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怎麼進化成蜥蜴

人類怎麼進化成蜥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1 19:28:28

來源:Dr. Arjan Vink, Max Planck Institute

人類怎麼進化成蜥蜴(烏龜與蜥蜴的大腦揭示人類大腦進化奧秘)1

烏龜的三層大腦皮質(左)與烏龜背側大腦皮質中不同種類神經元(右)的圖像。這些神經元被熒光原位雜交所标記,所标記的兩種基因在兩種不同的神經元類型中被表達。© MPI f. Brain Research

我們的大腦充斥着神經元的連接和回路。它由海馬體一類的“古老”腦區和“新生”腦區共同組成,“新生”腦區包含了一個具有六層結構的“新皮質”,新皮質僅出現在哺乳動物,尤其是人類之中。但是,大腦皮質的組成區域是何時又是如何進化出來的?在法蘭克福的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科學家們研究了烏龜和蜥蜴的大腦皮質的基因表達,發現它們和哺乳動物的大腦皮質之間有意想不到的相似點和差異。這些結果是重建脊椎動物大腦進化過程的裡程碑。

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就是我們的大腦皮質。它的回路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保存了我們的記憶,規劃了我們的行為。具有典型的分層結構的大腦皮質僅在包括人類在内的哺乳動物和非鳥類的爬行動物中出現,比如蜥蜴和烏龜。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都起源于大約生存在3.2億年前的同一個祖先。神經科學家認為,這個祖先有一個三層的小皮質,因為今天在哺乳動物的海馬體和現代爬行動物的所有皮質中都發現了類似的結構:這些三層的皮質很有可能和它們共同祖先的皮質相對應。

幾十年來,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大腦之間的解剖學差異引發了許多有關皮質進化的争議。包括爬行動物的這一部分大腦到底是否與哺乳動物的那一部分相對應,或者哺乳動物新皮質的層狀結構是否也存在于爬行動物中,隻是用傳統方法無法檢測到。吉爾斯·勞倫特(Gilles Laurent)和他在馬普大腦研究所的研究小組采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集中研究了構成皮質回路的種種神經元的分子特征。

轉錄組測序

神經元可以通過形态、神經遞質、連接和功能的不同來區分它們的類型。這些特征由不同基因組的表達而産生;因此,通過測量神經元包含的信使RNA分子(它們的“轉錄組”),單個神經元就可以被分類。研究的第一作者瑪麗亞·安東尼埃塔·托斯(Maria Antonietta Tosches)和她的同事們使用專門的微流體平台,在微型水滴中逐一捕獲了烏龜和蜥蜴細胞内的轉錄組,并對它們進行測序。

利用這些基因表達,科學家可以對數千個神經元進行分類。對于每種神經元,他們可以識别診斷标記基因,并利用這些基因來估測這種細胞類型在大腦中的位置,就像一幅原本均勻一緻的皮質圖像,後來突然變成不同區域色彩斑斓的拼貼畫,每個區域包含了一種或多種細胞類型。

作者現在可以直接比較爬行動物的分子圖和哺乳動物的大腦,尋找一對一的對應關系,甚至假想它們在3.2億年前(現已滅絕)的共同祖先的大腦模樣。

被迫折疊

“我們的研究結果很好地理清了我們對爬行動物大腦以及大腦進化的理解。”托斯說道。打個比方,這些新的分子圖顯示,爬行動物具有和哺乳動物海馬體中的神經元類型相對應的神經元種類。海馬體是一個負責空間定向和記憶形成的結構。在爬行動物中,海馬體接近大腦中心,但與将其折疊起來的哺乳動物不同,爬行動物的海馬體看起來像一張單一的紙片。“這就像在早期的哺乳動物中,原始海馬體被逐漸增長的新皮質所推擠,自身不得不折疊,從而成為它在哺乳動物中的标志性構造。”

相反,爬行動物的非海馬體皮質揭示了哺乳動物新皮質的複雜曆史。打個比方,抑制性神經元在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中表達了相似的基因組,這表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然而,興奮性神經元卻在這兩組之間有很大差别。“哺乳動物的六層新皮質是一個由古老的和新生的神經元種類嵌合而成的迷人結構。”托斯說道。現在,科學家們能确認哺乳動物新皮質的真正新奇之處,即在基因表達發生巨大變化之後,會有新的興奮性神經元種類誕生。

這項研究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古老的神經元類型在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皮質回路中是否具有相同的功能?這些分子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性能否讓我們進一步理解大腦功能和動物行為上的進化?“這些新的分子圖中還有很多需要探索。”勞倫特說,“這隻是一個開始。”

原始論文:Maria Antonietta Tosches, et al., “Evolution of pallium, hippocampus and cortical cell types revealed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n reptiles,” Science, 03 May 2018: eaar4237; DOI: 10.1126/science.aar4237

翻譯:童甯聰

審校:王澤宇

本文來自:環球科學

特别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内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收藏:0

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