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系中的情侶們常常發現和自己的伴侶溝通猶如對牛彈琴,答非所問。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到了對方那裡卻完全變了味道,猜忌、抱怨、指責往往因此而起。可見,要獲得理想的親密關系,伴侶們必須首先認可和尊重彼此溝通習慣上的差異。正是這些差異塑造了鮮活的男性和女性的形象,使兩性關系顯得那麼多姿多彩。
“他沉默,我抓狂”
在單位處理了一天的煩心事後,丈夫心事重重地回到了家中。晚飯時,妻子看丈夫悶悶不樂,主動詢問,丈夫隻是淡淡地回答說沒什麼,吃完飯後就獨自進書房看起了紀錄片光盤。妻子很是着急,希望能和丈夫談談,了解他為什麼心情欠佳。沒想到,不管妻子怎樣詢問,丈夫依然是不置可否,甚至露出了厭煩的表情。妻子有點生氣了:我這麼殷勤地想幫他排解下心情,他怎麼還不知好歹呢?
男人進入隐蔽所,女人不要滔滔不絕
妻子的“過分殷勤”和丈夫的“不知好歹”是男人和女人在面對壓力時最容易出現的尴尬局面。面對壓力,女人喜歡和她信任的人一起,将煩惱娓娓道來,将自己的感受和盤托出,與他人分享。女人常常和自己的閨密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幾個小時之後,郁悶的心情就能得到緩解。這種表現和女性獨特的心理特點有關。在女人看來,對别人講出心裡話意味着愛和信任,意味着釋放。對傾聽者來說,這不應該是一種負擔。
同樣面對壓力,男人的心理模式卻和女人大相徑庭。男人有一個“隐蔽所”,當他們遭遇壓力時,本能的反應是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集中精力來思考問題或者尋求放松。此時,男人變得沉默寡言,對其他事情心不在焉。他會用休閑和娛樂來忘卻壓力,如果壓力過大,他選擇的方式可能就更具挑戰性。
但是,在女人眼裡,男人此時的反應就顯得很奇怪。比如妻子感受到了丈夫的壞心情,她希望用“說出來”“分享”這種女人的方式來幫丈夫緩解壓力。可是,對于丈夫來說,此時他隻想一個人安靜地待會兒,在自己的隐蔽所裡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獲得釋放。向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妻子傾訴壓力?别逗了,對一個男人來說,不僅不是釋放,反而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
“說了那麼多,還說我不關心你”小武和女朋友思思戀愛已經快一年,随着交往的進一步深入,思思對小武的抱怨越來越多,總是讓小武莫名其妙。某日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思思神情有些倦怠,小武主動問:“親愛的,今天過的怎麼樣?”
思思歎了一口氣:“工作好忙啊,我的私人時間越來越少了。”
小武急忙說:“别怕,不行就換份工作,何必讓自己這麼辛苦。”
“可是我喜歡這份工作,領導對我的期望很高,同事們都盯着我看呢。”
“不用管他們,你做好你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我今天都忙得忘了給一個朋友打電話了。”
“一個電話而已,回頭可以再打嘛。别擔心那麼多事情,會增加無謂的煩惱。”小武認真地說。
“我今天心情本來就不好,你難道不能認真聽我把話說完?!”思思突然提高了嗓門,生氣地說。
“我一直在聽啊……”小武低聲嘟囔道,搞不懂自己說了那麼多,為什麼思思還是發了火。
幫女人解決問題,男人需要耐心傾聽
很多男性像小武一樣,搞不懂自己的伴侶為何總是抱怨“你根本不懂我的感受,你根本沒在聽我說話”。在男性的思維方式裡,溝通的主要目的就是指出一個問題的症結所在,提出解決的方法,但是女性恰好相反,她在溝通時首先需要的是對方聚精會神、認真傾聽、感同身受。
在這方面吃過虧的男人大概很有感觸:不斷地為對方支招,隻會讓女人牢騷更多。既然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她就應該感覺良好呀,為什麼還是絮絮叨叨個不停?
事實上,當女人開始發牢騷時,她最需要的是伴侶對其感受的回應和共情,而不是“你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決……”像思思一樣,在大多數情況下,女人講述當天的感受,隻是為了和男人交流和分享,這個過程本身就能讓女人的心情得到舒緩。這時候,男人一句表示理解的話,一個充滿疼愛的擁抱,要比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有效得多。
如果小武了解了這一點,他和思思那次失敗的對話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種情形:
“親愛的,今天過的怎麼樣?”
