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看到大V在聊國際形勢時候,經常會提到“歐美民粹主義盛行”,那麼“民粹主義”到底是個啥東西,今天給大夥掰扯一下,讓大夥都能看懂,跟上大V的思維。
“民粹主義”其實并沒有一個準确的定義,可以把它當做一種政治的語言,是一種煽動群衆的政治語言。
民粹主義者把普通人民群衆視為一個無比高尚的群體,雖然該群體有自身階層的局限性,他們視精英是自私的,非民主的,于是,民粹主義政黨動員群衆,來抵抗精英群體。
不過這裡的“人民群衆”成分很複雜,并不是專門指底層人民,裡面也有企業主這種有産階級,隻是相對于“精英”這概念而言,“精英”範圍也是模糊的,不過主要是指當權者。
有人說民之所向,所以民粹主義是一種民主。這話也沒毛病,隻不過是極端了點,其本質是沒有惡意的,有惡意的是利用民粹主義作妖的政客。
其有多種形态,大緻分成左、右、中間派民粹主義政黨。
左翼民粹主義團結中下層對抗上層精英,右翼民粹主義則是動員人民去反抗“寵溺”第三群體的精英,第三群體是移民、美籍黑人、伊斯蘭激進分子等。
民粹主義者要的就是尖銳的沖突。比如,如果特朗普隻是要求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增加警衛的數量,打擊非法移民,而不是承諾禁止移民進入美國,或許精英群體不會那麼反對,那麼人民與精英的矛盾就沒有那麼深了。
在歐美多黨制度的存在,就會有實力弱小的政黨,他們在政治舞台的邊緣徘徊,正面鬥不過那些強大的主流政黨,要想獲得執政的機會,隻能利用民粹主義劍走偏鋒,出奇制勝。
當然要達到合适的效果就需要特定的時機,比如當民粹主義者發現,主要政府機構所執行的主流政治原則,跟群衆所希望的結果有矛盾時,引發了群衆的擔憂,這時就有機可乘了。
他們開始表達被當權者忽視的訴求,并帶入到政治運動中,挑起人民群衆對精英的不滿和敵視,然後逐漸積累矛盾,聲勢浩大,最後民粹主義政黨成功上位。
比如歐美主流政黨都希望進一步增加移民數量,但歐美選民對引起犯罪率、恐怖案件飙升的移民或者非法移民群體感到非常不滿。民粹主義候選人或政黨給了選民一個發聲的機會,對兩邊都有好處,于是一拍即合。
雖然他們自己兌現的承諾肯定不會全部達成,但是他們把水攪渾的本事還是有的。
民粹主義真的對社會沒好處嗎?其最大的優勢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精英階層的腐敗和權力自肥現象。
雖然人民群衆具有局限性,隻能看到短期的利益,但不是說精英主義一定優于民粹主義,精英階層同樣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他們如何保證在制定規則、執行規則不滋生腐敗?靠自己監督自己行嗎?
所以民粹主義可能被過分妖魔化了,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不能隻有民粹主義或精英主義,而應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決定這個平衡點的因素也是很多,就要看當權者的智慧了。
本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請随手點個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