賺錢,這些年輕人都表示,他們不後悔辭職擺攤。

NaNa發現,她在擺攤的過程中,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收獲的不僅是營業額那個數字,還有很快得到的顧客評價和市場反饋,但在公司裡,我可能隻是大項目裡的一小環,很難直接得到反饋。”

而且,與大衆傳統認知中的擺攤不同,現在像她這樣的年輕人,在擺攤時不僅僅隻是一個“攤販”。

搬運食材時,她是工人;賣茶收錢時,她是老闆;做視頻時,她是博主;直播時,她是主播。從時刻繃緊神經的職場打工人,到角色多元、給自己打工,這種身份轉變,她不僅是适應,還非常有成就感。

時間是自己的,事業也是自己的,所有東西都由自己掌控,雖然有時候比在職場上班還累,但沒有那麼多限制和束縛。”娜比說,擺攤時她偶爾也會焦慮,但過去上班時,她是一直焦慮。

或許不久後又将重回職場,但她在這段擺攤的日子裡,為積壓已久的情緒找到了一個釋放的出口,在和許多陌生人接觸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能量。“很明顯的變化是,我之前瘋狂掉頭發,現在也好了。”

自己一個人擺攤一月能掙多少(辭職擺攤的年輕人)6

但他們其實并不建議年輕人沖動辭職來擺攤。

一個很直接的理由是,擺攤的不穩定因素太多,下雨無法出攤、太熱太冷沒有生意,擺攤是否合法目前也沒有相關明文規定,還可能面對同行的惡意競争。進貨、制作、叫賣,甚至還要兼顧直播、想文案、做視頻,費力又費神,并不比上班容易。

不過,當擺攤成為一種網紅潮流,攤主們個個在視頻中自稱“月入過萬”,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經常會被刻意掩蓋。

“博主肯定都更傾向分享更吸睛、更有流量的内容,我自己也挑一周裡銷量最好的那一次出攤出來講,但并非每天都那麼順利。”娜比坦言,在網絡上,很多年輕人看到的是一種擺攤暴利的假象。

但事實上,不賺錢的人要比賺錢的人,多得多。

“現在年輕人擺攤的流行,是一種網紅時代的産物,就算賺錢,收益也是短期的、階段性的,比如,一入冬,可能甜品和檸檬茶都會不好賣,你就得另起爐竈,想新的品類。”即便現在生意不錯,王宇坦言,他已經在構思未來的轉型。

他希望能做成一個當地的烘焙IP,和門店甚至供應商合作,或者是做成一個家庭烘焙品牌或平台。

更多的年輕人沒想得那麼長遠,對他們來說,擺攤隻是生活的一段插曲、一味調節劑,或者一片療傷的阿司匹林。

“大多數時候,擺攤還算是低成本低風險,這件事本來就沒有成敗可言,不會成為你的人生結局,反而是另一種可能的開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宇、NaNa、小鄧、小邵、娜比均為化名。

​來源:新浪微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