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沈美)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烹饪的必備調料,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過度攝取将極大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第四次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表明:每天攝入食鹽≥12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每日食鹽攝入量≥18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g營養專家表示,健康生活應開啟“減鹽”行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沈美)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烹饪的必備調料,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過度攝取将極大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第四次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表明:每天攝入食鹽≥12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每日食鹽攝入量≥18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g。營養專家表示,健康生活應開啟“減鹽”行動。
高鹽攝取易引發慢性病
食鹽是重要的調味品,主要化學成分為氯化鈉 (NaCl)。鈉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無機元素,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13)中的數據明确表明:膳食鈉攝入量平均每日增加2g,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别升高2.0mmHg 及1.2mmHg。
“2010-2012年中國18歲及以上成年居民的鹽攝入量為10.4克,其中男性為11.1克, 女性為9.6克,男性高于女性; 城市成年居民的鹽攝入量為 10.0克,農村為10.8克,農村略高于城市;2012年全國每人日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10.5g。”3月29日,在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中國食品工業減鹽指南》實踐研讨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張兵表示,在我國,受傳統飲食文化習慣和其他綜合社會因素影響,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一直居高不下。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如高鹽、高油、不合理膳食和缺少鍛煉等,是當前慢性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危險因素。食鹽攝入過多可導緻高血壓、腦卒中等多種慢性疾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王隴德提供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達2.45億,正常高值人數4.35億,因高鹽飲食導緻的死亡已占全部死亡人數的12.6%。而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減鹽已被全球公認為最具成本效益的慢病幹預策略之一。”
截至2018年,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國家啟動減鹽行動,制定了本國工業減鹽指南。據了解,大部分國家在加工食品中實施減鹽措施,英國、芬蘭、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減鹽行動已見成效。以芬蘭為例,從20世紀70年代啟動減鹽行動。據統計,2002年芬蘭人均日食鹽攝入量比1979年降低了25%以上,平均攝鹽量從12g降到9g,同期人群平均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下降了10mmHg,人群中死于腦卒中和缺血性心髒病的人數減少了約75%~80%。
多方助力“減鹽”行動
作為全球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開展減鹽行動,通過減鹽等措施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生已經十分迫切。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介紹,我國啟動了一系列的減鹽行動: 2016年,國家健計委就在全國範圍重點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同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我國人均食鹽攝入量下降20%的目标;2017年,《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的目标”。
“減鹽策略的落實與實施至關重要,全社會支持才能促進減鹽行動可持續和成功,食品工業的積極行動是減鹽行動能否成功的關鍵。”楊月欣說。
那麼,食品工業減鹽是否可行?減鹽後的食品能否為消費者接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俞學鋒表示,工業化生産中減少鈉鹽用量特别困難,這不僅在于鈉鹽自身的多功能特性,而且在實際生産中很難尋找到能呈現鹽相同功能的替代物。在調味中,食鹽能增加蛋白質的持水性和彈性。如果食鹽用量過少,食材的蛋白分子水化能力會降低,造成食物“不鮮嫩”,口感粗糙。食鹽也是食品工業用于防腐的重要措施,如果減少食鹽,産品的保質期會是新問題。
國際上,一些大型食品企業率先革新産品,聯合利華、卡夫、雀巢、瑪氏等積極推行減鹽計劃。其中,聯合利華在2009年提出每年減少食鹽用量9000噸;卡夫食品2010年宣布在兩年内減少北美市場平均10%的鈉含量;億滋在2017年已經達成減少5%鈉含量目标……
在中國,一些“隐藏鹽”的調味品也開始掀起了“減鹽”風潮,各種低鹽、減鹽的醬油、醬料、雞精、複合湯料、醬腌菜、薯片等相繼推出。其中,廚邦将産品含鹽量降低到13%以内;李錦記推出的薄鹽生抽鹽分降低25%;安琪公司推出的醬油減鹽專用YE減鹽30%;樂事中國低鹽系列薯片鈉含量減少了50%……
在場專家一緻表示:減鹽目标的實現,需要多方參與、共同協作才能取得實質性成效。這不僅需要政府引導和多部委支持,還需要工業界、科技界、社會組織、社區、家庭等共同合作推動全社會減鹽行動廣泛開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