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龍蝦池塘如何養殖的呢

小龍蝦池塘如何養殖的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9:02:35

池塘小龍蝦養殖技術關鍵點

高崇喜等

一、池塘條件

1.水源水質

養殖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質清新,無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水污染。

2.池塘選擇

池塘面積以10畝左右為宜,形狀以長條形為佳。寬闊方形的塘口中間地帶空間利用率不高。而長條形的塘口池塘坡度長,坡面大,可增加小龍蝦爬行活動空間,為小龍蝦提供一個更适宜的繁殖和生長環境。

3.塘口建造

将小型塘口開挖成池深為1.5~2.0m,四周建成平台(淺水區),台面高為30~40cm,水深為0.7~1.2m;中間開挖 6~8m 的水溝(深水區),深為 1.0~1.5m,坡比為 1∶(2.5~3.0),水深為 2.0~2.5m。面積較大的塘口應根據實際大小、形狀制定改造方案,可開挖平行水溝或“日、回、井、田”型水溝,也可在塘口中間做埂。對于寬度較大的塘口,可在池中間構建平台,在平台上做幾個露出水面的泥土堆(“救命島”)。

二、防逃設施

小龍蝦具有晝伏夜出的特性,攀爬和掘洞能力較強,通常選擇夜晚或雨天“潛逃”。因此養殖期間必須設置“水岸聯防雙保險”的防逃設施。

1.水上防逃網

沿池埂四周距水位線 1m 處用 1m 高的尼龍網片制作圍欄形成水上防逃網,以阻止小龍蝦掘洞“潛逃”,這種防逃網還可起到提高小龍蝦起捕率和保護池堤的作用。制作方法是将網片下緣埋入土下40~50cm,在網片上緣縫制一條寬 30cm 的硬質塑料薄膜形成内側倒挂,在圍欄外側用木(竹)樁固定,樁間距為2m左右。

2.岸上防逃牆

用 60cm 高的硬質鈣塑闆包圍池埂四周形成岸上防逃牆(四角做成圓弧形,防止小龍蝦沿夾角處攀爬出池),以防小龍蝦越埂“潛逃”。制作方法是将鈣塑闆下端埋入池埂土下15cm左右,在鈣塑闆的外側用木(竹)樁固定,樁間距為1.0~1.5m。

小龍蝦池塘如何養殖的呢(池塘小龍蝦養殖技術關鍵點)1

三、生态環境

1.清塘曬塘

養殖周期結束後排幹池水,鏟除并焚燒池邊雜草,以殺滅草種和蟲卵。挖除池底過多淤泥,保留淤泥 10~20cm。之後曬塘20~30天,使池底呈龜裂狀,增加透氣性,以加速底泥有機質的氧化,減少有害有毒物的積累和養殖病害的發生。

2.滅菌殺野

酸性底質塘口使用生石灰、堿性底質塘口使用30%的漂白粉幹法滅菌殺野,要求全池潑灑,到邊到沿到底,不留死角,以消滅病原菌、寄生蟲(卵)和殺除野雜魚等敵害生物。野雜魚較多的塘口使用茶粕帶水滅菌殺野(茶粕對野雜魚的毒性較大,對蝦苗較安全)。滅菌殺野後需過水(進水、排水)1~2 次,以減少藥殘和毒素,提高放養成活率。

3.水草栽種

水草的主要作用:一是調節水體環境,淨化水質,防止水體富營養化。二是進行光合作用生産氧氣,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三是小龍蝦喜食水草,可補充餌料不足。另外水草可招引和隐蔽昆蟲及小雜魚,為小龍蝦提供天然動物餌料源。四是為小龍蝦蛻殼和交配提供隐蔽場所,減少相互殘殺。五是高溫季節小龍蝦可借助水草遮陰降溫,冬季成為天然“草穴”可保暖,有利于小龍蝦産量和品質的提高。在小龍蝦養殖池中栽種的水草以沉水和漂浮植物為主,以挺水植物為輔。沉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菹草、馬萊眼子菜、金魚藻等;漂浮植物主要品種有:水葫蘆、水花生、水浮蓮、浮萍等;挺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蘆圍、茭白、茨菇、香蒲等。一般選擇栽種複合型水草,即在淺坡處栽種伊樂藻搭配輪葉黑藻,深水處栽種苦草适當搭配水花生。池中水草的覆蓋率應達 50%~60%。水草過多時應人工割除,不足時則以水浮蓮、浮萍作補充。

