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升初中的銜接

小學升初中的銜接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5 14:26:25

小學升初中的銜接(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小學升初中的銜接)1

六年級學生身心特點正處于半兒童、半青年的幼稚期。在生活中,他們期望獨立,但又充滿依賴性。在行為上,有一定的自覺性,但又有沖動的一面。學習環境的改變、學習内容和要求的提高,都有可能使孩子産生抑郁、自卑、焦慮和迷茫等心理現象。他們期望像小學裡一樣有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同時又滿懷探索新知的憧憬。在新的環境中,他們希望盡快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也盼望來自家庭的溫暖支持。

進入中學後,無論是校園生活,還是孩子的心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家長如果能夠在這個關鍵的時期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益處。

小學與初中校園生活的幾個不同點

1、學習内容和方式不同

孩子在小學學習時,學習知識淺顯、學習環境寬松,學習壓力不大,他們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個性特長有較大的差異。

進入初中之後,他們不僅所學知識的深度、難度在加大,而且面對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班級、新的環境可能會感到無所适從,産生種種心理困惑和矛盾沖突。因此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在學習、生活、交友等方面多指導孩子,做好中小學的銜接工作,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适應期”,引導孩子以自信、寬容的心态,盡快融入新的集體,适應新的環境。

2、學校管理模式不同

小學階段的教師對學生采用家長式管理的居多,學生敬畏老師,很聽老師的話,自己有主見的比較少。授課方式多以活動為主,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較低。而中學階段的教師采用讓學生自主管理的居多,學生開始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評價标準,在教師面前不再百依百順。學習評價變成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學習的壓力較大。

3、課業難度負擔加大

新生跨入初中大門,心理上仍很幼稚。對新的學習生活、學習任務還不太了解。大部分同學在心理、學習、交往各方面往往處于被動狀态,不能很快适應,導緻了一部分同學落伍。小學時學習多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到初中抽象思維訓練開始加重,課堂教學密度逐步加大,學生學習的科目相對增加,活動時間相對減少,學習時間相對延長,部分學生對以上問題不能進行适時的調整,從而産生不适應。

小升初後孩子的心理特點

初一學生心理異常的主要表現學習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緒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學習遭受挫折導緻畏難情緒

進入初中,課程增加,書變厚了,作業量大。各科都有較高要求。新鮮感很快就會被“課業負擔”代替,顯得眼花缭亂,甚而手忙腳亂。一掃往日無憂無慮的快樂,多了幾份郁悶和焦慮。

在小學階段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對初中的學習成果期望值較高,如果開頭不能盡快适應,受到挫折就會影響學習的信心。針對不同的孩子,我們可從以下某個方面入手:1.告訴孩子中學階段的學習特點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聽課和主動預習、及時複習。2.告訴孩子必須全力以赴,勤奮、紮實,随意、散漫,靠小聰 明是絕對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3.加強方法輔導,特别是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如語文堅持練筆、數學解題嘗試舉一反三、英語的聽力、閱讀訓練等,訂 閱相關書報雜志獲取方法指導是好一個好辦法。4,不要太看重考試分數,不同試卷的分數沒有可比性,偶爾沒有考好,也不能打擊自信心。要鼓勵并幫助孩子分析錯例原因,既而發現學習或考試中的缺陷。初中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不善處理人際關系導緻行為障礙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孩子,如果家境較好而且父母又比較嬌慣,或自認為長得好看,或家長跟老師的關系比較密切,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烈的優越感。凡是都以我為中心。但班級是一個集體,唯我獨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來自同學的不買賬和老師的批評。如果不能正确對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賞,遠離集體,甚至會激化矛盾,打架鬧事,可見學會與同學相處十分重要。我們希望家長能堅持教育孩子以 “寬容、互助、自省、交流”處理好同學關系,以期培養一種合作意識,樹立一種團隊精神,協助班主任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大家庭氛圍。

家長要要提倡孩子學會自我批評、團結互助、得理讓人和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這會使人受益一生。

與教師相處,大部分學生陽光自然,懂禮貌、善交流,也有比較内向的,不與老師多話,把自己裹的很緊。這類學生可能有一定的自卑感或受到過老師不當批評指責,我想說,有自卑感的人其實大多數較優秀,隻是有某種心理暗示他不要出頭顯露自己。當然教師會主動關心有交往障礙的孩子,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但家長的思想疏導其實更重要。因為您比我們更了解孩子自卑的誘因,比我們更清楚孩子對老師的不滿。我們要肯定孩子的長處,比如他可能闆報出的不好,但勞動很認真,增強其自信心。要肯定教師的批評動機是關愛、是期待,促進其大膽與老師交流,這樣就可以消除誤會,緩解孩子的焦慮。因為教師工作繁雜,難免有疏漏或不當,但我相信我們能得到絕大部分家長理解和支持。

其實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人的幸福感很多時候并不來源于财富或功名,而是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共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會為你的孩子營造一個沒有暗礁的心靈大海,搏擊知識海洋的風帆也将駛得更輕快。

三、叛逆心理導緻放縱情緒

小學階段,教師和家長都保持着相當的權威,而進入中學,由于學生的獨立性增強,都會有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錢和時間,能部分參與大人的而有些學生有時會錯誤地理解這種民主,會漸漸滋生叛逆心理。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潔、課堂紀律、作業、預習、複習等環節出現漏洞。教師同樣的要求,可在不同學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徑庭,如同樣要求誠信考試,但有人考場作弊、同樣布置衛生掃除,有人中途溜掉、同樣要求完成作業,有人抄襲、有人拖欠。這就不能不反思我們家庭教育的差異。任何時候,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都是大樹的根,而學習成績隻是樹葉、花果。隻有根深,才能葉茂、才有果實。考察學習好的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因此,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的培養,才是育人的根本。我想,孩子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長還是要保持适度的權威,要立規矩、要真督促、要适度的饑和寒。

剛進入初中,面對衆多經過選拔、跟自己同樣優秀甚至比自己還要優秀的學生,很多學生會産生很大的思想壓力,認為“自己不突出、不優秀了,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優點了”;此外,中學對抽象思維能力的更高要求,使沒有經過很多這方面訓練的學生感覺學習有些吃力,認為“到了初中,就進入成績下滑期了”等,諸如此類都是剛升初一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

• 孩子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要對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環境中的起點和通過努力要達到的目标是什麼,這個過程是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來完成的。此時,家長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這樣才不會給孩子造成壓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