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片來源:Unsplash
新京報訊(記者 王春蕊)以算法為核心的智能技術在推動科技與社會、人類的生存互動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技術與人類、科技與人文之間的深層的矛盾。
為此,6月18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智媒研究中心、新京智庫聯合舉辦了“算法善用 智能人文:智能信息的多學科融彙”的線上高端論壇,與會專家就算法等技術對價值創造、裨益人類、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展開讨論。
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智媒研究中心主任陳昌鳳表示,美國學者凱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是在政治語境下提出的“信息繭房”概念,并且在前算法時代,“信息繭房”即已存在。當前,“信息繭房”存在被概念化、被誤讀和濫用的情況。
“信息繭房”提出于西方政治語境
陳昌鳳表示,桑斯坦的“信息繭房”其實是個比喻,并且是在西方特殊的政治語境下提出的。但是該問題卻在全球範圍内掀起了廣泛的研究熱潮,政治學、傳播學、法學、計算機科學和心理學等各個學科都在廣泛關注。在我國, “信息繭房”則直接被當成一個已然的負面存在并接受它,它在這裡正受到各方面的批判。
陳昌鳳認為,現在“信息繭房”問題已經被泛化至太多領域,并且其中讨論的問題在“前算法時代”就已經存在。比如,人類獲取信息的常态是選擇自己審美、觀念上最認同的内容。即使沒有算法技術,這也是常态。人們主動選擇要接觸哪些内容并非新現象,至遲在拉紮斯菲爾德和他的同事關于選民選擇的研究中就顯示出了。
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西方學者提出“證實偏見”,也就是人們吸收新信息以确認他們對世界的看法。這種“證實偏見”跟用沒用算法技術并沒有直接關聯。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前執行院長喻國明就曾指出,“信息繭房”存在被誤解和濫用的情況。在海量信息時代,用一種技術幫助我們對信息進行選擇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也是用技術幫助人類更有效獲取信息很好的途徑。同時,人類還要進行更多複雜的、系統性的革新優化。這是需要不斷推進的事情。
陳昌鳳表示,随着人類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信息越來越泛化,越來越海量,要提高效率,人類就需要技術的幫助。因此,算法技術是海量信息時代的一種有效策略,助益用戶解決信息過載的難題。利用技術來幫助人類,正是人類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常見的做法。人類有史以來總是在運用新技術推動發展。
不存在形成“信息繭房”的信息環境
那麼,“信息繭房”的語境可以泛化嗎?陳昌鳳認為,“信息繭房”本身是否存在就是個問題,全球有許多學者以實證的方式質疑過它的實然性。但當前,社會上卻已經把它當成一個概念,望文生義、簡單化地進行批判。從實證角度看,“信息繭房”在正反兩方面都有研究,但現有的西方文獻中,隻有少量通過采用實驗模型的方式讨論“信息繭房”可能存在;相反,從美國到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國家,都有研究成果證明“信息繭房”目前并不存在。阿姆斯特丹大學6位法學和信息科學的學者實證研究的結論是:目前幾乎沒有經驗證據可以證明對信息繭房的擔憂。
資料圖。圖片來源:Unsplash
陳昌鳳表示,當前的信息環境是“信息繭房”形成的一個悖論。“信息繭房”的形成應該是在純粹的環境裡,個體隻能獲得一類信息,比如僅僅獲得算法推送的同質化信息、從而帶來了偏向性認知。但實際上,我們所處時代的信息環境是多元、豐富的,web 2.0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具有可鍊接性、互動性和可分享性,是一個多節點、多元信息源并存的網絡化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人不可能生存于隻有算法推送的同質信息的純粹環境中。至少現在人們還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真正的信息繭房中,因為人們很難完全避免觀點不一緻的内容。
“信息繭房”隻是一種擔憂
陳昌鳳進一步表示,就目前重要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信息繭房”隻是一種擔憂,并非現實,難以實證。而即使是一種擔憂,其核心也是集中在政治層面。但即便如此,“信息繭房”在政治層面上也是受到批判,認為桑斯坦提出的“信息繭房”是不準确的語言,是美國式、極端化的論斷。
那麼,“信息繭房”是否有害?陳昌鳳介紹說,有研究對過去25年的相關成果進行了探讨,發現“信息繭房”并不是必然有害;而且互聯網也并非是它形成的必然同謀。我們汲取的“信息繭房”隻是概念化的、某些表層的東西,對于更多深層的,包括實證的東西,卻缺少核心的了解。相關調查發現,算法其實讓公衆接觸更多,參與更多,比如增加與異見者讨論的可能性。
陳昌鳳表示,web 2.0的技術是多面向的。這些具有多面性的技術是在同時被使用,而在使用的過程中,它們是在互相優化、互相消解。所以,我們還是要充分地、積極地使用技術,以發展的觀點去看待新技術。
陳昌鳳強調,“信息繭房”是基于美國兩黨政治的語境下提出的。當它剝離了美國語境,以及兩黨政争的語境,被泛化之後,“信息繭房”實際上就是缺少實證的。并且,目前“信息繭房”已經被概念化、刻闆化,存在被誤讀和濫用的情形。需要辨析“信息繭房”的内在含義及其語境,對其長期效應要有所預警,而不是簡單化地打倒在地。
陳昌鳳認為,我們不用那麼憂心忡忡,而是要用積極的心态來使用新技術,讓它服務于人類,為人類帶來福祉,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把它打到谷底,把原罪都歸責于算法。技術賦予人們有了更多的信息權利、從而可以更便捷地選擇自己喜好的内容,達到“消費者主權”,這樣的權利并不隻是滿足了人們的喜好,更讓人們有機會置身于充分的信息、廣泛的不同面向的選擇之中,去追求自己的喜好、獲得更多的交流。
陳昌鳳指出,目前應對可能的消極“信息繭房”的做法有3個方面。一是算法技術在不斷優化,比如新聞應用程序可以加強人們“跨越分歧的閱讀”、優化算法的技術模型可以加強信息多樣性。二是信息聚合類平台則為個體獲取更豐富的信息提供了條件,相當于信息和觀點的一類市場,同時經過衆人協同過濾之後的信息,也創造了更積極的價值。信息聚合具有開源的意義,隻要有足夠多的使用者及共同參與者,各種問題都會在很短時間内被發現,而且能夠很容易被解決。三是Web2.0技術誕生以來,用戶更可能具有主觀能動性,成了真實意義的制造者,所以更可能成為“積極的受衆”,這也預防消極“信息繭房”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媒介素養教育仍是很重要的手段。
記者:王春蕊 編輯:張笑緣 校對:趙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