4.施肥培藻

小龍蝦養殖池塘需要采取施肥來培育有益藻類,通過藻類的生長繁殖來維持水體溶氧和控制富營養化,保持池水水質的“肥、活、嫩、爽、穩”。一般于放苗前7~10 天向池内投施生物肥水王(主要成分:海洋生物提取液、複合因子、多糖及藻類促進因子),用量為 0.8~1.0kg/畝·m,以有效促進單胞藻的生長繁殖,定向培育優質藻類(矽藻和綠藻),使之迅速繁殖為優勢種群。以後每隔10~15 天追施 1 次富藻素(主要成分:有機質、益生素、多糖、氨基酸及 N、P、Ca、Mn、Fe 等微量元素),用量為1kg/畝·m左右,以增加水體中藻類、枝角類、輪蟲等基礎餌料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密度,促進小龍蝦健康生長。

5.投放“調水”魚

小龍蝦養殖池内還可以通過投放适量的鲢、鳙魚種或細鱗斜颌鲴魚種來調節水質。利用鲢魚攝食浮遊植物和鳙魚攝食浮遊動物的特性,讓其司職“保潔員”,有效控制池水肥度,改良水質。鲢、鳙魚種的投放規格為 100~200g∕尾,投放量為50~80尾/畝。利用細鱗斜颌鲴攝食池中的固着藻類、植物碎屑、腐渣腐泥等特性,讓其司職“環保員”,改良水質和改善底質,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細鱗斜颌鲴魚種的放養規格為7~8cm,密度為100尾/畝左右。

四、苗種放養

小龍蝦苗種放養至關重要,放養成功就等于整個養殖成功了一半。池塘養殖小龍蝦的苗種放養方式主要有2種:

1.春季放養蝦苗

于春季(2-3月份)直接放養體質健壯,體色亮麗,肢體完整,活動力強,無傷無病的優質苗種進行養殖。一般放養蝦苗的規格為 3~4cm,密度為 8000~10000尾/畝。蝦苗通常是一次放足,但也可以選擇分期投放蝦苗,每期放苗間隔時間為 15~20 天。養殖過程中實行輪捕與輪放。即不斷起捕達到30g以上大蝦上市銷售,将規格較小的蝦留在池内繼續養殖并及時補放蝦苗,以獲得更高的養殖産量和效益。

2.秋季放養種蝦(親蝦)于秋季(8-10 月份)放養體質健壯,個大肉實,雌雄來自不同水域(避免近親交配),規格為30~40g/尾的種蝦進行自繁自養。自繁蝦苗無需裝車運輸,放養成活率較高。8-9月份放養蝦種的雌雄比例可按(2~3)∶1 進行配比,投放量為40~50kg/畝。10月份可放養抱卵蝦,放養量為30~35kg/畝。種蝦放養前,放開水上防逃網,在池塘常年水位線以下20~30cm範圍内,用直徑3~4cm的木棍向下呈傾斜45°打造輔助人工洞穴,深度為 30cm 左右,密度為5~8個/m。洞穴打好後,再将蝦種放入池内,經過1~2個月的精心培育,池中就可以見到育成的蝦苗,若密度過高可進行分池養殖。待翌年4-5月份用蝦籠或地籠網将種蝦捕出銷售,留下蝦苗繼續成蝦養殖。

上述蝦苗、種蝦放養前需用3%~5%的食鹽水藥浴消毒10~15分鐘,以殺滅體表病原菌及寄生蟲。

小龍蝦池塘如何養殖的呢(池塘小龍蝦養殖技術關鍵點)2

五、養殖管理

1.投喂管理

水溫達10℃以上時小龍蝦即可攝食。2-3月份為仔蝦和幼蝦生長階段,小龍蝦以攝食池中的腐殖質、有機碎屑、着生藻類、浮遊動物、水生昆蟲幼體等天然餌料為主,輔喂部分蛋白含量為40%以上的破碎配合料。配合料每天傍晚投喂 1 次,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2% 左右。4 月份為小龍蝦的快速生長期,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投喂配合飼料的蛋白含量為 36%~38%,日投喂 2次,分别于上午8:00和下午17:00各投喂 1 次,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3%~4%。另外,每天日落後可輔喂部分魚、螺、蚬、蚌肉等動物性餌料,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6% 左右。5-6 月份為蝦的養成期,為提高規格,增加産量,仍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投喂配合飼料的蛋白含量為35% 左右,日投喂3次,分别于上午7:00、下午 14:00 和 17:30 各投喂 1 次,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5%~6%。

