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2 12:06:49

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幹燥塊根,其名始載于《本草從新》,描述為“人參之小者”。國家衛生部已确定把太子參納進“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 單”。最近幾年,随着經濟高速增長和生活日漸改善,人民群衆對太子參的需求逐年上升。而野生太子參資源銳減,人工種植太子參逐漸成為太子參藥材的主要來源。

作為一味滋補類中藥材,人們對其需求量逐漸增多,然而太子參栽培過程中一直存在種源混亂、連作障礙、病蟲害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太子參種植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接下來,農學博士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太子參的高産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适宜産區選擇、優良品種選育、無公害規範種植、科學的田間管理方法以及病蟲害綜合防治等。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1

一、太子參的植物學特性

1、根系

塊根多數肉質,呈現紡錘形,外皮為淡黃色,疏生須根,長度為3-8厘米,直徑在0.2-0.6厘米,有的主根頂端發出短根莖,并形成一新植株,新植株也可形成較小的肉質紡錘狀塊根。

2、莖

根莖頂端常着生1-5個莖,莖直立,近方形,節略膨大,節間有2行短柔毛,莖單一不分枝,基部近方形,略呈現紫色,上部圓,顔色為綠色。

3、葉

植株單葉對生,近無柄,莖中部有3-5對葉,倒披針形,莖基部葉鱗片狀,莖頂端有4片較大的葉,密集呈“十”字排列,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度為4-9厘米,寬度為2.0-4.5厘米,先端 漸尖,基部為楔形,葉背脈上有疏毛,葉全緣,有的略呈現波狀。

4、花

花腋生,有2型,莖下部接近地面的花小、紫色,萼片擁有4枚、閉合,無花瓣,雄蕊通常2枚;着生于莖端總苞内的花1-3朵、形大、白色,萼片5枚,花瓣為5枚、倒卵形,雄蕊10枚,花柱3個。花期一般為每年的4-5月。

5、果實與種子

果期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屬于蒴果卵形,成熟時下垂,開裂。種子為7-8粒,種子小,褐色,長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外種皮密生瘤狀突起,種皮豆沙色;種臍在種子的腹面基部,胚乳為顯著的澱粉質,胚彎曲位于胚乳的中央,千粒重大約在16.5克。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2

二、太子參對種植環境的要求

1、溫度

太子參喜歡溫和濕潤氣候,适宜的氣溫為15度,地溫在10度時緩慢發芽、發根,在10-20度的氣溫下生長旺盛,當氣溫達到30度以上的時候,植株生長停滞。在每年的6月下旬,植株開始枯萎,逐漸進入休眠越夏。太子參耐寒性較強,在17度的氣溫下可安全越冬。

2、光照

太子參喜歡溫和、濕潤、涼爽的氣候,嚴忌高溫和強光曝曬。在山東地區,太子參可以和春玉米間作,玉米稈能夠起到遮陽作用。

3、土壤

适宜選擇土壤理化性狀好、疏松透氣、透水及保肥保水性能好、有良好團粒結構的壤土、沙質壤土地塊進行種植。不适宜選擇低窪積水、鹽堿地、過分黏重或過分貧瘠的土壤地塊進行種植。

4、礦物質營養

土壤是太子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鉀、速效磷及鉛、鉻、銅、鋅及硼元素分布水平及配比情況對太子參植物地下塊根的生長尤為重要。在施肥管理中,我們應該适當增加硼元素的比例。硼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促進植物根系的生長,在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成和開花結實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5、水分

土壤水分不足會導緻太子參産量減少或生長不良,易遭受病害威脅;但如果水分太大,畦面積水對生長也不利。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當低于40%的時候,需要噴水抗旱,而高于80%需要随時排澇。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3

三、太子參的人工栽種模式

1、選地整地

我們應該選擇未種植過、排灌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質豐富的砂壤田土,或者略帶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進行種植,尤以排灌方便生荒地最佳。為了降低病源,減輕病害,最好是每2-3年輪作1次,前茬作物忌茄科、煙草、十字花科等作物,适宜選用适合豆類、花生種植的地塊種植,貧瘠、過粘、堅實、排水不良以及低窪地塊均不能夠種植。

