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車身安全性作為汽車安全的基礎标準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很多車企也将自己的車身強度數值當做是一個宣傳點。然而這個數值是什麼意思呢?車企公布的數值是不是真的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車身安全性這點事。
車身結構強度、剛度。
車身強度是指,在發生碰撞等對車身施加很大外力時車身不容易被損壞的能力。車身剛度是指在車輛的使用中受到不至于損壞車身的一般外力時車身不容易變形的能力。強度不足的後果是車身發生開裂、斷裂、塑變及壓潰等,使車身喪失使用功能;剛度不足的車身在使用中會發生吱吱聲和高頻振動聲,車身開口部位發生變形,導緻車門開閉困難、密封性下降。甚至車身剛度不足會影響車輛高速轉彎時的穩定性。由此可見,車身結構要有必要的強度和剛度。雖然車身強度和剛度不是同一概念,但一般來講,強度高的車身剛度也好,在行駛中受到各種外力的變形小。
強度與安全
車身安全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發生碰撞時吸收沖擊能量,保證必要的乘員生存空間,基于此點,車身結構設計并不是整體越牢固越好。車身前、後部分結構具有适當的柔性,以使在發生前、後碰撞寸被撞毀變形而吸收能量,從安全性考慮是非常重要的。而汽車發生橫向碰撞時,沒有多餘的空間來毀壞變形以吸收沖擊能,因此,車身該部分結構必須牢固。
鋼闆強度标準
鋼闆的強度具有“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兩種不同的标準,目前很多廠家利用了鋼闆強度的不同标準,将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兩種标準進行混淆。從表面單位上看,均為Mpa,但兩種标準之間的鋼闆強度有着很大的差異,所以才出現了這種讓人眼花缭亂的現象。
“屈服強度”即金屬材料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于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産生0.2%殘餘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符号:ReL或Rp0.2)。簡而言之,屈服強度就是“用多大的力能把金屬弄至變形”。
而“抗拉強度”指金屬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符号:Rm),且在外力碰撞所導緻的金屬斷裂中的首要衡量指标仍是“抗拉強度”。
簡而言之,抗拉強度就是“用多大的力把金屬弄斷”。
這個不用說也知道,不管是什麼金屬,變形總比折斷容易。所以一般情況下同樣的材質“抗拉強度”要遠大于“屈服強度”。
舉個例子:我們假設有A和B兩輛車,A車關鍵位置鋼闆的抗拉強度為900MPa,B車關鍵位置鋼闆的屈服強度同為900MPa,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知道,B車的鋼闆抗拉強度一定會遠高于900MPa。那麼當這兩塊鋼闆都受到900MPa的沖擊力時,A車鋼闆将會發生斷裂,而此時B車鋼闆僅會發生變形,并不會造成斷裂。
因此,汽車鋼闆的“屈服強度”顯然才是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指标。但是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廠家超過1000MPa的鋼闆标号都是采用“抗拉強度”而非更有意義的“屈服強度”。簡單地說,“不變形”或者“變形少”才是最關鍵的。
最後
那麼為了讓數值變得更有意義,而不僅僅是廠家混淆消費者的工具。我們牛車實驗室重金購買了産自瑞士的動态回彈型裡氏硬度計。今後,牛車實驗室拆解的每一輛車中都會加入車身重點位置的屈服強度測試。讓您真正的了解到整車的安全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