另外,每天傍晚日落後可輔喂部分魚、螺、蚬、蚌肉等動物性餌料,日投料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8% 左右。7-8 月份天氣炎熱,水溫較高,可采用配合飼料、雜魚、豆餅和玉米等輪喂,以提高小龍蝦的消化酶活性,促進生長。一般采用 3~4 種餌料 4~5 天一輪回的投喂方式,即:前 2~3 天投喂配合飼料,之後投喂1天雜魚,再投喂1天豆餅或玉米。日投喂2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各投喂 1 次。投喂配合飼料的蛋白含量為30%~32%,投喂量為池蝦總量的3%~5%。 雜 魚 的 投 喂 量 為 8%~10%、豆餅或玉米的投喂量為4%~6%。9 月份以後天氣轉涼,水溫降低,小龍蝦重新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輔喂部分魚、螺、蚬、蚌肉等動物性料,配合飼料的蛋白含量為35% 左右。日投喂 3 次,上午 7:30、下午 14:30 投喂配合飼料,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5%~6%;日落後投喂動物性餌料,投喂量為6%~8%。

養殖全程中,具體的投喂量應根據池蝦的攝食、生長、蛻殼、病害及季節、天氣、水質、水溫等情況綜合考慮,靈活掌控。一般以第2天投喂前基本吃完為宜。

2.水質管理

每星期加水1次,每月換水1次。每次加水20cm左右,保持池水清新;每次換水30%,保持池水透明度為30cm左右。

适時開啟增氧機或抛撒粒粒氧(主要成分:過碳酸鈉、過氧化鈣;活性氧≥13.5%)、增氧靈(主要成分:過碳酸鈉 增效劑)等增氧劑,保持池水溶氧在 5mg∕L 以上,讓池蝦在享受“氧調”的情況下快樂生長。

每半月潑灑1次微生态活水素(主要成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細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氨基酸、消化酶等),用量為 200~300g/畝·m,以有效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穩定 pH 值,改良水質。

每月潑灑1次生态修複改底(主要成分:除臭分解劑、氧化劑、吸附劑、微生物菌種、解毒解熱調節劑、有機螯合物、微量礦物元素),用量為 350~500g/畝·m,以有效吸附和分解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減緩池塘老化,改善修複池塘底部生态環境。

3.防病管理

在養殖生産過程中,應遵循“無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采取積極預防措施控制蝦病的發生和漫延,确保小龍蝦健康生長。

每半月全池潑灑1次24%的二溴海因進行水體消毒,用量為130~150g/畝·m,以殺滅水體中的有害菌、芽孢等,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滋生。

每10~15天潑灑1次60%的二氯異氰脲酸鈉進行食場消毒,藥液配制濃度為 0.5g/m 3 ,防止食場水域細菌的大量滋生。

每半月全池潑灑1次30%的漂白粉或8%的溴氯海因,用量分别 為 1.0~1.5kg/畝·m 和 250~300g/畝·m,預防細菌病。

每月投喂 1 次用菌毒殺星(主要成分:黃連、黃芩、黃柏、大黃、栀子、地錦草、大青葉、金銀花、魚腥草、免疫增強劑)制成的藥餌,每100kg飼料用量為400~500g,每次連喂 3~4 天,預防腸炎病。

每月全池潑灑1次硫酸銅和硫 酸 亞 鐵 合 劑(5∶2),用 量 為467g/畝·m,預防寄生蟲病。在蝦疾防治過程中,應選用高效低毒、生态環保、價格低廉的藥品,按照藥品使用說明的要求,精确計算好用藥量,全程嚴禁使用晶體敵百蟲、敵殺死等有機磷類、菊酯類藥物,避免發生意外。

小龍蝦池塘如何養殖的呢(池塘小龍蝦養殖技術關鍵點)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