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淩晨3點15分,德軍以總兵力550多萬人的空前作戰規模,在4900餘架戰機、3700輛坦克、 47000門大炮、190餘艘艦艇的配合下,對蘇聯發動了代号為“巴巴羅薩”的軍事打擊,襲擊了蘇聯西部邊境的幾個大軍區。德國空軍首先突襲了西部邊境的蘇聯空軍機場,然後大批德軍裝甲坦克集群在寬大的正面向蘇聯發起了快速攻擊,蘇軍被迫應戰……
向蘇聯境内推進的德國軍隊
蘇德戰争爆發初期,由于戰備不足等原因,蘇聯在德國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不僅損失了數千家飛機、坦克,更是折損了數百萬的優秀紅軍。因此,莫斯科保衛戰是在蘇聯遭受德國“閃電戰”重創的情況下被迫迎戰德國,是在敵強我弱的環境下展開的。
1941年10月,德國為盡快消滅紅軍主力,拿下蘇聯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莫斯科,并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對蘇戰争,希特勒集中了80個師180萬德軍精銳部隊,在強大的空軍和裝甲部隊的配合下,組成強大的突擊集團,準備一舉占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而蘇聯方面則集結了125萬人,由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親自坐鎮指揮。
德國元首希特勒與蘇聯斯大林
希特勒對此戰信心滿滿,曾狂妄的宣稱10天内攻下莫斯科。但戰役的結果卻是德軍非但沒有攻下莫斯科,反而損兵折将達55萬之多,并向西敗退了150至300千米。那麼,前期被德軍打的摸不着北的蘇聯是如何創造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戰争奇迹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蘇德戰争爆發以後,蘇聯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集中了國家的全部權力,并在全國範圍内實行資源配給制,迅速把國民經濟轉上了戰時經濟的軌道。據戰後解密文件獲悉,整個莫斯科會戰期間(1941.10-1942.1),斯大林一直坐鎮莫斯科指揮作戰,極大的增強了全體指戰員和民衆的信心,從而增強了對整個會戰的領導力。
紅場閱兵式
即便是在莫斯科保衛戰戰況最激烈的1941年11月7日,也就是十月革命24周年之際,蘇聯統帥部為了鼓舞士氣,竟在德軍已經逼近莫斯科的危險情況下,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閱兵式,斯大林更是發表了鼓舞軍民士氣的的演說,這一戰時壯舉極大地增強了蘇聯軍民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信心和精神力量。
第二、強弩之末的德軍并未形成絕對優勢。從1941年6月德軍發動“閃電戰”開始,僅一個月時間其攻勢就受到有效阻滞。北路突擊集團進攻列甯格勒受挫,中路德軍為攻占通向莫斯科通道的斯摩棱斯克與蘇軍激戰了近30天,南路德軍進攻敖德薩兩個月。由于蘇軍的拼死抵抗,這些軍事重鎮始終未能攻占,德國的進軍鋒速度被遲滞,這就推遲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時間,為蘇聯調兵遣将、赢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二戰時的德軍
第三、蘇聯軍民的頑強阻擊。在德軍優勢兵力和裝備的瘋狂進攻面前,蘇聯軍民密切配合,頑強奮戰,不怕犧牲,組成了一道道銅牆鐵壁,使得德軍寸步難行,每前進一步就要付出慘重代價。會戰開始後,莫斯科市民被緊急動員起來,或組成民兵直接到前線參加作戰;或自發的組成工人隊,修築防禦工事;或組成運輸隊,從後方運送軍用物資支援前線;或組成救護隊,救護傷員……處于防禦狀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壘、路壘、工事嚴密地封鎖起來,德軍在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面前損失慘重。城外的民兵遊擊隊也在敵後積極配合,在通往莫斯科的各條交通線上展開了積極行動。他們破壞鐵路,炸斷橋梁,搗毀德軍基地,焚毀德軍倉庫和辎重,攪得德軍手忙腳亂,不得安甯。
第四、寒冷的冬季幫助了蘇聯人。十月中旬,秋雨季節開始了,泥濘的道路使雙方的許多作戰車輛都陷入泥濘中了,還有部分車輛需要坦克牽引拉出。尤其是随着冬季嚴寒氣候的到來,莫斯科地區的氣溫下降到了20至30度,這對蘇聯人來說也是一個标準的嚴寒氣候。
德國軍隊則陷入了極大的被動,由于統帥部的自大,認為德國軍隊完全有能力在冬季到來之際結束對蘇作戰,因此沒有絲毫準備,德軍士兵沒有棉衣,武器沒有保暖設備,不但槍栓拉不開,飛機和坦克也無法發動。沒想到,蘇聯在莫斯科外圍實行堅壁清野的方針,緻使德軍雖攻占看莫斯科外圍的城鎮,卻得不到相應的戰略物資,尤其是抵禦嚴寒的棉服以及食物。而蘇軍吃的飽,穿的暖,槍炮保暖設備完善。
因此,蘇聯能在遭受重創的形勢下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偉大勝利,完全是占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這裡的天時指的是嚴寒的氣候和惡劣的天氣,地利則是蘇軍本土作戰,補給便利,熟悉地形;至于人和,我想還是蘇聯軍民同仇敵忾的精神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沒有人的努力,再嚴寒的天氣也擋不住敵人。事實上莫斯科反攻前,德軍曾前進到離莫斯科25公裡的地方,硬是被蘇聯人擋了回去。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蘇聯軍民,雖被重創,但還是成功地擊退了德軍的進攻,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人類戰争史上的奇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