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夏 編輯/ 魏薇
新天鋼工業互聯網運行中心面積近千平米,搭載300平米LED屏幕,全天24小時滾動顯示着燒結、煉鐵、煉鋼工序進程,以及環保實時監測情況。
“初期我們在一個比較小機房,隻有兩個普通小機櫃,現有十幾個機櫃,有兩個機房,還建立了信息網絡中心。”
在天鋼公司工作16年的信息化部員工劉嘉,見證了集團數字化升級過程,特别是集團經過“混改”後,部門重要性更為凸顯。
自2020年10月落成起,這個“鋼鐵大腦”已成為智慧新天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看得見的、數字化變革成果之一。
新天鋼工業互聯網運行中心
時鐘再往前撥一年半,負債近3000億元的渤鋼集團破産重整。
2019年2月,民營企業德龍集團投資200億元控股渤鋼,整合渤鋼旗下天鋼集團、天鐵集團、冶金集團等,組建成立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天鋼”。
一系列變革迅疾展開,當年扭虧為盈。
混改前,新天鋼月虧數億,瀕臨倒閉,混改後,2020年度盈利達到40億元,實現稅金15億元,員工收入提高三成。新天鋼涅槃重生。
這一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的混改案例,從誕生之初就備受關注。新天鋼在前行途中,困難重重,曆經考驗。
這是一個用數字化助力傳統鋼鐵企業變革的故事。
學習數字化
“德龍集團(經過)十多年發展,已形成一套德龍特色的管理模式。”新天鋼首席信息官郭玉賓在接受《21世紀商業評論》(簡稱《21CBR》)記者采訪時表示,德龍管理模式 混改成功經驗,造就了今天新天鋼數字化轉型道路。
德龍集團、新天鋼集團首席信息官郭玉賓
2009年,德龍與金蝶合作,啟動數字化變革,信息化系統涵蓋采購、生産、銷售、物流、質檢等方面。實踐證明,管理效率明顯提升。
金蝶鋼鐵事業部總經理陳寶生回憶,彼時,為快速完成系統升級,他和郭玉賓在德龍各地分公司來回跑,“車差不多跑廢”。
十餘年摸爬滾打,德龍的管理經驗愈加成熟。
新天鋼要在“舊系統”上引進德龍經驗,形成适合新天鋼的方案并不容易。混改前的“舊系統”,數據穿不透、系統打不通。
以财務系統為例,郭玉賓透露,集團内部有多套财務系統,沒有與供應鍊打通,采購和銷售結算全靠手工,結賬效率低下,财務人員工作壓力大,結賬往往要持續一周。“各部門信息不共享,存在多路數據孤島,形成很多風險點。”
員工對公司的認可度低,“原有的設備塵土厚、油污重。”
以上種種導緻運營效率低下,郭玉賓直言,跟行業龍頭比,每噸鋼的生産成本高,公司難以盈利。
變革刻不容緩,打鐵還需自身硬。
郭玉賓深知,變革首先需要一支敢拼、有實力的隊伍。
“數字化轉型需求來源于現場,來源于業務。”郭玉賓表示,這要求團隊成員懂技術的同時,也要懂業務、懂生産。“IT是一個複合型部門,要把技術跟生産、經營融合在一起,帶動生産線和業務部門優化提升。”
新團隊有新要求,這對老員工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劉嘉告訴《21CBR》記者,混改前,大家認為信息化部就是修電腦、修機器,原來的部門沒能力帶動公司跟上數字化變革浪潮。
煉鐵廠二高爐作業區運轉工段長王存志向記者坦承,之前,部分員工在工作中總是抱着“這件事不歸我管”的态度,存在推诿現象。
提升員工積極性,成為數字化改造的首要工作。
“人心變亮”
正人先正己。
郭玉賓舉了一個過磅汽車衡的例子。由于不重視精細化管理,磅底很多地方生鏽,保養、維護周期長且頻率低。作為鋼鐵企業物流的重要一環,汽車衡的維護馬虎不得。
郭玉賓帶隊到現場查看汽車衡的維護情況,親自擦拭汽車衡、清潔磅底垃圾。員工看到領導身先士卒,均積極參與。
從這些小事裡,郭玉賓發現,抓住薄弱問題去改變,“人心在變亮”。
“員工看到領導以身作則,會積極響應。” 劉嘉稱,人心齊了,精神面貌有很大變化,“這給我們帶來動力”。
