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12:51:18

南方海邊地區,紅薯是一種最常種植的農作物,而且一年還可以種植兩季,分别是春季和秋季,以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以前種植紅薯,100%是使用的農家肥,但是由于使用不當的緣故,紅薯的産量不如現在使用化肥的高,但是貴在好吃;現在用化肥種植的紅薯,産量是很高,但是用化肥種植出來的紅薯,吃起來沒有了清香的味道,說白了,就是質量不好。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1

有沒有什麼方法,使得種植出來的紅薯又大又好,産量高,還好吃的呢?我們的老一輩,經過長期的實驗,就總結出了這樣一種種植方法(包括種植、施肥、管理),産量不比用化肥的低,很多時候還有過之,而且跟以前種植的紅薯一樣好吃,下面分享給大家。

一、選擇優質品種

紅薯是有品種之分的,每一個品種的産量各不相同,有些品種專長苗不長塊根,因此,種植紅薯之前,要實地考察,挑選産量高,塊根長得大的紅薯苗作為秧;切記不要盲目地從網上購買薯苗秧,盡量去種植紅薯的地方查看,挑那些産量高的地塊的紅薯苗。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2

二、深溝大壟

在南方海邊地區,上半年的雨水很少,下半年的雨水很多;雨水少的時候,能幹旱三個月之久,期間一滴水都不會下的,雨水多的時候,如果農田排水系統不好,能把所有的田都淹沒了;因此,深溝大壟種植紅薯是很有必要的。

深溝就隻指深的壟溝,在雨水多的季節,深溝可以避免雨水淹壟上的紅薯;而且做好深溝等排水措施(如果全部農田都能這樣做好排水系統更好),可以快速地把多餘的雨水排出去。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3

大壟是指壟要大,一般是60厘米寬,40厘米到60厘米高(是指從壟溝底部到壟頂的距離);不要以為這樣是浪費土地,其實大壟好處是很多的,在幹旱的上半年,肥厚的壟中可以儲藏足量的水分,能幫助紅薯安全的度過這些幹旱季節;在雨水多的季節,高壟,可以避免雨水淹紅薯(被淹的紅薯容易爛根,而且肉質根會出現水滋滋的現象,品質變差),為紅薯高産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草木灰要充足

在我們這邊流傳着這樣一句老話:一顆紅薯一把灰,結的紅薯一大堆。由此可見,草木灰對于種植紅薯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别是營養供應和土壤改良方面。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4

1、供給全面養分

大家應該都知道,草木灰是燃燒各種各樣的植物所殘留的灰燼,因此,那些植物中所具有的各種營養元素,都會留在草木灰中,可以這樣說,草木灰中的營養元素是最全面的,最多的營養元素就是鉀元素;可以給紅薯提供全面的營養元素,而且鉀元素可以促進紅薯光合作用,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加強紅薯抗旱禦寒的能力,可以促進紅薯塊根的生長,起到高産的作用。

2、改良土壤

草木灰的主要組成就是碳,雖然細小,但是還是碳;碳的内部是空心的,攪合在土壤中之後,可以加強土壤的透氣性、蓄水性,增加土壤儲水量。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5

四、多農家肥混合使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用化肥種植的紅薯或者其他任何的農作物,口感方面都會偏差一些,比如紅薯,用化肥種植出來的紅薯,缺少一種獨特的香味。因此種植紅薯多用農家肥,按照如下實用方法,紅薯照樣高産,還好吃,而且蟲害少。

1、農家肥多樣化

農家肥不能隻用一樣,要把各種農家肥混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草木灰、雞鴨糞、豬糞、樹葉肥等,這樣的農家肥,其中的營養成分會非常高,而且全面,能滿足紅薯生長對營養的所有需求。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6

也許會有小夥伴說沒有農家肥,其實這個沒必要擔心,現在也有農家肥賣,如果是大批量種植紅薯,可以買農家肥回來作為肥料。

2、溝施農家肥種植

在壟上開出壟溝之後,往溝中施入混合好的農家肥,如果有更多的草木灰,多施入草木灰,然後蓋上薄薄一層泥土,淋水濕透,就可以種入紅薯秧;紅薯秧種植完成之後,在紅薯秧的根部位置壓實(一般用腳踩實)即可。

紅薯如何種植高産教你三招(用這種方法種植紅薯)7

我們這邊種植紅薯,基本上隻施底肥(當然,底肥要多,夠紅薯生長一季),後期隻需要培土鋤草即可,不用再追肥了,當然,如果有條件的,在紅薯生長一個月之後,可以适當追施一些草木灰,或者草木灰占大頭的農家肥,這樣做的目的是補充鉀肥;追施草木灰的時候,要先在紅薯根部挖出一個肥坑,然後施入草木灰農家肥即可;草木灰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防治絕大多數的害蟲,因此多用草木灰種植出來的紅薯,蟲害非常少。

想了解更多農業方面的種植知識,歡迎多加關注,後續給大家分享更多的種植技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