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蘊含哲理,同時又富有情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出了人世的輪回,時事的變遷,說出了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不受人的控制,同時相似的事物又周而複始,不斷出現,既有人生無常的感概,又有對熟悉的生活的留戀和向往,可以說是千古絕對,既美輪美奂且又富有深情。
由“無可奈何花落去”這句話,我想到了孔子站在河邊上所說的相似的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說的是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裡的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面對光陰荏苒,青春歲月老去,美麗容顔不再,人們往往有無力之感,隻能是徒呼奈何,可以說是千古同悲,無能為力。
“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句話又說明了熟悉的事物又會反複出現,生活似乎又在原來的軌道中不斷重複,生活有變化,但又似乎變化不大。讓人既有失去的無限遺憾,又有對生活的軌迹回歸的竊喜。這種既悲又喜的複雜的情緒,用春天的意象表達了出來,喚起了無數人對這句話的共鳴,讓人感慨良多,以至讓人不能自持。
這首詩出自北宋大詩人晏殊所作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為:“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用現在白話文可以表述成:“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晏殊年少時有神童之名,十四歲就可考中了進士,擔任過太子舍人、知制诰、翰林學士。在宋仁宗即位後,擔任樞密副使。北宋宋仁宗親政後擔任宰相。晚年擔任陳州、許州、永興軍等地的知州,被封為臨淄公。北宋仁宗時代,正處于宋朝盛世,政治穩定,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詩人、詞人和文學家,有大才子之名,在盛世擔任太平宰相,人生仕途順利,可以說是富貴之極。
人生是諸多的幸運和美好,都在向他招手,唯一不能控制的隻是時間,雖然擁有富貴榮華的人生,但是美好的事物又怎能長久保存?人總有老去的那一天!
晏殊少年得志,位極人臣,一生風光無限。他所寫的詩和詞大多數是描慕士大夫悠哉遊哉的幸福生活的,基本上屬于諷而不怨之類的内容。
這首詩也是寫的晏殊自己的幸福生活,用春景表達了自已所擁有的聲望、财富和地位等各種使人幸福的事物,榮華富貴接踵而至,人生如錦,前程光明。
但他内心中似乎有些許的不安,這種榮華富貴又能保持多久?這首詩中亮點就是在這清鮮的詞令中隐藏着作者對宇宙時空、人事變遷的思考,有哲理意味,這也是這首詞千百年來令人着迷之處。
這首詞在今天也有着積極的意義。
“無可奈何花落去”說明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必須珍惜現在的時光,有所作為,古時有句詩也是這樣說的:“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愛惜少年時,花好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們不可能留住時光,隻有珍惜生命中的分分鈔鈔,有所作為,這也是這首詞催人奮進之處。
“似曾相識燕歸來”,即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會再次出現,我們不能局限于舊有的框架下墨守成規,碌碌無為,要敢于打破舊有的框架,跳出舊有的窠臼,有所作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嬴來嶄新的人生。
這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給我們的啟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