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mcn底層邏輯?沒有流量扶持,對公域流量的幹預有限,把重心放在私域流量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快手mcn底層邏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沒有流量扶持,對公域流量的幹預有限,把重心放在私域流量上。
快手剛剛打響了“3億DAU”沖刺戰。
6月18日,一封由快手創始人宿華、程一笑聯署的内部信被公開,明确快手将開啟“戰鬥模式”,這其中的第一項目标即在2020年春節之前實現主站3億DAU。這是快手第一次如此公開的表達野心。
要實現這份野心,意味着快手需要找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進的增長方法。一貫以不幹預流量分發為宗旨、不強調運營的快手,也終于要在運營上嘗試更多路徑,傾注更多資源。
這其中,能為平台在短時間内帶來大量賬号、内容甚至粉絲的MCN機構,成為了快手這一輪增長當中的重要抓手之一。
從0到1的試探快手對MCN态度的變化是從它成立7年之後才開始變化的。
2018年7月,快手開始接入MCN,這是這家成立了7年的短視頻社區平台首次規模性引入内容創作機構,并給予運營支持。
這與抖音的策略形成了鮮明對比。抖音一直以來都是強運營的:早期冷啟動時,運營人員便會去到各個平台和線下場所“拉人頭”入駐,到了2018年,開始批量引入MCN機構。而持續貫穿的運營動作是,抖音會設置很多挑戰賽以及内容的主題、玩法、音樂等,并引導自己簽約的達人和簽約MCN機構配合自己的運營方向。
看得出來,當抖音僅成立1年、且剛經曆完第一輪瘋狂增長的時候,MCN機構就已經作為重點運營對象,融入了抖音的内容生态,并為抖音貢獻了可觀的頭部達人賬号。目前,抖音上的超級頭部達人大部分都來自于機構。
而去年7月開始與MCN機構合作的快手,在起初半年内也隻是試探和淺嘗辄止的姿态——主要是邀請機構入駐,并且給機構配備專門的運營人員,加強日常溝通,提供幫助和咨詢,并無太多運營上的介入。這與抖音“直接推到極緻”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直強調“流量普惠”、“不幹預流量分發”等産品價值觀的快手,在面對“運營介入”的時候難免會經曆猶豫和搖擺不定。
所以,快手最初僅将MCN視為“豐富内容供給側”的一種方式——借助MCN機構,将平台共性與内容賬号的個性更好的粘合在一起,促進質量好、且流量高的内容産出。
在這方面,快手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數據。
自2018年下半年至今,已有超過600家機構密集入駐快手,覆蓋多數頭部機構,涉足20 垂類細分領域,涵蓋超過6000個賬号。這些賬号已發布作品80萬 ,總播放量超過2000億,粉絲增長達到3億。
策略形成談及抖音的迅速崛起,程一笑曾用“略有一些驚訝”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他驚訝的是,“沒想到在消費者這邊做得很好的一家公司,也能做得這麼好。”
這背後其實是兩個産品在邏輯上的根本不同:抖音是一個注重内容消費側體驗的産品,它通過源源不斷的向用戶展示TA所喜歡看的内容而更好的留住用戶;但快手是一個注重内容生産側的産品,它的“流量平權”也是為了讓每一個創作者在平台上都能得到一定的曝光,獲得成就感。
所以,即便已經缺位了數年,如今快手的運營策略依然可以用“相對保守”來形容。
今年3月,快手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MCN運營策略。快手MCN總監張嶄将其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加強活動運營;第二,聯合第三方發布榜單,讓達人的影響力走出快手;第三,提供效率工具,讓機構更了解自己的内容。
“我們需要讓MCN機構快手最近在火什麼。” MCN活動運營負責人告訴36氪。對于用戶來說,當TA使用抖音的時候,刷上一段時間就可以發現平台上最近最流行的内容是哪些,而在快手上,往往是無感的。這帶來的問題是,無論是達人個人,還是MCN機構,都很難找到可成爆款、且可複制的内容創作的方向。
所謂活動運營,便是将快手平台上最近流行的内容元素抽出來,再策劃為具體的活動,以一種可操作的方式提供給MCN機構,讓更多的内容創作者可以參與其中。所以它的第一層意義在于為機構提供内容創作的方向。
在抖音,類似的運營動作已經非常成熟——小到以具體的歌曲、特效為主題的内容策劃,大到挑戰賽。但抖音所做的不僅是給出方向,還為參與其中的賬号灌入了大量流量。曾有多家MCN機構告訴36氪,參與挑戰賽的内容是更容易得到流量扶持的,如果内容質量足夠好,進入最終的推薦池、得到優先推薦的概率也會更大。
但在快手,張嶄表示所有機構都不會有額外的流量扶持,同時,如果一家機構選擇與快手解除合作,也不會在流量層面遭到攔截。這是快手不願在自己的産品價值觀上做太大妥協的體現。
在快手的活動運營中,平台會給具體的活動分配相當可觀的流量——S級的活動,一周内會給到10億流量。對于機構來說,參與活動的意義在于有機會瓜分這龐大流量池當中的一部分。并且,機構通常會在平台的活動策劃期間得到提前溝通,這讓他們能打有準備的仗。
而如果内容或IP足夠優質,活動期間是絕佳的漲粉機會。
以“假笑男孩”的入駐為例,平台将他的入駐包裝為一次活動,配合魔法表情、同框視頻等多種内容形态,僅用了3天,就讓假笑男孩的賬号漲粉42萬。此前,他在抖音用了一年時間漲到108萬粉絲。“隻要内容好,在快手一定能得到相匹配的曝光。” 張嶄表示。
而此外的兩項運營方向都可以被視作常規操作——發布榜單是為了讓機構或達人獲得快手之外的、甚至全網的曝光和影響力;而提供效率工具則是幫助機構更好的了解自己内容的數據表現,以便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投入資源。
聚焦私域流量抖音是将公域流量用到極緻的平台,這也意味着,流量的主導權被平台掌握着。在這裡,除了平台自身靠信息流廣告變現流量價值之外,頭部的達人将收割到最大的紅利。
而快手的優勢在于私域流量。私域流量意味着平台的角色是站在後方的,個人掌握着流量的主動權,即便是腰部或尾部主播,隻要有自己的粉絲,都可以通過恰當的運營來變現,包括直播、電商帶貨、廣告知識付費等多種方式。
對于張嶄的團隊來說,幫助MCN機構内的達人更好的運營自己的私域流量也是他們的重點工作之一。
“更多的是給他們提供建議,比如怎樣更好的跟粉絲互動、怎樣把粉絲轉化為會付費的粉絲、一個賬号更适合用直播變現還是電商變現等等。” 張嶄告訴36氪。
所以,快手對MCN機構的運營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在公域流量中,通過活動等運營手段的支持,幫助賬号在短時間内獲取更多粉絲;在私域流量中,為機構賬号提供咨詢服務,幫他們把獲取到的用戶運營起來、養成粘性,最終成為自己真正的粉絲,進一步完成變現。
原創文章,作者:張雨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