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我給大家講了長沙的房價和人口流入
現在我們順着長沙的人口流入來看看長沙的産業結構
一、長沙GDP
根據2021年長沙GDP來看,全市為1.32萬億元,其中第一産業為425億元,第二産業5200多億,第三産業7500多億,分别比重為3.2%、39.6%,57.2%,看比例,其實和其他一二線城市差不多,第二産業慢速增長,第三産業快速增長,且第二産業的規模比較大,那為什麼吸引力不夠?
我認為主要是第二産業上面的問題,衆所周知,長沙最厲害的工業就是工廠機械制造業,如、是行業内比較知名的企業,還有一些從株洲等地遷來的高鐵相關産業,這些産業規模相當龐大,對長沙的工業貢獻也比較大,再往下一點,就是食品、煙草業,這些是目前構成長沙工業格局的強勁力量。
但問題在于,這些産業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是大基建的主要力量,也是帶領土木工程、機械制造等專業迅速發展,在那個時代,是熱門專業,事到如今,這些産業難免沒法與時俱進,雖然這些産業也在不斷創新升級,但肯定無法與十年前相比。
因此這些行業發展至今達到了相對飽和的狀态,難以吸納大量員工,一去不複返了,而如今這十年中我們更多體會到的是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等行業星星崛起,這些行業的迅速崛起給我們的感覺最為直觀。
二、長沙十年
我個人覺得是中規中矩的。
長沙城市建成區不大,但是高樓寫字樓集中很早就打造出了“芙蓉CBD”,應該是中西部最早的商務區之一,我記得當時長沙CBD入榜單的時候,武漢和成都還正在建設當中,這在當時是發展金融的好牌,可事到如今,芙蓉CBD的成績一般,被後來居上也是正常的。
互聯網也是這十年大力發展的新興行業,但長沙卻表現平平,一是沒有大型的省内互聯網企業,二是在互聯網投資中,相比西部的成都、重慶等新一線城市中,也是心有餘力而不足。
綜上,長沙可以提供大量好的崗位,也有限,但是對于擁有3所985和1所211的教育豐富省份來說,留不住人才,就是很尴尬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在時代的發展中,很多城市已經開始行動,布局下一個十年産業了,而在這方面,我認為長沙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目前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未來産業中,高端制造、半導體産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都有可觀的發展前景,國家也給予了大量支持,各大一二線城市也相繼布局,競争也是非常激烈,如果說武漢目前是中部崛起的代表,那麼與成都一并甩開了長沙一個身位,一直以來,被看作“中部老二”的長沙,面臨的挑戰就不小了。
一直以來,鄭州對“中部第二”的名頭也是有小算盤的,近年以來,發展也是比較迅速,一直在打造高端制造之城,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當然,也離不開融入長三角的合肥,在新興産業布局上,甚至能說是全國新一線城市的代表,從之前被“不理不睬”到現在的地位,這一點與深圳市特别像。
而城市發展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以個人觀點來看,如果長沙不再加把勁,而合肥得益于長三角協同發展更早的産業升級任務将會在未來的10年内全面趕超長沙市。鄭州在總量上面可能趕超長沙市,但綜合實力上面短時間内還是需要努力發展。
長沙也并非沒有自己的優勢,目前來看,長沙市的娛樂業是相對發達的,在這裡,我隻聊長沙娛樂業在社會發展上面的意義,無論是電視台還是突然火起來的街邊小店,特别是一些奶茶品牌吸引的資本的投資,有的二十家店就估值20個億,不斷刷新互聯網的熱榜。
長沙市的娛樂業不是一蹴而就的,從上個世紀的歌廳文化到現在的各類綜藝節目,一步步走來,也不是沒有遇到困難,2018年是一個風向,短視頻時代趕超電視台的收視率,“網紅效應”“流量效應”在互聯網的影響是很大的。
根據2021年的網紅城市百強榜單可以看出,長沙排名第九名,不及成都重慶武漢,在我看來,是順理成章的結果,實體經濟不強,很難維持自身優勢。
為什麼長沙的IP比較火?在各大綜藝推動下,與之相關更為密切的旅遊業還是不及成都、重慶,本質原因就是長沙的旅遊業的确不怎麼突出。
資本的大進,如果沒有産生足夠效益,也必然會大出。
作為一個客觀人,我當然希望每個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曾經也有過輝煌,而現在我們需要正視現實,迎接未來。
湖南也是進行“強省會”戰略的省份,而長沙作為省會城市得到的資源也是高于其他城市的,而我們這些年看到的是湖北發展快于湖南,湖北的副中心襄陽宜昌也明顯強于湖南的嶽陽,而鄭州合肥的發展也是一天一個模樣,因此,長沙還需努力!
三、總結
我并非否定長沙這麼多年努力的成就,也為目前長沙安逸的生活年年取得“幸福超市”的頭銜感到開心,但是發展才是硬道理,躺平沒有好的結果,我希望長沙利用自身優勢,特别是低房價的優勢,積極引進高新産業、做大做強,而不是小有成就就順其自然,我相信到那個時候,湖南人也更加願意回到家鄉。
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背井離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