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畫家,同時也是韓滉的弟子。當初韓滉任職鎮守浙西時,戴嵩擔任巡官一職。對于戴嵩來說他最擅長的就是畫一些關于田家、川原的景色,其中他畫的水牛最為著名,後人還曾誇贊他說“野性筋骨之妙”。
唐 戴嵩 鬥牛圖 冊頁 絹本水墨 44x40.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相傳他畫的水牛圖很是傳神,如果能夠仔細觀看,肯定能看出其中的精妙之處。他的畫牛圖還曾與韓幹的畫馬圖,合稱為“韓馬戴牛”。其中關于戴嵩的傳世作品中就包括了《鬥牛圖》。
在他在世的時候,就以畫牛而聞名于世。據說還有一個關于他《鬥牛圖》的典故。記得戴嵩畫的一幅“鬥牛圖”曾被宋朝的大臣馬知節所收藏并且還十分珍視這幅圖。記得有一天,天氣很爽朗,到了中午時分,馬知傑便把這副鬥牛圖拿出來邊曬太陽邊欣賞着。這時有一位農夫前來繳納租稅,看見了馬知傑正在欣賞這幅畫。誰知農夫看了一會不禁笑了出來,馬志傑感到很奇怪,于是問農夫:“這幅畫有這麼可笑嗎?”農夫回答道:“我隻是一介草夫,并不懂得如何欣賞畫。但是我卻對牛很是了解,每當牛在打架的時候,尾巴肯定是緊緊地夾在大腿中間,即使人去拉它也沒有辦法将它拉出來。可是對于這張‘鬥牛圖’來說,兩隻牛氣打鬥,而它們的尾巴卻很高。這根本就不符實啊。”馬知節聽了這番話後,對這農夫很是佩服。
唐 韓幹 牧馬圖 絹本淺設色 27.5×34.1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大文學家蘇轼寫過一篇《戴嵩畫牛》。其中主要講述了文章中著名的畫家戴嵩遭到牧童的批評,其實際上卻暗藏了真知和藝術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那《戴嵩畫牛》的故事裡究竟講了什麼呢?
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人物是杜處士,他是四川人士。這一人物生平很是喜愛收藏書畫,被他珍藏的書畫就有好幾百件。其中就有一副著名畫家戴嵩所畫的牛,杜處士對這幅畫很是珍愛。為此他還為這幅畫縫制了一個畫套,并且還用精美的玉石做成了畫軸,還将這幅畫經常戴在身邊。直到有一天,他出門的時候,遇見了一個牧童。這個牧童看見他手中的畫,不禁大笑了起來,并說道:“這畫的是鬥牛啊!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牛在争鬥的時候,通常會把力氣用在牛角上,而他的尾巴也常常是會夾在大腿之間。可是在這幅圖中,這隻牛的尾巴卻不是這樣,而是将自己的尾巴翹得老高了,這實在是太可笑了。”杜處士斟酌了一番這個牧童所說的話,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于是也不禁地笑了出來。
宋代的時候,戴嵩的《鬥牛圖》還有幾幅流傳,但大都是牛尾巴翹起來的。到了清代,隻有一幅保存在皇宮,牛尾巴是不翹的。乾隆皇帝曾在這幅《鬥牛圖》的上方題了一首詩:角尖項強力相持,蹴踏騰轟各出奇。想是牧童指點後,股間微露尾垂垂。意思是說,戴嵩畫的《鬥牛圖》中,牛角尖利,脖子剛強,兩牛竭力相持,牛腳踏地發出轟轟的響聲,腳步站位各出奇招;牛的兩股之間微露出下垂的尾巴,想必是經過牧童指點後改進的作品。
乾隆四十六年冬季的一天,70歲高齡的皇帝來到北京順義觀看鬥牛大賽。他發現,這些黃牛在相鬥的多數時候尾巴是夾在兩股之間的,但少數時候尾巴也會翹起來。回到宮裡,乾隆在戴嵩的《鬥牛圖》上又題了一首詩:牧童遊戲何處去?獨放雙牛鬥角叉。畫跋曾經關畫錄,錄成差跋更為差。
乾隆的第一首詩,接受了北宋蘇轼寫的戴嵩《鬥牛圖》跋語之觀點。而當他這次看過順義鬥牛大賽後,才發現蘇轼的跋語也有問題。
蘇轼寫的跋語,一定程度上受到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的啟發。《唐朝名畫錄·妙品下》說戴嵩畫牛,能夠“窮其野性筋骨之妙,故居妙品”。而蘇轼在《書戴嵩畫牛》一文中說,四川杜處士把一幅戴嵩畫的牛拿出來晾曬,有個牧童看見這幅畫拍手笑道:“牛相鬥時力量全在牛角上,尾巴夾在兩股中間,而你這幅畫上面的牛卻搖着尾巴相鬥,錯了!”蘇轼講了這個故事之後議論道——古語有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翻譯過來就是說:耕地應當去問男女,織布應當去問婢女,這是不可改變的真理。
乾隆的第一首詩主要還是針對戴嵩的畫而題,默認了“股間微露尾垂垂”的事實,也附和了蘇轼知識來源于實踐的觀點。當他看過鬥牛後,才發現蘇轼也錯了。蘇轼不僅沒有親自看過鬥牛,而且也是通過文字故事的記載來抒發議論。最搞笑的是,蘇轼贊賞實踐出真知,自己卻恰恰靠二手材料發表觀點。所以,乾隆題的這第二首詩,對戴嵩《鬥牛圖》重新進行了評價。
其實,乾隆第二首詩寫得還是比較深刻的。他沒有正面說戴嵩圖中牛尾巴下垂不是事實,而是直接懷疑并諷刺“戴嵩尋問牧童”故事的來源并不可靠。“牧童遊戲何處去”,實際上隐約指出了間接知識的失真。這種手法捎帶着也把蘇轼批評了一下。
不過,乾隆第二首詩的觀點也是褊狹的。首先,戴嵩畫的牛是水牛而不是黃牛,即便黃牛有時候尾巴翹得很高,也不能用黃牛來否定水牛。其次,牛相鬥多是在得勝或有信心得勝時才翹尾巴,而戴嵩畫的是酣鬥時的水牛,尾巴當然不能翹起來。牛得勝時翹尾巴,是驕傲的表現,因此人們常用“翹尾巴”來比喻人驕傲或自鳴得意。
重寫生、重情景,這是唐、宋時期的中國畫的一大特點,也是中國畫的一大寶貴曆史傳統。在這張畫中,雖然隻畫了兩頭牛,沒有什麼背景,但我們似乎仍能感受到二千年前李冰與江神化作兩牛惡鬥的激烈場景。中國畫在構景上有其獨特的虛、實處理手法。這些唐、宋間以寫實著稱的畫家給我們留下了無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同樣是用勾線和墨染,他們的作品卻呈現不同的風格,其要點在于以形傳神,氣韻生動。中國畫所呈現的美感,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升華,點點滴滴,溶化于華夏子孫的血液之中。
文字、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