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京媽說,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育兒知識,做靠譜家長。
文丨京媽說,原創内容。
寶寶沒出生時,總盼着寶寶趕快出生,但等寶寶出生了,各種“吃喝拉撒睡”問題,頻頻搞得媽媽頭大的不行,就比如寶寶拉肚子,對于新手媽媽來說,不僅心疼、着急,還容易“急中生亂”,因為護理不對而影響寶寶的恢複,接下來就來說說“寶寶拉肚子”的問題。
寶寶“拉肚子”,家長應該如何照顧?
造成寶寶“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家長可以按這樣的流程來做:
寶寶腹瀉時,主要“主要觀察”哪些方面?
1. 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态”
2. 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
聽一個兒科醫生說,寶寶感染性腹瀉中,食物不幹淨造成的腹瀉占有85%左右,這種寶寶腹瀉時,寶寶的 體溫 容易出現異常,在腹瀉出現之前或者腹瀉一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發熱,體溫在38℃左右,而且寶寶還會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欲低下、愛哭鬧等症狀;
如果寶寶在腹瀉之前體溫就高達39℃,那就要及時就醫,防止病情加重。
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保證食材新鮮幹淨,對寶寶的餐具一定要嚴格消毒,畢竟寶寶腸胃弱,很容易受到細菌侵害的。
3. 觀察寶寶的“大便性狀”
如果寶寶腹瀉次數多,排便量也比較大的話,就容易出現脫水的症狀,需要家長們帶寶寶到醫院去輸液,補充體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以防酸中毒。
4. 觀察“有無并發症”
寶寶在腹瀉的過程中還出現了 呼吸不暢、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四肢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出現皮疹 等症狀時,往往是比較嚴重的腹瀉的初期表現,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5. 觀察“藥物反應”
6. 觀察“寶寶胃口”
多數寶寶在腹瀉階段胃口都非常差的,如果寶寶不想吃東西的話,家長就不要勉強,孩子一天不吃不會有什麼危害的,反而吃得多還影響腸道恢複。
在寶寶腹瀉時,家長們可以熬點鹹白粥給寶寶喝,或者泡點 檸檬水、稀釋過的橙汁 給寶寶喝,這樣可以促進食欲;也可以給寶寶 喝點酸奶、根據醫囑吃點有益菌等,以調節腸道。
寶寶腹瀉,做好預防更有必要,因而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小肚子不受涼;另外,小月齡的寶寶還沒戒尿不濕,家長們要注意寶寶小屁屁的衛生情況,尿不濕要勤更換,便後清洗臀部,擦上護臀膏,要不然容易發生紅屁股,寶寶又要遭罪,尤其是發生了腹瀉的寶寶,一定更要重視護理。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京媽點贊并且分享給身邊人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