“工作好忙啊,我的私人時間越來越少了。”
“我的思思今天一定很辛苦吧?”
“是啊,累死我了,領導對我期望很高,同事們都盯着我看呢。”
“嚯,這種萬衆矚目的感覺,壓力一定很不小。”
“可不是,今天我都忙得忘了給一個朋友打電話了。”
“不管多累總是記得關心朋友,真可愛。過來,讓我抱抱你,給你點力量。”
一個擁抱後,思思愉快地說“我現在感覺好多了。好了,不想這些了,我們趕緊回家去弄點好吃的吧。”
“你應該這樣做……”26歲的美美身材高挑、相貌甜美,不僅外形出衆,還擁有名牌大學的碩士學曆。條件如此突出,美美的約會卻屢屢失敗,拒絕她的男士們在說到原因時總是語焉不詳。最近,熱心的介紹人又給美美介紹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男孩,沒想到一頓晚飯後依然是“見光死”。在介紹人不斷地詢問下,男孩扔下了一句話:“她的确很優秀,但整個晚上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樣做對你更好’,她甚至給我設定了一個職業發展的規劃,簡直太可怕了。”
男人最不需要你告訴他:你該這樣做
從很小的時候起,人們在教養男孩和女孩的方式上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女孩總是得到種種的優待和寬容,而男孩卻經常得到這樣一句話:“你是男孩子,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這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得男人具備了特定的心理結構:渴望勝利、追求成績、千方百計地通過完成不同的目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因此,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在女人渴望浪漫情感的同時,男人則癡迷在更快的跑車,效率更高的電子産品中。對男人來說,自力更生,獨當一面,是效率、力量和能力的集中體現,以獨立完成一件事為榮,哪怕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這樣一來,在男人還沒有提出請求時,女人就擅自為他提供建議、出謀劃策的話,相當于在告訴這個男人,“你根本沒有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一個強調自尊和獨立的男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種暗示更讓人沮喪呢?
遺憾的是,很多女人像美美一樣,對男人的這種心理特點渾然不覺,在她們看來,主動為對方提供意見明明是在支持對方,是愛的表現啊!可惜的是,男人并不這麼想。在美美興緻勃勃地為她心儀的約會對象做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對方眼裡看到的,是一個不信任自己、急于想改造自己的控制狂,除了想迅速逃走,他的頭腦裡恐怕已經沒有其他想法了。
她不斷付出,又不斷發牢騷大鵬和玲玲結婚已經6年了,玲玲是遠近聞名的賢妻,總是一個人包辦家裡裡裡外外的大小事情。在外人眼裡,大鵬在這段婚姻裡享盡了福氣。可是,大鵬卻總是很煩惱,玲玲在盡心盡力為家人做事的同時也是牢騷不斷,經常說大鵬“身在福中不知福”。大鵬有時實在覺得過意不去,于是想主動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總是幹到一半就被玲玲挑剔進而中止。而玲玲在日複一日的不斷付出後也覺得心力交瘁,她控訴大鵬懶惰,做事不上心,自己沒得到一點體貼和支持。
女人要學會設定底線,男人要學會投桃報李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裡,女人如果在承擔妻子、母親的角色上存在差池,自身的價值就會受到全面否定。這使得對女人的價值判斷總是與默默付出的賢妻良母形象聯系在一起。即使在現代社會,對女性價值的認定已經多元化,很多女性在潛意識裡依然充滿了這樣的恐懼:擔心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為此,她需要不斷地付出,不斷地做出“補償”,以證明自己是有用的,是值得被愛的。
可是,當她的價值完全建立在對别人的奉獻之上,而别人又對這種付出無動于衷時,女人的怨氣就會沖天而起,因為這是對她價值的否定。因此,與其說玲玲在抱怨,不如說她在提醒大鵬“我做了這麼多,是想證明我有價值,我希望你重視我,認可我的付出”。
可惜的是,很多男人都像大鵬一樣,不能讀出女人抱怨背後的真正意圖,他們的反應通常簡單粗暴:這是你自己願意做的,有什麼好抱怨的?我想替你分擔一些,可是你又看不上眼,我隻好什麼都不做。
玲玲要做的,是為自己的風險設定“底線”:我樂意奉獻,但必須有限度。同時接受丈夫的幫助,即使他做的事情不是那麼完美,也不要挑剔個沒完,讓他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并且她要從内心告訴自己:即使我不為别人奉獻一切,我也是有價值的。大鵬要做的,是“聽懂”妻子抱怨背後需要肯定的聲音,多給她一些支持,學會“投桃報李”。#情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