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給我抱怨:
“我昨天離職時,抱着個大箱子,還有一些東西拿不了,竟然沒有一個同事幫我一下,我們平時關系挺好的呀?”
我給小趙說:
“換位思考一下,當你有個同事離職,老闆也在跟前看着時,你會選擇低頭工作,還是跟同事依依惜别?”
我想,我們肯定選擇前者,因為隻要自己還想繼續留在公司工作,誰也不願意讓老闆感覺到:
這位員工眼裡還有沒有我?還有沒有公司?你來這是工作的,還是談感情的?
所以,我們離職時,如果公司沒有給我們開歡送會,就不要指着平時的“好朋友”能來給我們不舍的告别,熱情地“幫忙”。
如何做才能讓自己離職的那一刻沒有狼狽相,還顯得優雅、潇灑,可以頭也不回地挺起胸膛,邁出公司大門?
除非有特殊情況,離職一般來說都不是心血來潮,一時決定的。
我們基本上都在一個月前,甚至更長的時間内,就有了要離職的計劃。
對于好多公司來說,離職前,基本上需要提前一個月提出申請。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相關物品“偷偷”地運回去。
正如這些物品是悄悄地來的一樣,還讓它們悄悄地走。
記得幾年前,我邊上的一位同事,就是把自己的一些物品,比如說平時放在公司裡替換的衣服、多餘的私人文件,以及偶爾寄過來的幾件快遞等等,都悄悄地拿了回去。
他把辦公桌收拾得幹幹淨淨,隻剩下水杯、電腦等一些必要的辦公文件。
當他突然間跟我們說自己第二天不來了時,我們都感到很驚訝。
給公司辦理完交接手續後,他拎起包,拿着一個水杯就走人了。
這樣的離職,沒有物品的拖累,沒有需要幫忙的尴尬,隻有潇灑的背影。
凡事都要準備,不光是面試和工作,離職亦是如此。
離職是工作當中的一件大事,一旦我們自己決定了且向公司提出離職後,就要有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心理準備。
不光要給領導和公司一個果斷的決定,還要給人留下一種義無反顧的姿态。
如果說誰在離職當中表現出一種磨磨唧唧、愛走不走的狀态,那不光會讓領導和公司反感,還會讓同事看不起。
離職時,把該交接的工作和相關人員交接好後,就要把與工作無關的一些私人東西處理幹淨:該拷到自己硬盤上的就拷下來,剩下的沒用的一些信息和文件一定要果斷删除。
這樣做,第一不會給公司再留下任何私人信息,第二也不會給别人的工作增添麻煩,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别人的尊重,更是對工作的尊重和責任。
朋友小王給我講過一段他的親身經曆。
他剛畢業的時候,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公司說他不合适這份工作,勸他離職。
當時他求着公司讓自己留下來,可是他越求,公司的領導不用他的态度越堅決。
最後,他咨詢了一位職場導師,導師告訴他:
“握不住的沙,幹脆揚了它。”
從公司離開以後,小王總結自身的不足,然後在新工作中發奮努力,幾年後,他成了職場上的佼佼者。
所以,不管是我們個人決定離職,還是被公司辭退,一旦事成定局,都要幹脆利落地走人。
即使心有不甘,也要在心裡給自己撐起一把傘,不讓别人看到我們眼裡的雨。
因為職場不相信眼淚,既然一切靠自己,那為何不給人一個堅決潇灑又利索的背影呢?
三、優雅告别,潇灑離開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小趙,如果是升職而不是離職的話;抑或是從公司離職後,去了一個大家都認為有更好發展前途的地方,且和公司業務不沖突的前提下,我想,不光會有同事幫他拿東西,還會有同事幫他抱箱子。
或許,公司還會給他開一個歡送會,讓他分享成功經驗,場面會熱烈而又親切。
但除去上述情況,大部分的離職都是面臨人走茶涼的現實。
因此,我們不要指着離職的時候還會有同事跟我們親切地依依不舍,更不要指着有“朋友”幫我們拎着大包、小包地跟在自己屁股後面。
離職後,可以給領導禮貌地打個招呼,可以和同事優雅地說一聲再會,就是不錯的結果了。
出于禮貌和領導、同事說完告别後,優雅潇灑地離開,不讓同事為難,不讓自己難堪,就是最好的離職儀式。
結語就像我入職時滿懷信心地來了一樣,我離職時,也是滿懷信心地走,優雅潇灑地轉過身,向同事們揮揮手:
我要走了,沒有别離的眼淚,隻有别離的祝福,祝福你們也祝福我。
我是紅七六 ,原創不易,記得點擊“關注”,也可以點贊,收藏、在評論區留言和轉發給您身邊的好友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