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他是晚唐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的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為流傳。
《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愛詩的人無不津津樂道這首詩。他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在不知不覺間人生将走到盡頭,歲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這首詩還有四個典故。四個典故一個比一個美,一個比一個令人心碎。
看原詩:
錦瑟
唐代: 李商隐
錦瑟(sè)無端五十弦,
一弦(xián)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隻是當時已惘(wǎng)然。
詞語解釋:
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
無端:無緣無故。
惘然:失意,憂思的樣子。
诠釋原詩:
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詩人這時也快到五十歲了,一弦一柱都喚起了他對逝水流年的追憶。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鵑;滄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淚顆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如此情懷不止是現在回憶起來才感到無限怅恨,就是在當年早已是令人不勝枉然了。
這首詩出的一個成語,四個典故:
錦瑟年華:比喻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女子。形容青春時期。
典故一:莊生夢蝶:
莊周夢見自己化身為蝶,夢醒後,自己仍然是莊周,不知道周公夢見自己為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蝴蝶是周公?詩人借此感歎人生如夢,往事如煙。
典故二:杜鵑啼血
傳說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隐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包含着苦苦追尋的執著。常來形容哀痛之極。
典故三:滄海珠淚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個美好的民間傳說,具有一種闊大的寂寥。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典故四:良田生煙
藍田産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冉冉升騰,但美玉的精氣可遠觀不可近看。傳達了溫暖而朦胧的歡樂,用來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一首詩一個成語》還有相對應的小視頻,下面是視頻的鍊接“了解更多”可點開觀看2分鐘視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