在前茬作物收獲之後,我們可以選用幹田或平土栽種。土地耕翻25-30厘米,最好翻2次以上,東西方向開溝起畦,畦寬為1-1.3米,高度為15厘米,作業道50厘米寬,畦面的土精耕細作、使土層疏松、越細越好,以利于種植和出苗的整齊,畦面最好呈現龜背型。如果選用排水良好的丘陵坡土或熟土種植,我們隻要開廂起壟,廂寬保持在1.3米,溝寬為50厘米,溝深為10厘米,把廂面的土整細耙平,等待栽種。不論是選用什麼土栽種,在未整土前,選擇晴天進行土壤消毒,一般利用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撒表土。在正式栽種前,我們要在畦面施肥,一畝土地施用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并用釘耙翻耕,使肥、土混勻,并及時耙平,表土基本不見肥料露出為佳。

2、移栽定植

太子參的大面積生産多采用塊根繁殖,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一般于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定植。在留種田内邊起參,邊選種,邊移栽。我們需要選擇芽頭完整、參體肥大、整齊無傷、無病蟲危害的塊根作為種用。太子參的栽種方法主要有平栽和斜栽兩種,我們需要特别注意栽種深度,太子參有“莖節生根”的特性,如果栽種過淺時,根多集中在表土層内,形成的塊根小,側根多而且密集,對生長極為不利,商品性較差;而如果栽種過深,則塊根大,但發根少,産量相對較低。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4

3、大田管理

(1)中耕除草

太子參在幼苗尚未出土時,即開始發根,因此在早春出苗前,我們就要及時中耕松土,以保墒增溫;當幼苗剛出土時,越冬雜草繁生,我們可以用小鋤輕度疏松表土,以後見草就拔。植株封行之後,除了拔除大草外,可以停止除草,以免傷根影響生長,我們需要避免采用化學除草的方法,因為太子參葉片離地面太近,噴霧操作難度較大。

(2)排灌

太子參怕旱怕澇,在幹旱少雨的季節,我們應該注意灌溉,以保持土壤足夠濕潤,在雨後要及時清溝瀝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畦面不積水為宜。在太子參塊根進入膨大期之後,我們就要勤澆水,可以采取半溝深的溝灌或噴灌。

(3)施肥

太子參主要以塊根為收獲物,塊根的質量和産量直接影響到參農的經濟效益,生産上應當重施基 肥,後期不适宜中耕追肥,以免避免塊根受傷或肥料燒根黴爛,特别是在生長後期,更要注意平衡施肥,如果多施氮肥,會導緻莖葉徒長,養分無效消耗,使得太子參産量和品質嚴重下降。基 肥施足的田塊就不适宜進行追肥,對于基肥不足、地瘦苗弱的地塊,我們可以每畝地施入高效複合肥10-15公斤,或者每畝地用2%尿素水溶液加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5

4、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

葉斑病是太子參最主要的葉部病害,主要在每年的4-5月份發生。

防治方法:首先要清潔田園,并将病株殘葉集中田外燒毀;在發病初期,我們可以用1:1:200的波爾多液進行噴施防治,每間隔15-20天噴施1次,或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5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根腐病

根腐病是太子參植株主要的根部病害,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發生。

防治方法:我們需要注意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在發病初期,推薦用50%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澆灌病株。

