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面對,會有以下這幾種人面對自己家的老人離世的時候,不悲傷不流淚。
這并不是他們對去世的老人沒有感情,也不全都是無情無義之人,他們之所以會這樣為以下幾個原因。
1、負責處理老人的後事,忙裡忙外,為要走的老人做好他最後一件事,他們沒有時間哭泣和悲傷。
2、親自為老人養老送終的兒女,父母年齡大了以後,一直跟随着這個兒女,兒女對父母的身體狀況,非常清楚,對父母的走事先也有預感。
在照顧老人的這幾年裡,盡心盡力,把老人照顧得很好,沒有什麼遺憾的地方,老人走了,他們對得起老人,問心無愧了,所以,他們内心很淡定。
張師傅的父親,卧床在家已經四年了,張師傅每天要上班,張師母一個人照顧父親,非常的辛苦,為此,張師傅還專門每月花費4500元請了保姆。
張師傅的父親,在臨終前這四年裡,有保姆和她的愛人一同照顧,安安穩穩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在照顧父親這四年裡,張師傅和他的愛人,無論是周末還是節假日,都沒有安排休閑的生活,對于張師傅來說,除了工作就是陪伴和照顧他的父親。
張師傅的愛人,已經退休了,和他同期退休的人,經常出門旅遊,晚上要去廣場上跳廣場舞,下午要去打麻将,而張師傅的愛人,在她退休這四年裡,除了出門購物買菜,購買生活物品以外,都是在家守候和照顧老人。
對于盡孝,張師傅夫婦二人,可以說是盡心盡力,并且還花錢請保姆。
在照顧張師傅父親這四年裡,他們看到了老父親一天一天的衰老,他們非常清楚父親身體的狀況,對于父親的走,他們是有思想上有一定的準備,張師傅的父親壽終正寝的時候,夫婦二人問心無愧,當然可以坦然面對了。
3、有的人看到了病人生病很痛苦的樣子,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們能感受到病人倍受煎熬的掙紮,他們認為病人走了,對病人自己也是一種解脫。
你們單位的董老師傅,在他臨退休前一年,他的愛人得了癌症晚期,到了最後的日子裡,他愛人渾身疼痛,非常的痛苦,全部依靠醫院的止痛措施活着。
醫生也提前告訴董老師傅,癌症到了這個程度,根本無法治療,現在醫院能夠做的,也僅僅就是為病人減少痛苦,等待着她最後的離去。
對于董老師傅來說,在根本沒有治愈可能的情況下,等待她愛的離去,本身也是一種痛苦。
他能夠做的,也隻能是陪伴在愛人身邊,送愛人最後一程,愛人臨走之前痛苦的樣子,他能夠感受到愛人所受病痛的折磨,愛人的去世是對痛苦的擺脫,所以他沒有流淚。
4、因為自己工作繁忙,不願意為老人養老送終,認為照顧老人就是耽誤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很多的子女都是在外打工,父母生病,子女請長假回家照顧父母,會丢了工作。
父母病逝的時候,他們要請假回家辦喪事,有些子女甚至認為父母辦喪事耽誤了他們幾天的工作。
對于這樣的人,他們可能是忘記了“百善孝為先”了。
5、還有一些子女,面對父母的财産分配,心中充滿了怨言,與兄弟姐妹和父母都有很大的矛盾和隔閡。父母走的時候,他們不流淚,不悲傷。
老人走了,哭和不哭,不能代表着子女是否孝順。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是偶然,離開這個世界是必然,這是自然規律,大家都要學會正确的面對。
@真知新坐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