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環境局實施降碳行動?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實現這一目标的難點和重點在哪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生态環境局實施降碳行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實現這一目标的難點和重點在哪裡?
在3月21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生态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單元發表演講。黃潤秋提出,當前中國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生态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最突出的是“三個沒有根本改變”。
“三個沒有根本改變”是指,以重化工為主的産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破壞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态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态勢沒有根本改變。
他強調,當前中國距離實現碳達峰目标已不足10年,從碳達峰到實現碳中和目标也僅有30年,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遠景目标時間更緊、幅度更大、困難更多、任務異常艱巨。
他表示,面對複雜形勢和諸多挑戰,我們将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減污降碳為主抓手,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是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四是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五是廣泛培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面對生态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為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他提出三點倡議:
一是加強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希望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全球海洋治理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中國将繼續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的積極成果,籌備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紮實推進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二是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希望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全球化進程,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穩定的全球産業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曆史性機遇,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和低碳綠色産品裝備研發與應用,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複蘇,彙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是擔當綠色低碳發展引領者。希望國際社會共同發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支持發展中國家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支持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巴黎協定》全面而有效的持續實施,共同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向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方向邁進。
來源: 第一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