(3)病毒病

病毒病也就是太子參花葉病。

防治方法:我們應該選擇無病植株留種,并增施磷鉀肥,以防治傳播病毒的蚜蟲;另外,我們最好是通過組織培養的方法取得脫毒種苗進行栽培。

(4)蛴螬

蛴螬屬于鞘翅目金龜子科,是金龜子的幼蟲。我們以黑金龜子為例,介紹一下蛴螬的發生、危害及其防治。幼蟲咬食參苗地下根莖,造成幼苗枯萎死亡,成蟲将吃成不規則的缺刻或洞孔,僅留葉脈、葉柄或者殘部。孵化出的幼蟲入土危害根部,當土壤溫度達到15度以上的時候,蛴螬便于10厘米以上的土層活動取食,當夏季氣溫高升時,又回到深層不食不動,秋季再回到表土層活動,在10月之後,陸續下潛到30厘米處進行越冬。夏季多雨、土壤濕度大,廄肥施用較多的地方,害蟲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一是施用腐熟有機肥,以防止招引成蟲來産卵;二是田間出現蛴螬危害的時候,可以挖出被植株危害的幼蟲,進行人工捕殺;三是每畝土地用90%晶體敵百蟲100至150克,或者50%辛硫磷乳油100克,攪拌細土15至20公斤做成毒土撒施;在危害高峰期,我們可以用1500-2000倍辛硫磷深夜澆灌植株根部,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蝼蛄

蝼蛄屬于直翅目蝼蛄科,俗稱土狗子。蝼蛄主要以成蟲、若蟲在參畦表土層下開掘縱橫隧道,主要咬斷幼苗,嚼食參根,被害苗斷裂處呈麻絲狀。

防治方法:毒餌誘殺:将細土50公斤,晾曬幹後,拌入2.5%敵蟲百粉1至1.5公斤或者50%辛硫磷乳油0.3至0.5公斤,再攪拌均勻後即可使用,每畝土地使用毒餌土3至4公斤,于傍晚黃昏前使用為宜。當然,我們也可以用設置黑光等方法誘殺成蟲。

(6)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又叫作地蠶、烏地蛋,屬于鱗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是一種危害性地下害蟲,常從地面咬斷幼苗并拖入洞内繼續咬食,或者咬食未出土的幼芽,進而造成斷苗缺株。當太子參植株莖基部硬化或天氣潮濕時也能咬食分枝的幼嫩枝條。小地老虎成蟲白天潛伏在土縫隙、枯葉下、雜草 裡,晚上外出活動,有強烈的趨光性。卵散産于土縫、落葉、 雜草等處。幼蟲具有假死性,在食料不足時遷移,幼蟲3齡後白天潛伏在表土下,夜間活動危害。第一代幼蟲主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發生,苗期太子參受害較重。

防治方法:我們應該清除參地周圍雜草和枯枝落葉,消滅越冬幼蟲和蛹,在每年的4至5月,小地老虎開始危害時,推薦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拌成毒土或毒沙撒施,防治效果良好,也可用90%敵百蟲晶體800-1200倍液澆穴。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6

5、采收加工

(1)采收

在太子參栽種後,于次年7月份收獲,太子參的折幹率大約在33%左右,一般畝産在200公斤至400公斤,大部分葉呈枯黃時即可采收。收挖太子參時,我們可以選擇晴天,抖掉泥土,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産量和質量,如果延遲收獲,常因雨水過多而造成腐爛。除了留作種地外,太子參均不能在地裡久留,以避免影響其産量和質量。

(2)加工分級

我們需要将新挖的鮮參,置于室内攤開晾1至2天,使根部失水發軟,再用清水洗幹淨,撒于曬壩,在日光下曝曬2到3天即可,但應該注意曬時間不宜過長,将曬半幹後的參根,裝入籮筐内人工除去須根,曬至幹脆為止即成商品太子參。光色澤好,呈現淡黃色,質稍硬。太子參分級是根據太子參自身個體大小分為:小統,中統和大統。

(3)貯藏

太子參應貯藏于幹燥、通風、低溫的環境中,并注意防潮、 防蟲、防腐等,一般貯藏于冷庫最為适宜。

太子參種植利潤多少(太子參保健功能多)7

農學博士有話說:太子參的高産高效栽培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從選地、整地、選擇優質種子、培育健壯種苗、适時播種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入手進行科學栽培管理,才能實現太子參的優質高産,提高藥農的經濟效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