鋼鐵企業流程長、關系交錯複雜,除了有責任心的IT團隊,還要有經驗豐富的外援。
混改一開始,新天鋼就引入了德龍老朋友金蝶的“蒼穹”系統,在鋼鐵行業,這是首家以蒼穹平台為主打造的“業财一體化、産供銷一體化”等應用的案例。
“做項目過程中,會涉及到重新梳理客戶流程、從頭搭建架構,這是一個龐大工程。”陳寶生稱,新天鋼為此投入大量資金,以及數百人團隊,參與蒼穹系統搭建,“從集團副總裁到各部門部長,新天鋼打破數據壁壘”,調動财務、營銷和生産部門的資源參與其中,合力打造符合公司需求的系統。
“人要數字化,設備要數字化,工藝過程也要數字化。” 郭玉賓指出,新天鋼的數字化要做到“千人千面”,即支撐每個層級,推送給員工最關注的個性化數據。
上下一心,僅用半年,2020年1月,蒼穹系統上線。公司數百人技術團隊集中攻破,加上金蝶助力,新天鋼數字化轉型首戰告捷。
據郭玉賓粗略統計,200多項價值點得到了提升。
以最直觀的财務系統為例,結算全自動化,大幅降低财務部門結算壓力,時間快了,數據更準确了;鋼鐵銷售是先款後貨,客戶貨款餘額結算實時控制——貨款不夠,系統能第一時間通知業務部門,停止出貨,防控風險。
蒼穹系統靈活性強,能按不同應用獨立更新、在線開發和熱部署,方便企業打通内部數據。
比如,原來的車輛檢斤過程,過磅稱重需花費3-5分鐘,還要人工參與,現在的智能化檢斤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幹預,過磅時間最快僅需10-15秒。
檢斤的結果、運費結算等數據,均回流到蒼穹系統中。
綠色鋼廠
經過近兩年的數字化轉型,新天鋼大大降低成本,助力集團實現扭虧為盈,成為天津市混改标杆企業之一。
據郭玉賓透露,煉鐵、煉鋼工序成本較混改前分别降低22%、26%,在業内具有競争力,部分指标超越行業。相比混改前,燒結固耗降低7.1公斤/噸、高爐燃料比降低12.2公斤/噸、煉鋼全鐵料降低19.2公斤/噸。
員工也改革紅利,收入平均提高30%。
業績回升,新天鋼仍面臨巨大挑戰。郭玉賓總結道,強監管之下,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關乎企業的未來發展。
綠色鋼廠,離不開先進技術源源不斷的投入。混改後,截至2020年,新天鋼集團共部署環保項目159 項,投入金額為30 億元。
配備的40個空氣質量檢測微站、近百個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檢測點位,實時監控5500畝的廠區内、1500多個無組織排放點位的污染排放情況。
這些數據統一彙集到工業互聯網運行中心的大屏幕上,點位一旦出現預警信息,相關部門就立即處理,将污染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态。公司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據能源環保部的數據,2020年天鋼公司、天鐵公司、聯合特鋼公司噸鋼綜合電耗,較2019年分别降低了15.27%、4.98%、3.04%。
“環保管控做到了全覆蓋。”郭玉賓表示,集團已建立數據中台,真正實現基于數據找問題、找短闆和解決問題。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能攻堅強着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道德經》)
工業互聯網運行中心,這個“鋼鐵大腦”所蘊藏的數字化技術,像無堅不摧的“水”,沁入到工廠的每一個角落,讓鋼鐵集團有了柔軟靈敏、銳意進取的力量。
郭玉賓稱,新天鋼在數字化持續創新,把新興技術跟鋼鐵制造融合在一起,是想打造一家智慧制造的标杆企業,“總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我們希望新天鋼先往前邁一步,趟出一條路來,做好自己,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