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語言發育遲緩小知識

語言發育遲緩小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0:59:25

提起語言發育遲緩,不少家長心跳就會加快,不自覺地把這種語言障礙放到自家孩子身上,生怕寶貝也發生語言問題。小編倒是覺得大可不必,語言發育遲緩既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不治之症,隻要時間及時、方法得當,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話雖如此,孩子遭遇這種事情家長肯定也是坐不住的,希望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不過,由于語言障礙學科在我國的普及度并不高,家長對其的認知度也不如普通疾病一樣了解,小編覺得有必要把近些天很多家長的咨詢做一個總結,幫助大朋友們對小朋友的情況有一個大緻的判斷。

語言發育遲緩小知識(關于語言發育遲緩)1

我們先說一下判斷語言發育遲緩最基本的标準有哪些。按照學界普遍的認知來看,兒童在12個月對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18個月不能理解單個關鍵詞的指令,24個月時詞彙量少于30個,3歲的時候不能表達包含2個詞彙的短句,基本可以判定為語言發育遲緩了。

Q:侄女2歲時隻會叫爸爸媽媽算晚嗎?

已經很晚了。一般情況下,孩子最早早10月齡時就會開口說話了,最晚也不能超過18月齡,孩子2歲時應該已經會用單個詞彙表達需求了。建議家長陪同孩子到醫院做個檢查,排除是否為構音器官異常、智力、聽力等原因,然後再尋求語言機構的幫助。

Q:我倆都忙,平時是老人帶孩子,我就有點不放心,會影響寶寶說話嗎?

這個要看實際情況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管孩子最好還是要選擇受教育程度高的監護人。不能否認,部分長輩會存在比較傳統的育兒觀念,這和當今的科學育兒觀是相違背的,方言、過度寵溺、不注重文化教育、忽視語言發展等問題都有可能發生。

語言發育遲緩小知識(關于語言發育遲緩)2

Q:孩子快2歲了,除了爸爸媽媽,平時隻能說“飯”“要”“不要”,有需求時總是用手比劃,但凡不合心思時就“啊啊啊”的,請問這正常嗎?

孩子說話的時間有早晚,語言發育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像這種未到2歲而出現一些問題的情況,其實但從表現看是無法确定是否為語遲的。如果孩子智力和理解能力正常,表達能力差一些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Q:我的父母都說方言,我倆說普通話,這對孩子有影響嗎?

可能會有影響,但不是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必要條件。語言發育遲緩有一個原因是語言環境問題,過早過多地接觸多種方言或語種是有可能造成兒童語言混亂的。矯正師建議保持單一語境,減少孩子語言間的轉換。

語言發育遲緩小知識(關于語言發育遲緩)3

Q:孩子說話不清楚,會說的詞也少,有人說是因為食物太軟,這跟食物還有關系嗎?

有很大關系。孩子發音是依賴發音器官的成熟度,而斷奶太晚、輔食不夠硬都會造成口腔各部位不能通過咀嚼得到充分鍛煉,發音無力就此産生。很多時候因為這個原因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完全正常,而是在口頭表達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Q:孩子愛大喊大叫,平時叫他名字反應很慢,我們讓他幹什麼事他也不明白,這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孩子有可能存在聽力障礙,建議家長帶孩子做一個聽覺檢測,然後再進行語言矯正。

語言發育遲緩比較高發,中國大約有7.4%-9.4%的孩子在語言發育方面會大幅落後于同齡人,其中語言發育遲緩的比例為13.5%—17.5%。所以不要把孩子的問題當作疑難雜症,通過專業人士的幹預是完全能康複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