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醫聊超能團##健康科普大賽##清風計劃#
有一種疾病,我們陌生又熟悉。它日益常見,一旦“暴發”,來勢兇猛;它死亡率高,一旦“發作”,措手不及,它就是“心肌梗塞”。
11月26日11點13分,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接到來自石公橋衛生院的急救派車單,82歲的貴奶奶胸痛已持續長達4個半小時。
醫務人員考慮到她患有“心肌梗塞”可能,需要轉到我院行進一步治療,于是值班醫生張洪萊立即攜帶相關急救設備火速趕往現場。
張洪萊醫生在給貴奶奶詳細問診與體格檢查中了解到,原來她在早上7點起床時就感覺到了胸口悶痛。
起初她不太在意,以為是堵了“一口氣”,隻要順順就會好的,可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卻始終不見好轉,最後還是在外孫的“半逼半誘”下,她才答應上衛生院檢查。
(患者心電圖及臨床症狀)
于是,張洪萊醫生立即向患者家屬講解了該病情的危重性及治療方法,讓他們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讓貴奶奶口服“心梗一包藥”(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瑞舒伐他汀10mg)同時立即聯系了急診科、心内科醫生,做好綠色通道準備,為後續的開通血管提供有力支撐。
(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
(心電監護顯示ST段明顯上擡改變)
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在“溶栓”的有效時間窗内,貴奶奶經相關專科治療後,迅速開通梗塞血管,胸痛症狀明顯緩解,現已轉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張永健主任表示,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患者數超過54萬,相當于每天約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離世。
其中有大約80%是由于突發急性心肌梗塞所緻。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約50%的患者發病1小時内在院外猝死。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重性可想而知。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心肌梗塞”充滿了疑問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科普一下那些關于“心肌梗塞”的小知識。
“心肌梗塞”都有哪些常見誘因呢?
主要誘因是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
同時情緒激動、暴飲暴食、寒冷刺激、便秘時用力屏氣、吸煙、大量飲酒等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存在“心肌梗塞”呢?1、疼痛感
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原有的心絞痛症狀加重,發作時間延長。
硝酸甘油藥物的使用效果變差;而以往無心絞痛的患者,會突然出現長時間心絞痛;少數患者表現頸部、下颌、咽部及牙齒疼痛。
2、胃腸出現惡心、嘔吐、腹脹,全身有難以形容的不适、發熱,甚至出現低血壓、休克等
3、心律失常,常發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時内多見。
4、心力衰竭,容易在起病的最初幾小時内發生,也可能在發病數日後發生,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绀、煩躁等症狀。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1、避免過度勞累,尤其避免搬擡過重的物品。
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對任何事情要能泰然處之。
3、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冠心病病情較嚴重的患者洗澡時,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4、當心氣候變化,每遇氣候惡劣時,要注意保暖或适當防護。
5、要懂得和識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并給予及時處理。
一旦發生病情,必須認真對待,患者首先應卧床,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不緩解,5分鐘後可再含服一片。
若胸痛20分鐘不緩解或嚴重胸痛伴惡心、嘔吐、呼吸困難、暈厥,應及時送往醫院。
不少人都會認為“心肌梗塞”都是那些“大忙人”才會出現的症狀,我們這種普通人,怎麼會輕易患上呢?
還有人認為“心肌梗塞”都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的症狀,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有呢?
還有人說,“心肌梗塞”的發作,都會有明顯症狀的,你看我現在身體這麼健康,什麼毛病也沒有,絕對不會突然發作的。
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多數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前并沒有明顯的誘因。
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更有年輕化趨勢,20-40歲的急性心梗猝死患者不在少數。
有大約50%的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前并沒有明顯的征兆或前區症狀發生。
所以,我們應提高警惕,及時就醫診治,避免漏診誤診。
(編輯zebra。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 張洪萊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