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主有話說:每天睜開眼、睡覺前都要盯一眼“鄭州發布”,仔細看感染病例的軌迹,确認和自己及家人的行程沒有重合才能松一口氣。
可是,看着看着心态就變了,發現每個人的行程裡,都有難以宣洩的辛酸,每一個字好像都在寫着鄭州人的2021有多難。
看到網上有人吐槽,一個鄭州人能倒黴到什麼程度?
那大概是:他剛經曆暴雨,又經曆疫情,而疫情前幾天還去六院探望過病人。
在現實中,有人比段子裡的經曆,更倒黴——
7月26号,衛輝市内澇積水倒灌,亮了125年的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一次熄燈。
醫院停診後,66歲的阿姨和女兒,把住院的丈夫轉到臨近的林州人民醫院。
也許是沒有辦妥手續,也許想在更好的醫院治療,他們沒在林州醫院停留。
在當晚的淩晨3點,開車到鄭州市六院住院。
辦完住院手續,7月28号陪護的家屬,在醫院附近接種新冠疫苗。
可是病毒依然沒有放過這個幾經周折,辛苦又疲憊的家庭。
58歲的大叔在7月28号這晚沒睡成覺。
淩晨3點,妻子突發急症,救護車把她送到市七院icu病房。
7月29号中午12點,又轉到市六院的結核病合并症科。
安頓好妻子後,在下午最曬的時間段,大叔換乘兩趟公交,從六院到七院辦轉院手續。
7月30日,終于辦妥住院,又坐公交回家收拾東西。
從家裡出來去單位一趟,也許去請假,也許和同事商量調班。
從單位出來去醫院的這段路,手裡提着大兜小包的行李,卻依然沒舍得打車。
看到網上有人抱怨他确診,而且行程那麼複雜,還不停坐公交。
是啊,因為不舍得打車,頂着大太陽找站牌、換乘公交。
因為害怕丢掉工作,他去醫院的路上,還拐去單位一趟。
這個複雜行程的背後,是一個年齡大、工作在底層、妻子在住院、很需要錢的大叔...
上天沒有可憐他和生病的妻子,讓他們沾上這個倒黴的病毒,讓他們承受四面八方的責怪和抱怨!
這個才2歲的小朋友,她爸爸在六院做陪護,媽媽每天7點準時在公交站,跨越鄭州兩個城區去上班。
大家為年齡最小的感染者揪心,也恨殘酷的病毒。
它對虛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從不留情面。
在最早公布的病例中,和1号密接的還有個11歲的孩子。
在那份流調報告裡得知,爸爸常住鄭州,他常住新密,不知道是不是一名留守兒童。
在7月29号上午10點,爸爸回到到新密,下午4點半離開,陪兒子呆了6個半小時。
第二天早上7點班,兒子像往常一樣,一個人下樓買早餐。
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在996,二線城市的中年人24小時無休。
7月20号,46歲的中年男人從周口來到鄭州。
白天在學校的洗衣房工作,晚上去1公裡外的小區保安亭值夜班。
一天打兩份工,是中年人的實況。
7月21号上午,南京64歲的阿姨,跑到揚州姐姐家打麻将。
7月11号早上,鄭州64歲阿姨和老伴,在高速路口攔下從駐馬店到鄭州的大巴車,去市六院做保潔。
從12号-16号,阿姨和老伴在醫院連上4天班。
而打開招聘網站搜了一下,在鄭州做一份辛苦的工作待遇并不算高。
即便是急招保潔大姐崗位,工資也隻在:2800-3000/月。
知道“巴中夜雨”的人,比知道“巴中南江縣”多的多。
一個38歲的中年人,在31号這天從四川巴中市的南江小縣城,坐大巴轉高鐵來到鄭州西站。
下午5點多出站,換乘兩輛公交,終于來到他幹活的地方,燕莊地鐵站6号線在建工地。
至此,也開始了他在鄭州經曆的,四天魔幻打工記——
到鄭州打工的第一天:早上7點去省人醫就診;
到鄭州打工的第二天:在工地一天;
到鄭州打工的第三天:去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做核酸檢測;
他在鄭州總共呆了四天,一天趕路,一天幹活,兩天在醫院...
從病例87到病例89,聯排的數字下,是被感染的一家四口。
42歲的大姐在市六院附近有一間超市,從家到超市12公裡,每天來回要騎80分鐘。
20歲的女兒和18歲的兒子,利用暑假考駕照。
練完車,有時女兒在店裡幫忙,兒子晚上去路邊擺攤。
這個小家庭雖然忙碌,但是有固定收入。
領着已經長大成人而且懂事兒女出門,也許還會引來鄰居豔羨的目光。
可是,病毒打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
如今,超市暫停營業,姐弟兩人也沒能按照計劃考取駕照。
在看流調軌迹時,我還特别留意看了7.20号之後的行程。
發現年輕人排隊買蜜雪冰城,老年人在菜市場買菜買馍買面條。
其實,那幾天,鄭州剛剛經曆一場暴雨,很多小區還沒有恢複水電。
但鄭州人沒有消沉在災難中,迅速讓生活回到正軌,還用實際行動,回饋“雪王”的捐款。
7月25号,在六院附近等人的小夥子,憋不住想上廁所,就近去了醫院衛生間。
後來他回想起來,前前後後不過呆了五六分鐘。
後來防疫人員聯系到他,好在沒有被感染,不過也按要求居家隔離。
“在六院上廁所5分鐘,隔離14天”,一般人遇到這種經曆,恐怕心态就崩了。
記者聯系到這個和六院有“孽緣”的小夥子,看了他接受采訪的視頻,心态好,又樂觀。
還可以自嘲,“每次回想起來,都想笑自己,隻是特别想念啤酒和小龍蝦”。
寫在最後:在些流調軌迹裡,看到了,穿越鄭州兩個城區,坐兩小時公交上班的職場媽媽,看到在六院照顧嶽父的中年男人,看到從900多公裡外的四川來鄭州的打工人...
他們是這個城市裡最平凡不過的普通人,為謀生、為照顧病人,為需要守護的家人,正經受一段晦暗無望,辛苦折磨的日子。
這些曾和我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此刻都在各自的生活裡和疫情做對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