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16:13:11

在日常生活中,碑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bēi,是一種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勳或作為标記的石頭。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

一、羅塞塔石碑(古埃及托勒密王朝著名石碑)

1799年8月的一天,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城附近,一隊拿破侖士兵正在炎熱的陽光下修築工事。突然“當”的一聲,一個士兵的鐵鏟碰到一塊堅硬的東西,他俯下身子用手摸了摸,驚喜地喊道:“看啊,我可能發現了埋藏寶物的石箱!”

随着他的喊聲,疲憊不堪的士兵們又都興奮起來,七手八腳地幫着挖掘下去。然而,挖出來的并不是什麼寶物,隻是一塊上面布滿文字的大石闆。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2

“又是一塊沒用的破石闆!”這些法國人懊喪地嘟囔着。原來,他們跟随拿破侖遠征埃及以來,對那些布滿奇形怪狀符号的石刻,早已屢見不鮮了。這時,一個名叫布薩的帶隊軍官沒有去休息,他仔細觀察着這塊石闆,琢磨着它的來曆。他發現這塊石闆同以往見到的并不完全相同,石闆上有三種文字刻成的銘文,最下面的銘文竟是人們熟悉的古希臘文。布薩意識到這塊石闆的重要性,他立刻向上司報告了這個發現。

很快這件事就被拿破侖知道了。此時,拿破侖正在進行遠征埃及的戰争,但他十分重視收集古埃及的文物,随軍帶去了由一百七十五名學者組成的龐大的考察團。他立刻将這塊石刻交給法國考古學家。

這是一塊黑色玄武岩石刻,長約一百十五厘米,寬約七十三厘米,厚約二十八厘米。

經學者們鑒定,銘文的上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下部是古希臘文字,夾在中間的是世俗體文字(古埃及後期的一種草書文字)。由于石刻中有古希臘文,學者們弄清楚了碑文的内容。原來,這塊石碑是公元前的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3

原來,這塊石碑是公元前196年僧侶們刻的,碑文内容是為了感謝法老給神廟的賞賜,他們決定将法老的生日作為節日來慶祝。石闆上三種銘文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學者們希望借助古希臘文,來對埃及象形文字進行譯讀。

古代埃及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與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一樣,都産生于原始社會中最簡單的圖畫,所以叫象形文字。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産生于公元前3000年,大約在古王國時期。這種圖形文字也稱為“聖書體”,有許多是鳥、獸和人物形象,常常被刻畫在石闆或木闆上,還要非常仔細地塗上顔色,描上細帶。刻畫之後的象形文字,已不僅僅是文字,同時也是一幅幅的彩色圖畫。

到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133年~公元前1786年),從象形文字中發展出一種更容易書寫的草書體,稱為“祭司體”。到後期埃及又出現更“草”的字體——“世俗體”。世俗體已沒有圖畫的特點,書寫形式更簡單,普通老百姓也會讀寫。在古埃及,這幾種文字可以同時使用。

後來,埃及遭到外族入侵。科普特文和阿拉伯語取代了古埃及文。慢慢地,古埃及文明在此後的一千五百年時間裡,便不再有人使用和認識了。從古羅馬時代一直到文藝複興時期,歐洲人對埃及文化十分欣賞,但誰也不知道那些碑刻上美麗的象形文字的含義。

羅塞塔石碑被運到歐洲,引起了人們研究古埃及文字的興趣。有人發現象形文字中有一些橢圓形的圓框,對照已認出的古希臘文的專有名詞“托勒密”、“亞曆山大”,可以認定圓框中的象形文字符号一定是國王的名字。

最終,一個叫商博良的法國學者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密。商博良是一個語言天才,九歲就開始學習古希臘文和拉丁文,以後又掌握了希伯來文、阿拉伯語、科普特語和波斯語等。他二十二歲時成為語言學博士。

1808年,商博良開始研究羅塞塔石碑。他先找出寫有“托勒密”名字的橢圓形框,對照希臘文,用拉丁字母讀出了托勒密的名字。為了驗證正确與否,他選用了一塊方尖碑上刻有女王克裡奧佩特拉的名字進行對照,從那個名字上他認識了幾個新的符号,并肯定了兩個名字中間同時出現象形符号的讀法。後來,他又陸續讀出了“亞曆山大”、“恺撒”等許多人的名字。經過反複得比較,商博良逐漸從讀出人名,發展到讀出個别的詞,最後讀出整句的話。商博良還發現,埃及象形文字、祭司體、世俗體隻不過是一種文字的三種形式,它們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1822年9月,商博良從一個建築師那裡得到兩張象形文字拓本,這是從一個埃及神廟的淺浮雕上弄下來的。商博良很快就從拓本中讀出了新王國時代的兩個國王的名字:“圖特摩斯”和“拉美西斯”。商博良确信他已基本掌握了古代埃及文字的奧秘。

1822年9月29日,商博良滿懷喜悅地在法蘭西院向學術界公布了他研究羅塞塔石碑的成果。從此,這一天,便被定為埃及學誕生的日子。商博良被公認為是古埃及語言學的奠基人,而羅塞塔石碑也被譽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鑰匙”。

從1822年商博良成功破譯象形文字,經過幾代埃及學家們的艱苦努力,人們對古埃及文字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古埃及人的各種文獻不斷地被譯讀出來,這使人們能夠對古埃及人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科技乃至日常生活進行全面的研究。這樣,古埃及文明的全貌到十九、二十世紀逐漸重見天日。

