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是作物生長初期的生命包,營養物質非常豐富,尤其脂肪含量很高。
你有沒有發現,花生、瓜子、巴旦木、腰果等等都是堅果,但是價位差别還是挺大的。
價位高的堅果,營養價值會不會更好?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分析下。
堅果,指的是那些要剝開堅硬的種子外殼,所得到的内部的仁兒。
堅果這個大類裡,隻有少部分是高澱粉堅果,比如栗子、銀杏白果。
而絕大多數堅果都是「高脂肪堅果」,它們一般分為兩大類:
1. 堅果類:杏仁、腰果、榛子、山核桃、松子、核桃、開心果、夏威夷果等
2. 油籽類: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堅果被推崇為健康零食,雖然高脂肪,但綜合營養價值也很高,常見的堅果,大緻分三種形态:
帶殼的堅果
帶殼堅果加工過程中的污染小,吃起來也費勁,也就能吃的相對少一些。
但這個剝殼的動作也會有反作用,因為它容易變成一種休閑消遣,這樣很容易邊剝邊看劇或聊天,很容易吃多。
比如停不下來的嗑瓜子兒。
有剝開外殼的果仁
這樣的堅果方便食用,如果可以分成小份裝,還能有助于精準控制食量。
但這樣的堅果對生産過程中的衛生條件、保鮮儲存要求較高,買回家之後也要合理存放,盡快食用,避免脂肪過氧化。
一旦氧化變質,既不美味,也不健康。
深度加工的堅果
帶脆殼、巧克力外殼的瓜子、花生仁等等。
這樣的堅果也不少見,已經是零食的級别,額外的添加物比較多。
這樣的零食堅果,已經失去了堅果本來的健康意義,建議少吃。
不同堅果的價位不同,說來營養價值也确實不一樣。
堅果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占比在50%左右,也含有大約20%左右的蛋白質,同時還有不少維生素、礦物質。
1. 脂肪酸構成脂肪酸的知識在之前的推文中專門講解過,主要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ω-3系列和ω-6系列)。
專業知識可以回顧這一篇:油脂裡的反式脂肪酸,即将被拉入黑名單
我們的日常烹饪油,已經有了足夠的ω-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
所以,如果所選擇的堅果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就更能與我們日常飲食相互搭配,帶來更高的營養價值。
通過查閱不同的文獻,為大家彙總了一些脂肪酸的參考數據,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單純從脂肪酸這個層面,可以看出:
❶價格略貴的巴旦木、碧根果、腰果、甜杏仁當中,油酸含量還是比較高的(它就是橄榄油的主要成分),這些堅果作為日常補充,營養價值比較高。
❷松子仁和核桃仁,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可以平衡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更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❸葵花籽依然是ω-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跟平時的烹饪油脂肪酸有些重複。
2. 蛋白質含量堅果當中蛋白質含量,雖然普遍能達到10-20%,但從氨基酸評分來看,并不像魚肉蛋奶那麼優質。
而且,提供這些蛋白質的同時,會同時提供1-2倍甚至更多的脂肪。
下面也為大家總結了常見堅果,每100g中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
單純從蛋白質這個層面,可以看出:
❶杏仁、花生等幾款堅果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即便如此也一樣含有一倍左右的脂肪。
❷價格略貴夏威夷果、松子仁、碧根果,脂肪含量非常高,而蛋白質含量較低。
總的來說,食用堅果的重點不是為了獲取優質蛋白質。
所以,這些堅果到底含有多少種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分别有什麼作用,并不需要過分關心。
3. 其他營養物質堅果當中富含脂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也是堅果的一大營養特色。
同時,還含有不少膳食纖維、抗氧化物、維生素、礦物質,這也是堅果與烹饪油最大的區别。
挑幾個重點,跟大家分享下:
從其他營養素這個層面,可以看出:
❶葵花籽、核桃維生素E含量較高,很有特色。
❷杏仁、巴旦木各種營養确實挺豐富的,受歡迎有道理。
僅僅隻列了三種營養素,其實很多堅果中鉀、鎂、鋅、B族維生素、抗氧化物等等含量都很突出。
日常食用堅果,可以在獲得同樣脂肪的同時,獲得更多有益的營養物質。
不同堅果的營養組成也略有不同,常見的綜合堅果,就很适合我們日常選擇。
說到最後,還是要提醒你兩件事兒:
1. 堅果别貪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周大約70g堅果即可,平均到每天也就10g,差不多8-10粒巴旦木。
一份堅果,大約相當于半份油脂,所以如果多吃了堅果,烹饪油都可以适當減量。
2. 格外注意保鮮堅果不容易發黴、腐爛,但是非常容易氧化變質。
當堅果放久了,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在氧氣的作用下酸敗分解,産生油哈喇味。
每次少買、買小包裝,或者用保鮮罐、幹燥劑包,都可以幫助盡量減少氧化速度,保持堅果新鮮。
堅果的售價還與它的種植、生産難度,營銷宣傳效果等等維度挂鈎,并不能直接對等營養價值,但優質的堅果新鮮、飽滿,對健康有更多積極作用。
我不僅喜歡直接吃堅果,還喜歡碾碎了撒在酸奶杯、沙拉、涼拌菜裡。
你還喜歡怎麼吃堅果呢?留言告訴我吧!
參考文獻:
[1]. 張翔,劉錦宜,黃雪松. 堅果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作用[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07):2606-2614.
[2]. 任二芳,牛德寶,劉功德,羅小傑,艾靜汶,黃欣欣. 澳洲堅果仁營養成分分析與其加工副産物的綜合利用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20,41(06):194-199.
[3]. 高桂琴,趙雪嬌,仲昭欣,王芳. 15種堅果果仁氨基酸組成及含量差異分析[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04):1173-1179.
[4]. 俞春蓮,王正加,夏國華,黃堅欽,劉力. 10個不同品種的薄殼山核桃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組成分析[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3,30(05):714-718.
[5]. 王淑英,溫哲屹,李慧穎. 我國甜杏仁營養成分含量分析[J]. 北京農業,2008(09):13-16.
[6]. 李翠芹,陳桐,章平,陳夢瑜. 甜杏仁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分的分析[J].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2):92-94 98.
[7]. 遲曉元,郝翠翠,潘麗娟,陳娜,陳明娜,王通,王冕,楊珍,梁成偉,禹山林. 不同花生品種脂肪酸組成及其積累規律的研究[J]. 花生學報,2016,45(03):32-36.
[8]. 趙華鋒,謝慧明,朱霖,高傑. 生、熟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組成的GC—MS分析[J]. 糧油加工,2008(01):68-70.
[9]. 董煚,李曉蓉. 四種油料作物中脂肪酸的測定[J]. 甘肅科技,2010,26(22):171-17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