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5月31日電 題:種下的希望,每天都在拔節
新華社記者賈伊甯、郭傑文
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鎮,三錫坊前田希望小學校園裡桃熟壓枝垂,各種花草樹木錯落蔥茏。
即将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學校将啟幕“桃子節”,學生們正緊鑼密鼓地排練以桃子為主題的節目。“桃子節”上,孩子們将親手摘下紅紅的桃子。一年來,施肥、剪枝……桃樹的每一次變化,他們都記得清楚。
這所山村裡的希望小學隻有81名學生,其中61名是留守兒童,卻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等43個省級以上科技創新獎項。
校長王林華說,圍繞這十幾株桃樹,學生們做觀察記錄、勞動體驗分享、活動組織等事務,鍛煉了觀察、分析、思考、組織等多方面的能力。
“實踐育人。”王林華說,挖掘鄉村資源,要給學生帶去一堂堂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課。在他的指導下,孩子們親自動手鋤草、播種、施肥、尋找和識别中草藥……随着四季更叠,他們的足迹遍布校園的每個角落。播撒一粒粒種子、培育一棵棵幼苗、觀察它們的拔節生長,是這裡孩子們習以為常的校園生活。
↑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鎮三錫坊前田希望小學學生正在教室上理論課。新華社記者 郭傑文 攝
親手種下的百香果,他們會因發現了花苞而興緻勃勃,會因它的結果而成就感十足。果實的顔色慢慢變深,孩子們也一天天長大。他們學着描述每一個非同小可的細節,期待每天在校園裡邂逅新的變化。爬滿學校長廊的葡萄藤上,孩子們分不同階段為果實系上塑料袋,這既是為了保護果實,也是為了研究何時系袋才能長出最好的葡萄。
一次次看似遊戲的實踐,成為他們主動探索、表達、合作的驅動力。實踐體驗分享會上,學生感觸辛勤付出,也感觸到植物生長包括自己成長的奧秘神奇。
↑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鎮三錫坊前田希望小學學生正在上實踐課(汪玉峰 攝)。新華社記者 郭傑文 通聯
原來不愛說話的孩子願意表達了,“搗蛋”的娃娃懂事了……老師們說,這就像一粒種子,你給予它生長的土壤,給予它足夠呵護,它就悄然改變,冒出芽來。格桑花、車前草、井岡蜜柚、空心菜……破土而出的不僅有花草果蔬,更有生氣蓬勃的希望。外地務工的家長們,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種種“不一樣”。
“我們努力讓孩子們不孤單。”王林華一句承諾,為他們許下了一場場天馬行空的研學旅行。學校包括王林華在内的6位老師盡可能地帶學生走出校園,走入鮮活而生動的現實生活。僅為了解蘿蔔的生長和制作,他們就實地考察了多個地方的蘿蔔産業。走出吉安市,他們到訪南昌和贛州的高校,在更深遠的知識海洋裡信步漫遊。
↑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鎮三錫坊前田希望小學學生正在操場放風筝(汪玉峰 攝)。新華社記者 郭傑文 通聯
“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可能有着種種缺失,學校承擔起了彌補這些缺失的責任。”二年級班主任胡蘇華說,帶他們探秘廣闊的世界,給予他們毫無保留的愛護,支持他們無邊無際的夢想,便是一所希望小學為孩子們種下的希望。
“老師,我想發明一種系得更牢、不會松開的鞋帶!”“老師,我想發明一個做家務的機器人,這樣爺爺奶奶就可以多休息了。”課堂間隙,孩子們争先恐後告訴老師自己的奇思妙想,一雙雙眼睛裡閃爍着光芒。
王林華說:“在孩子心裡種下一粒種子,在陽光雨水的滋潤下,來自生活的實踐思考,就會湧現更多的小發明、小創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