羅塞塔石碑上的文字本身雖然乏味,但是卻蘊含着精彩的故事:有希臘化時代的埃及面貌,有國王與祭司之間博弈妥協的故事,有英法争霸的曆史,還有學者們各顯神通破譯古埃及文字的趣事。

但是最讓人感歎的恐怕是這塊石碑上四種文字所象征的埃及命運,長久以來,埃及就是一個争奪權力的舞台,這裡迎來過衆多外來的統治者:希臘人、羅馬人、穆斯林,近代之後又成為西方列強虎視眈眈的目标,英法兩國在争奪這塊石碑的時候從未思考過這塊石碑本就不屬于他們任何一方。随着二戰之後的民族解放運動,埃及終于取得了獨立,雖然目前依舊有許多難題還在困擾着埃及。

二、我國最古老的禹王碑

我國的石碑文化起源于周代,興起于漢代,成熟于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我國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碑石為發現于衡山岣嵝峰的禹王碑。

傳說舜帝時候,洪水滔天,舜帝就命鲧去治水,鲧采用塞填的治水方法,不但沒有把洪水治服,反而造成更大的災難,舜帝就把鲧殺了。

鲧的兒子禹長大後,舜帝見他品德高尚,聰明能幹,就命大禹去治水。起初大禹采用其父填塞的辦法,經過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填塞的辦法錯了。于是便曆諸異域,為治水求賢。他東從愽木之地至黑齒之國,西從三危之國至一臂三面之鄉;南從交趾孫樸續禍之國到不死之鄉,北從令正之國到積水積石之山。還派了太章和豎亥步量大地。他的皮膚曬得黎黑,腳也走跛了 。

大禹不但走遍四方大地,還翻閱了很多書。後來他從《黃帝中經》中得知,在九嶷東南天柱,号曰宛委(即南嶽衡山)的地方,黃帝曾在這裡藏有金簡玉文,内有治水之道,便來到南嶽衡山,殺白馬以祭山嶽。可南嶽七十二峰,盤亘八百裡,這金簡玉文,到底藏在哪座山峰?大禹不分天晴落雨,每日從這峰跑到那峰,沒日沒夜地進行尋找 。

一日,大禹爬山勞累,枕石而睡,夢見玄夷蒼水使者。使者告之:想得到金簡玉文,到黃帝岩頂,頂上有一盤石,鑿石可得書。大禹醒來後,按使者吩咐,齋戒沐浴,登上山峰,果然見一盤石,鑿開盤石,便得寶書。大禹按書中治水之道,該湮則湮,該疏則疏。果然把洪水治理好了。大禹治理好洪水後,把金簡玉文送還南嶽山,藏金簡玉文的山峰,就是現在南天門下的金簡峰。 [4] 大禹在南嶽衡山期間,留下了許多勝迹。他殺白馬祭山嶽的地方叫殺馬沖。巾紫峰上的紫金台是他遙祭舜帝之所。南嶽祝聖寺,原稱清冷宮,是他為崇祀舜帝所建。宮後有他親手所植的柏樹,叫禹柏。雲密峰下休憩的地方叫大禹岩,大禹岩下有紀念其治水功德的禹碑。禹碑是我國最古的一塊碑文。後人還在大廟禦樓中豎起了一塊刻着“功高神禹”的大石碑,以紀念大禹的業績 。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4

三、現今如何保護碑文

可以說造成古石碑損毀的原因有很多,大體分為自身原因、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三種:

1.自身原因就古吹台上現存的古石碑毀損情況來看,大體分為毀損嚴重、毀損較輕和無毀損三種,比較分析後發現,大半損毀嚴重的石碑上面碑文字體都較小、碑文刻痕都較淺,而保存完整的除了本身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使得這些古石碑一直被官方重點保護外,大部分碑文字體都很大或較大、字體刻痕相對較深。所以說古石碑上的字體大小和刻痕深淺是決定古石碑保存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2.影響石碑的自然原因古石碑的毀損情況也同古石碑所處的位置有關,日曬、雨淋、風吹、雷擊等自然因素都能夠對古石碑造成影響,“水滴石穿”這句成語正是石碑受損的最真實寫照。

傳世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5

3.人為原因對古石碑的影響最嚴重人為原因比自身原因和自然原因都要複雜,大緻有3點:一是遊人對古石碑的破壞如遊客用小刀或其他利器在古石碑上刻眼;二是非“拓片”專業人士對古石碑的損害。一些書法愛好者私下拓片的人大都是非“拓片”專業人士,對“拓片”所需要的工具一知半解,對“拓片”技術所要掌握的技巧無從了解,有的人甚至用家裡敲磚牆的錘子來将宣紙錘到碑上去,這種行為也加重了古石碑的損毀。對古石碑的保護不當也會損壞古石碑對石碑的保護有時如果不恰當或中間環節出現纰漏,也會對石碑造成永遠無法修複、還原的遺憾和損失。

對古石碑保護工藝的幾點建議:

一是為古石碑量體定做玻璃框

二是安排專業人士為古石碑進行拓片并封碑

三是擴大古石碑保護宣傳

四是古石碑進行拓片資料保存

五是對古石碑進行複制

對古文物的保存,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愛護。

感謝觀看,歡迎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