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雲收,夕陽挂,一川楓葉,兩岸蘆花。
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筆下的蘇州吳江,美似一幅畫。十幾年的羁旅生涯中,徐再思對江南情有獨鐘,他寄情山水,以文字記錄的吳江八景,仿佛是一幅幅流淌的水墨畫。
他詩中的太湖春波,喚起淩波仙人夢,離情汲汲,潭影悠悠;古老的龍廟甘泉,浸一泓碧玉流香;浪漫的洞庭白雲,舒卷無心為時用,出現于襄王夢裡,高僧屋内,彥敬圖中;前村遠帆,行萬裡程,過三州界,把湖光山色分開;更有那呼童喚酒、醉倚孤篷的老漁翁,雪灘晚釣,醉了古溪。
古樸的華岩晚鐘,在山谷中回蕩,振聾發聩,讓人豁然開朗,大徹大悟,宛如涅槃重生,驚醒了蝴蝶夢,引得龍神側耳傾聽,夜坐高僧回禅定,誦琅函九九殘經。
最讓人難忘的,是西山的夕照,鷗鹭栖,牛羊下,水天一色映照紅霞。清冷的暮色裡,轉晖老樹,背影昏鴉,觸動遊子的心弦。
出生于浙江嘉興的徐再思,因為喜歡吃甜食,自号甜齋。他的文字,也有一股獨特的清甜味道。對于他的生平,無從考據。他留存下來的散曲、小令有一百多首。他的作品,與元代自号酸齋的貫雲石的作品,被稱為酸甜樂府。
徐再思的散曲,情真意切,語言清新唯美,對仗工整,讀來口齒噙香。正如《太和正音譜》評價的那樣,他的詩句,宛如桂林秋月,美輪美奂、讓人動容。
徐再思的足迹,踏遍江浙、蘇杭的每個角落。江南的一草一木,慰藉了他的心靈。故國淪陷,傷心的他四處遊曆,效仿古代的隐士,在山水間尋找安慰,求得心靈的解脫。隐居江南的歲月裡,有詩詞怡情、怡心,足矣。
江南的春天,讓人流連忘返。沉醉于美景的徐再思,在一首折桂令春情中抒懷,感歎自己原本不懂相思,如今才知道相思之苦,痛徹心扉: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惱人的相思,無處不在。燈半昏時,月半明時,最愁人。
徐再思的這首水仙子夜雨,紙短情長,短短幾十個字,将離愁别緒寫到極緻。曲中的愁思,絲絲入扣,有感而發,毫無雕琢的痕迹。思鄉情、濃濃的親情,流露于字裡行間。清淡的文字裡,透出濃濃的真情。淡極始知花更豔,用來形容這首水仙子,最為貼切。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元代〕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歎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詩人以梧葉起筆,以芭蕉鋪墊,将秋天的蕭索與内心的悲涼融為一體,形象地描繪出遊子漂泊在外的孤獨心境。秋雨連綿,下個不停,滴落在梧桐落葉上,仿佛在告訴每一個人,秋意漸濃。雨點落在芭蕉葉上,每一滴雨聲,都增添一份鄉愁。
在古詩詞裡,秋雨常被用來烘托鄉愁。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凄美意境,連林妹妹都贊不絕口。南宋詩人葉紹翁客居他鄉,在秋夜感慨: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感歎物是人非: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昔日繁華的興慶宮和甘露殿,如今雜草叢生,秋風裡更加蕭索,樓前的台階鋪滿落葉,卻無人打掃:西宮南内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曆代詩人筆下的梧桐,成為秋天的代言者。朱熹在勸學詩中說,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南唐後主李煜,在詞中深情地訴說離愁: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與李商隐齊名的溫庭筠,在《更漏子》中歎息: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晏殊筆下的梧葉,字字含情,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豪放豁達的東坡,深情起來,不輸婉約派詞人,他在《蔔算子》一詞中說,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将秋夜的清冷、凄涼寫得讓人動容。
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在詩中寫道,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清新唯美。才女李清照在詞中的歎息,字字含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三更歸夢三更後”,生動地寫出詩人半夜思鄉,難以入眠的情景。三更在詩詞中指代半夜,詩人羁旅他鄉,半夜從夢中醒來,夢中的他,回到久違的故鄉,和他當初離開時一模一樣。醒來一切成空,故國都已不再,家園又怎能完整無缺?傷心的他,再也無法入睡。
納蘭筆下的三更雪,襯托離愁,浪漫凄美: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梧桐葉上三更雨,驚醒了東坡的美夢,再也無法找尋夢裡的蹤迹。賀鑄詞中的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徐再思筆下的三更雨,點點滴滴都是離愁。
“落燈花,棋未收,歎新豐逆旅淹留”。詩人引用唐代馬周的典故,感歎自己的人生。當年的馬周,因為貧寒受到新豐旅店老闆的冷落,後來他官至中書令,這一段往事被記錄在《新唐書·馬周傳》裡,令人感慨不已。
新豐位于陝西臨潼,當年劉邦坐擁天下,将父親從老家接到京城。無奈老人思鄉心切,每日錦衣玉食也不開心,劉邦于是下令将街道改造成豐邑的模樣,又在附近新建了村落、集鎮,将豐邑的居民遷至此處。為老父親打造了一個新的故鄉,告慰老人的鄉愁。新豐的名字因此而得名。很顯然,徐再思在詞中提及此事,意在烘托内心的感受。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背井離鄉十年的徐再思,親身經曆朝代更叠,目睹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感慨萬分,心中的苦悶、傷感,對于家中父母的擔憂,都包含在短短十幾個字裡面。
元代朝廷對于他們這些知識分子分外歧視,入仕無門,江南子弟大多落魄無奈。徐再思身為南宋遺民,亡國之恨揮之不去,北上求職之路坎坷,前途渺茫。難以訴說的落寞,漂泊異鄉的悲涼,無時無刻不在困擾着詩人的心。
人生的失意無力改變,家中的父母日夜為自己擔心,想到此處,詩人的傷悲,萬般的無奈,一齊湧上心頭。王國維曾說,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文學作品,各有特色。比如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骈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為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徐再思的元曲,文筆清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通讀這首水仙子,寓情于景,從側面入筆,化用典故,詞中未提及自己,卻字字真情,訴說的,都是詩人的真實感受。雅俗共賞的元曲,訴說着元代市井百姓的悲歡離合,讀來觸動心弦,感同身受。
徐再思的一生,坎坷失意,秀麗的山水,成為他的慰藉。人生起伏、世事滄桑,内心的寥落寂寞,都被他寫入曲中。
當年,徐再思在秦淮河的岸邊漫步,暮色蒼茫,映入眼簾的是衰草、落葉。夕陽西下,江水東來,他不禁感歎: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用簡短的文字,把鄉愁寫到了極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