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中,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極有可能脫節。
因為家長可能不熟悉新的考試政策、甚至孩子怎麼上學。
4月23日,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份,河北、遼甯、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布本省實施方案,明确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8省份均采用考試科目“3 1 2”模式,實施“兩依據、一參考”錄取模式,建立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制度。
“兩依據、一參考”是什麼意思?
兩依據是:
普通本科院校招生錄取主要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一參考是:
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而這個統一高考成績并非我們之前的文理科統考成績!
下面我們一一解讀:
“兩依據”
主要指的是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統一高考:指語文、數學、外語三科高考科目,僅是這三科。
高考改革後,外語有兩次考試機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成績。
考試時間:語數不變。外語考試時間未定。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包括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圖解“兩依據”(點擊看大圖)
一參考根據教育部出台的新指令,今後各地中學将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及社會實踐5個方面來客觀記錄學生的各項活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高考多元錄取提供重要參考。這是“一參考”。
1. 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有關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等的次數、持續時間,如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無償幫助,到福利院、醫院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做無償服務,為賽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活動做志願者。
2. 學業水平
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修課程内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3. 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測試主要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參加體育運動的效果,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
4. 藝術素養
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
5. 社會實踐
主要考察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體驗經曆等情況。重點是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如與技術課程等有關的實習,生産勞動、勤工儉學、軍訓,參觀學習與社會調查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