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1 08:02:44

實體興,則經濟興。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才能為經濟穩增長夯實基礎,才能為高質量發展強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視察廣西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指引,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圍繞“強龍頭、補鍊條、聚集群”的産業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做優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全區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要素産出效益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凸顯,逐步形成了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筋骨”更強 “體魄”更壯

柳州,廣西工業重鎮,一輛輛穿梭往來的新能源汽車,成為這座城市流動的符号。

從曾經的以微車為主到商用車、乘用車并駕齊驅,再到如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拓新藍海,高速轉動的車輪和不斷書寫的“傳奇”,見證了這座城市工業轉型發展的步伐。如今,依托3家整車企業、4家專用車企業,柳州市已集聚1000多家骨幹零部件企業,形成千億元汽車産業集群。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1

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小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6%。圖為五菱宏光MINIEV自動化生産線。上汽通用五菱供圖

加快工業現代化是廣西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翻過的“山”——近年來,面對紛繁複雜的國内外發展環境,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等重重挑戰,我區始終把實體經濟作為穩增長調結構的主戰場,既加快發展速度,做大工業總量,又深入推動産業結構調整,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奮力闖出速度質量統一的産業振興之路。

體量不斷壯大——2021年,全區工業增加值6074億元,是2012年的1.7倍;全區工業營業收入2.2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7100多億元。

發展活力更足——近3年,全區每年平均增加規上企業1000多家,截至2022年一季度,規上企業總數超過8200家,比2012年末增加近3000家。

基礎更為牢固——據統計,目前全區工業行業大類有39個,接近全部工業門類,廣西工業基礎更實、質量更優、韌性更足。

動能轉換 結構更優

南南鋁加工熱軋制造中心,由該公司聯合國内知名高校和多家制造企業共同研發的國内首台套輥底爐格外引人注目,自2020年5月建成投産至今,已累計生産合格産品超過4萬噸,打通了航空航天鋁合金中厚闆全線生産裝備中受制于人的最後一環。

從“鳥槍換炮”到“高端鋁合金産品上天入海”,再到自主研發制造重大短闆裝備項目,自主創新成為南南鋁加工加快蛻變的底氣。近年來,南南鋁加工先後攻破航天、航空、軌道交通、3C泛半導體等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多次創下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紀錄,産品銷量大幅增長。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2

南南鋁加工熱軋制造中心國産首台套高端高精鋁合金中厚闆輥底爐生産線。 南南鋁加工供圖

在躍動的廣西工業發展曲線裡,創新是最強勁的脈搏。當經濟進入新常态,在依靠資源投入帶動增長的粗放型經濟難以為繼的時代背景下,廣西工業主動應變、謀變,打好産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促進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拉動為主向效率引領、創新驅動轉變。

“老”樹新枝:2021年,全區實行“千企技改”項目1168個,建成84個智能工廠和50個數字化車間,機器換人、生産換線、設備換芯,推動傳統優勢産業從粗放、低技術水平、高消耗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變。

“新”興向榮:緊跟現代産業變革趨勢,新興産業在精心培育中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等新産品每年成倍增長;“數字廣西”加快布局,全區數字經濟規模預計突破8000億元。

“輕”起揚帆:從路邊攤到“粉”圈頂流,小小螺蛳粉風靡全國并造就百億元大産業;冰箱、空調等智能家電實現廣西制造“零”的突破;機電設備、黃金珠寶等輕工産業快速發展,輕工業“斷層缺位”的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加速崛起積聚而成的新動能,為我區工業結構調整按下了“快進鍵”。“十三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産業對全區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2021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16%。

譜寫“鍊”曲 聚勢勃發

北部灣畔,北海依托惠科等龍頭企業,發揮配套産業鍊比較完善的優勢,電子信息産業集群不斷實現新跨越;欽州石化産業從“一枝獨秀”到“多頭并進”,初步形成“油、煤、氣、鹽”特色化、專業化石化産業體系;玉林市銅基新材料、不鏽鋼、新能源材料等臨港産業鍊初現雛形,全力打造全國重點金屬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産業基地;賀州構建“原料開采—加工—銷售—應用”一體化碳酸鈣産業集群,“點石成金”正在成為現實……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3

在玉柴國六發動機智能化工廠,員工通過操控面闆即可實現車間無人化全自動生産。玉柴供圖

八桂大地,一批批特色鮮明、集中度高、關聯性強、市場競争優勢明顯的産業集群躍然而出,展現廣西工業發展态勢之變。

近年來,廣西明确“強龍頭、補鍊條、聚集群、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的思路,推動相關配套産業協同布局,帶動産業鍊提升,逐步改變了“企業孤島成長”“工業孤軍奮戰”的被動局面,産生産業發展的倍數效應。

外引内育,“強”出競争力。成功引進華誼、吉利、華為、惠科等一大批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企業,實現“引進一個大企業,突破一個大産業”;實施“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打造領航企業新方陣,全區産值百億元工業企業達23家、柳鋼成為全區首家千億元産值工業企業;确立百家單項冠軍、百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百家龍頭企業的“三百培育工程”,更多細分領域“小巨人”“隐形冠軍”不斷湧現。

項目為王,育出新優勢。我區建立了“雙百雙新”産業項目、“千企技改”工程項目等平台,推進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促轉型調結構的重大項目和補鍊強鍊項目。2021年,全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7.5%,“雙百雙新”項目推進393個、開工97個、竣工86個。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4

