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我們相當熟悉了,他是世界名著《西遊記》的作者,也是明代的文學家。
青年時期吳承恩一心想為官,然而最後他在晚年卻寫出了名著,那麼他為什麼為官并不出色,而在寫小說方面很有成就呢?其原因有兩點。
1、愛學習
吳承恩愛學習為他後來能寫出名著《西遊記》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吳承恩從小就愛學習,看書是過目不忘,還擅長琴棋書畫,且喜愛收藏名家的書畫,因此少年時代,吳承恩的文才就很出名,很受人們的賞識。
吳承恩還有一個别人都不具備的習慣,就是他很喜歡神話故事,并且平時還會收集一些奇聞怪事。吳承恩的這個習慣就使得他有了寫《西遊記》的打算。
2、為官生涯
吳承恩的為官生涯給了吳承恩創作靈感。吳承恩雖然讀書很多,但是多次參加科考都沒有中,于是吳承恩就開始寫《西遊記》。
後來他又去了國子監學習,得了一個貢生,但是選官時又沒有選上。一年後才成為了新野知縣,之後又擔任了長興縣丞。
最後在擔任潞安府通判時,被人誣告,吳承恩一氣之下辭官回家了。
吳承恩的仕途不順使得他對黑暗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讓他了解了人性的善惡。于是他用寫神話小說來表達他内心的不滿和憤怒。
《西遊記》這部名著是借用唐玄奘的曆史為背景杜撰而成。它把神話故事和真實曆史人物結合起來,充分表現了人性的複雜多變,以及世事的因果循環。
吳承恩的仕途不幸,但卻造就了一部世界名著。這也說明了不幸中也有幸運的一面,東方不亮西方亮。
當我們感歎人生不得意時,其實也可以想想得到了什麼?因為有失必有得,不必那麼悲觀。如果失去一些東西,卻能創造出其他領域的成就,也是偉大之舉。
吳承恩的一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參考文獻:
《天啟淮安府志》
《長興縣志》
作者介紹:
肖邦:喜歡中國曆史,對曆史人物、事件有獨到見解。希望通過文字還原曆史的真相,揭開曆史中鮮為人知的秘密。了解曆史,掌握現在,擁有生活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鍊接:
《風起洛陽》中賴君澈的原型來俊臣受武則天信任,為什麼不得善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