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5日訊(記者郝天嬌 通訊員楊澤铎 馮良)2月14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漢經開區人工智能科技園,一排排嶄新的科技研發樓前,數輛無人駕駛巴士正緩慢行駛。
“以前這裡是一個老舊工業園,現在‘騰籠換鳥’成為人工智能科技園。”武漢經開區人工智能科技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良告訴記者,經過3年多時間改造,園區現已竣工,共16棟科技研發樓。
據介紹,目前園區内入駐了包括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車百智能網聯研究院、百度雲智學院等30多家企業。
騰退落後産能企業,吸引3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入駐
“武漢開發區人工智能科技園由擁有20多年曆史的沌陽街民營科技工業園一區改造而成。”馮良告訴記者,沌陽街民營科技工業園一區設施陳舊,園内企業多為作坊式小型企業,産業形态落後,部分廠房閑置,成為存放貨品的倉庫。
武漢經開區人工智能科技園園區環境優美。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2018年,武漢經開區人工智能科技園項目啟動改造。曾經的17萬平方米的老舊工業園以“騰籠換鳥”的方式,華麗變身為26.5萬平方米的現代科技産業園。
改造後,老企業都去哪兒了?工作人員介紹,一批企業被淘汰,一批企業轉移。對70家工藝落後企業,以租約到期方式完成騰退,盤活低效用地。對13家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則妥善安置到經開區内其他園區,為新興産業騰出空間。
在武漢經開區人工智能科技園,東軟睿馳汽車技術公司員工正在工作。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在園區招商中心,記者看到信息牌上寫着目前園區的企業入駐情況。第一批入駐企業30餘家,其中包括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車百智能網聯研究院、華為(武漢)智能網聯車創新中心、百度雲智學院等人工智能企業。
園區新竣工,為何吸引如此多人工智能企業?工作人員介紹,經開區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帶動了頭部人工智能企業集聚,進而吸引産業鍊企業入駐。
武漢智雲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主要研發為汽車進行噴塗的智能機器人。“這裡有很多車企,對我們來說,能更快知道車企的需求,與其合作的時候也更方便。”
人工智能企業聚集,組成智能網聯汽車全生命周期産業鍊
園區内,記者看到一排墨綠色的透明小巴在道路上緩慢行駛。馮良告訴記者,這是園區内武漢輕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駕駛巴士正在去往自動測試路段。
2月14日,武漢經開區人工智能科技園,輕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輕舟無人小巴“龍舟one”在進行測試。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在道路的兩側,停靠的車輛上也有不少車頂安裝了激光雷達。馮良說,這是園區内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等企業在進行數據測試。“我們規劃了五大産業組團:智能網聯組團、工業互聯網組團、自主可控信創組團、AI雲娛樂組團、智慧生活組團,組成智能網聯汽車全生命周期産業鍊”。
在路上,記者還看到了基于百度Apollo平台研發生産的4輛阿波龍無人駕駛載人小巴和數十輛新石器無人駕駛零售車、短途物流車、快遞車、保潔車、安防車。這些無人駕駛車組成了無人駕駛園區車群。
工作人員說,園區内的阿波龍無人車将根據百度采集的線路圖在園區内進行自動無人駕駛,為園區入駐企業的員工提供代步服務,同時11台小型功能無人車也将提供商品售賣、快遞送達、衛生清潔等服務。
新建13層智能立體車庫,為入駐企業掃除後顧之憂
馮良說,未來5年,園區将圍繞發展“數、智、網、端”産業,大力引進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的優質項目,力争實現入駐企業超過200家。為此,園區在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上下足了工夫。
智能立體停車庫可停放1000餘輛車。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與其他園區不一樣的是,園區新建了一座高達13層樓的智能立體停車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園區内大多數企業與汽車産業鍊相關,對停車位的需求較大。為此,園區花費1年多的時間修建了這座多達1186個機械車位的立體車庫。
“即使把車停放在最頂樓,使用者隻需在園區APP上操作,90秒内就可以将停放的車輛取出,同時,車庫還根據SUV和轎車的大小為它們作了分類,使用者隻需要根據車位前的屏幕提示即可把不同車型停入對應的車庫内。”項目部人員說,希望充足的車位為入駐的企業掃除後顧之憂。
【實習編輯: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