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而民俗、民謠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句老話,叫做“墳無頭,子孫窮;狐守墳,富三輩。”對于民間喪葬文化做出了獨特的解釋。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對于生活在今天的現代人來說,還有沒有道理呢?讓我們去下文找一找答案吧。
民間喪葬文化的注解先來看頭一句:“墳無頭,子孫窮。”中國傳統的墓葬方式以土葬為主,講究“入土為安”。火葬是近些年才宣傳起來的,中國剛開始推行火化遺體的時候還遭到了民間的反對,因為這和傳統葬禮的入土為安準則相違背。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農村時行先火化、後安葬骨灰的做法。
既然以土葬為主,那麼就會存在墳頭。最初是人們在挖坑的時候,刨出來的土自然的攏成一個土堆,遠遠看去就知道那是一座墳。因為是死者在人間最後的存在證明,古人非常重視這個小土堆,加上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人的頭一樣,漸漸的就演變出了“墳頭”的叫法。
人生前擁有面首,死後的體面和尊嚴就隻體現在這個小小的墳頭上。隻是,不加保護的墳頭會随着風吹日曬而塌陷、抹平,最終消失。在古代著名的萬人坑、亂葬崗,就是随意挖一個坑把人埋了,最後把土填平。
不會有人給你立碑做傳、堆砌墳墓,意外着死者不受子孫戴愛和祭奉,是一座無人認領的孤墳。所以一座墳墓沒有墳頭,是尤其不吉利的事。墳頭消失,相當于子孫沒有來維護先輩的體面、不尊重先輩,自然無法得到祖先的庇佑。
所以,我們看到農村會把墓地的土壘高、砌上磚頭形成固定的墳頭。大戶人家會把墳墓修的富麗堂皇、奢華之至。就是因為對喪葬的重視。用當下唯物主義來理解,死去的人是沒有感覺的。死亡固然有痛苦,然而死人的痛苦我們無法得知。人死後會經曆什麼、意識是否會停留在人間或者天堂,這些都是唯心主義才需要考慮的,唯物主義認為以上統統不存在。
死了就是死了,意味着消失,什麼都不曾留下,然而現實中,死亡的痛苦是留給活人承受的,知己離去、親人消逝,“人命大于天”。一個生命的消失令人感到痛不欲生。尤其是自己親近和信任的親人朋友,人們更加無法接受死亡的到來。這時候,具體而繁瑣的安葬儀式和文化就應運而生了。
講究的喪葬文化出現,可以安撫生者的疼痛,讓他們意識到親人的死是“重如泰山”的。人不是随便就消失了,一切都沒有意義。放在新時代也是同理,死者已經逝去,而生者還要繼續活着,帶着對死者的緬懷。“墳無頭,子孫窮”就體現了這樣一種警醒作用,提醒生者要來收拾前輩的墳頭;要保護祖先的遺體、墓葬完整;要好好的生活,記得來看看逝去的人,他們的墳頭還在,子孫就還有情感寄托的地方。
對于狐狸圖騰的崇拜
俗語“狐守墳,富三代”中,這個“富三代”很好理解,就是三代以下:子、孫、重孫都大富大貴的意思。而前半段這句“狐守墳”就格外引人注目了。為什麼是需要狐狸來守墳,兔子、麋鹿、狼來守墳就不可以嗎?
其實這要從中國古代對于狐圖騰的崇拜開始說起。雖然現在我們提到“狐狸”往往有一種不好的印象,帶狐字的成語也多是貶義,比如:狐惑媚主、狐奔鼠竄、狐假虎威等,給人的感覺都是狡猾、虛僞、陰險的。但是在很久以前,從我國遠古時期開始,狐狸就被稱為“瑞獸”。
堯舜時期記載,狐狸出沒是祥瑞、豐收的象征。人們首先從它的外表下定義:鮮豔的皮毛、修長的身體線條,給人一種直觀的美感。而紅色也是中國民間最喜愛鋪張的顔色,看着就喜慶。再有就是它的習性:狐狸是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神出鬼沒、晝伏夜出,很少被人們觀察到。再加上它銳利的眼神,就給人一種神秘、華貴、高深莫測的感覺,對于狐狸的崇拜就時行起來。
後來,著名古籍《山海經》,記載了九尾狐這一神獸,說它:能食人,食者不蠱。再和《白虎通記》裡“見白狐,多子多孫。”的說法一結合,古人對狐狸是又怕又愛。對它的吃人習性感到恐懼、有對多子多福感到向往。這正好符合“神仙”的必要條件:有超越人類常理的本事,同時又愛人,對人類有益處。于是狐狸順理成章的從一種受人喜愛的野生動物一躍成為圖騰,受萬人供奉、敬仰。
後來,随着《搜神記》、《聊齋志異》的普及,狐狸才漸漸和不好的品質與妄想挂鈎。隻有民間俗語還隐隐殘存着對狐圖騰的敬畏。和千百萬年前的祖先一樣,視狐狸為祥瑞;希望它給老輩守墳,守住一方安甯。這恰巧和中國遠古時代的狐崇拜一拍即合、與祖先的意志相重疊,兩輩人之間有着一種微妙的心有靈犀。
總結“墳無頭,子孫窮;狐守墳,富三輩。”這句俗語本質上是對中國孝子賢孫思想的推崇。百善孝為先,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孝道的封建傳統,甚至一度變得極端:出現了卧冰求鯉、為母埋兒這樣恐怖的典故。
這裡的孝就不是一種善良,而是盲目、落後的愚孝。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需要孝子賢孫的思想,來重視祭祖、尊重前輩。對于:墳無頭,子孫窮;狐守墳,富三輩。這一類封建時代的産物,我們要把糟粕抛棄、取其精華,才能實現對民間文化、傳統文化最好的注解。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