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詩經産生的時期

詩經産生的時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19:14:37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

讀者朋友們端午節到了,您知道嗎,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詩人節、端禮節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稱,成為主流的稱呼。

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内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内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和其他節日不同,端午的由來略顯悲壯,所以我們隻說端午安康。

端午的習俗大家都知道,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熏艾草、喝雄黃酒等。

艾是端午節的主角,端午節的别名“艾節”,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正是寒暑氣交互轉換之時,蚊蟲蒼蠅滋生,細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時人們誤以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緻,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端午為“惡日”。從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們的摯愛,人們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古人有端午節“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煙、洗艾浴”等民間習俗的記載。每年端午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以防蚊蟲、避邪。

古人用艾的習俗遠比端午節的由來要早,美了三千年的《詩經》裡就有艾草的叙述,那麼在《詩經》裡的艾又是怎麼樣呢?

《詩經》裡的艾如美人一般,請看:

《詩經•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2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3

王風,是十五國風之一,東周洛邑之詩。洛邑,是周朝都城洛陽的古稱,洛陽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為最早的中國所在地,是當時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葛”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葉子為三片小葉組成的複葉,小葉菱形或盾形,花紫紅色,莢果上有黃色細毛。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澱粉,也可入藥。莖皮可制葛布,通稱葛麻。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4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5

“蕭”今名牛尾蒿,即香蒿,菊科,有香氣,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莖粗壯、直立、紫褐色,基部略木質化。可入藥。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6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7

“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牆腳或草坪中,葉面綠色,葉背呈灰綠色,生有絨毛。可入藥。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8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9

詩文解讀

那個采葛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個采蕭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季啊!

那個采艾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鑒賞

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詩。采葛為織布,采蕭為祭祀,采艾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勞動。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月、年)。說一天會像三個月,三個季節,甚至三年那樣長,這當然是物理時間和心理時間的區别所在。

熱戀中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離對他們是極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暫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覺中也似乎時光很漫長,以至于難以忍耐。此首詩正是抓住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複吟誦,重疊中隻換了幾個字,就把懷念情人愈來愈強烈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來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來代表季節,是因為秋天草木搖落,秋風蕭瑟,易生離别情緒,引發感慨之情,與全詩意境相吻合。

全詩既沒有卿卿我我一類愛的呓語,更無具體的愛的内容叙述,隻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緒,然而卻能流傳千古,後人并将這一情感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關于此詩藝術感染力的奧妙,“妙在語言悖理。”其意是說:從科學時間概念衡量,三個月、三個季節、三個年頭與“一日”等同,當是悖理的,然而從詩的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誇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别,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難分難舍的戀情。這一悖理的“心理時間”看似癡語,卻能妙達離人心曲,喚起不同時代讀者的情感共鳴。

現在正是艾草成片生長茂盛的時候,别有一種清新少女之美。形容女子楚楚動人,有一個非常古老的詞語,叫做“少艾”,像極了這個季節裡最鮮嫩的美麗。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0

唐代賽龍舟習俗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1

宋代系朱絲風俗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2

遼代契丹族射柳風俗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3

明代飲菖蒲酒習俗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4

清代挂鐘馗像風俗

詩經産生的時期(艾在詩經)15

信息來源:太原市圖書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