在賀州市平桂區的廣西黃金珠寶産業園,工人在檢查手镯的壓光質量。 聶志成 攝

上下“鍊”通,“延”出新價值。南甯、百色市大力延伸高附加值工業型材、航空航天鋁合金、汽車輕量化用鋁、高鐵動車鋁制件等鋁精深加工産品;柳工裝載機、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7%、57%、44%。

伴随産業重構,目前,我區已打造10個千億元産業,重點發展的汽車、機械、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化工、電子信息等産業集群集聚效應凸顯,産值占比突破80%。

從粗放型向注重引領未來的成長性、集約型轉變,由小而散向大而強轉變,多元化、特色化、集約化的廣西新型産業發展格局正逐漸成型。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5

左: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一期大型生産裝置。劉峥 攝

右:一季度,惠科電子北海産業新城完成産值65.6億元。記者 藍永前 通訊員 蔡志軍 攝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6

一線故事

小企業蝶變“小巨人”

記者 羅 婧 駱萬麗

5月12日,走進廣西美斯達集團制造工廠,機械手臂在不停揮舞,一個個零部件和機構件像搭建積木一樣快速組裝成一台台移動破碎篩分設備。這些設備在礦山開采、建築垃圾資源處理利用等多個領域被廣泛使用。

“每一台設備基本上都是根據客戶當地的地質情況以及具體使用要求量身定做的。”據廣西美斯達集團董事長黃康華介紹,走精細化、特色化、專業化的産品路線,讓美斯達在機械産業的競争紅海中成功突圍,拓展出市場新藍海。

2014年,以生産選礦設備起家的美斯達抓住國内城市更新加快、環保理念不斷提升的市場契機,向物料處理設備制造領域轉型。經過8年深耕,在南甯土生土長的美斯達集團已成長為國内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在國内移動破碎篩分闆塊占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傳統工程機械企業生産規模大,以标準化生産為優勢,但定制化産品較少;中小企業雖然标準化生産優勢不明顯,但體量小更容易掉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應變。”黃康華說。

緊跟市場需求,練就獨門絕技,才能在市場競争中赢得先機。近年來,美斯達勇于創新,積極引進國内外人才,設立了研發中心,堅持“一代在使用、一代在生産、一代在研發”,讓産品不斷推陳出新,不僅成為國内行業的領跑者,而且成功打入歐美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傳統工程機械及零部件企業營收、淨利潤普遍下滑,但美斯達卻在逆境中保持穩步向上的勢頭,其中RCEP國家、非洲和歐美市場的出口業務爆發式增長,今年國際業務總量有望突破3億元。

近年來,廣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從财稅金融支持、産業鍊協同創新等方面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宏觀環境的支持為美斯達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我們正在布局移動破碎篩分産品向産品鍊上下遊延伸,未來幾年将在南甯形成包括開采、裝卸、破碎、篩分、搬運5大闆塊物料處理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力争實現産值100億元的目标。”黃康華稱。

老工廠裝上“新大腦”

通訊員 劉珍 記者 駱萬麗

以大國之材,造大國重器,關鍵是以“智能化”帶動“工業化”。

5月17日,記者走進柳鋼集團熱軋廠2032mm生産線,眼前加熱爐閘門升起,1300攝氏度的熊熊烈焰中,一條火紅“鋼龍”順着傳送輥道奔馳而去,穿過轟鳴的軋機,在熱卷箱稍作停留,又一路歡唱着沖過精軋機,向層流冷卻段疾馳而去。

在加熱車間操作室裡,大班長王冠生和同事正聚精會神地盯着加熱爐内監控畫面與身前的電腦顯示屏。他們輕點鼠标按鈕後,加熱操作即進入了“自動狀态”。當每塊鋼坯進入加熱爐,經燃燒加熱後,顔色由暗紅,再到亮黃,系統便會提示完成加熱操作,此時火紅的加熱爐閘門自動打開,火紅闆坯“哐當”一聲落至輥道向着軋機急速前行。

這是熱軋廠自主研發的加熱爐智能燃燒控制系統帶來的便利,王冠生向記者做了一個比喻:“加熱控制系統就是加熱爐的大腦,它可以不斷‘感知’燒鋼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并進行‘自我調節’,就像做飯一樣,高質量的熱軋帶鋼也離不開‘火候’的把控。”這個系統的應用結束了手動燒鋼的曆史,提升了加熱精度,保證了軋制質量,也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自動化室副主任工程師鐘海斌告訴記者,目前加熱爐智能燃燒控制系統投用至熱軋廠5座加熱爐,每年可減少能耗及坯料損失約3000萬元。

熱軋廠加熱爐智能燃燒控制系統是柳鋼集團深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縮影。近年來,柳鋼集團全面鋪開“數字柳鋼”實施路徑,通過摸索運用高新科技,重構思維模式、優化作業流程,打開一扇扇讓傳統産業煥發時代新活力的智慧大門,擦亮了“智慧柳鋼”金字招牌——

全國首個“5G雲上鋼廠”落地柳鋼防城港鋼鐵基地。如今,在防鋼基地冷軋廠5G創新工作室裡,大屏幕上播放着5G攝像機實時采集的畫面,工作人員通過鍵盤和鼠标,遠程遙控生産線有序運作。

在柳鋼集團柳州本部,轉爐廠爐口火焰AI識别、全國首家中闆智能标牌焊接機械臂等投入使用;冷軋廠利用5G、雲和AI等技術深入生産流程……

一項項新技術新應用,正不斷推動企業節能減排降碳、提質降本增效,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數字鋼廠。

工業振興工作思路(專版工業振興再創新優勢)7

報紙版面截圖。

廣西日報專題報道|書寫決勝脫貧、全面小康的壯美詩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