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内經濟發展一直穩步提升,居民消費水平也開始不斷上漲,對此國内專門調查統計了全國多個城市的居民消費水平,并做出了一份榜單,那麼都有哪些城市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呢?
如今的社會不比以往,大家的消費觀念已經從吃飽肚子轉變成了吃好喝好穿好,所以多樣化的消費模式已經成型,此次榜單統計了30個消費水平較高的城市,而前十名的消費實力着實讓人眼前一亮。
首先排名第十位的是浙江省會杭州,作為電商經濟的搖籃,杭州的經濟發展水平有目共睹,居民消費水平自然也不會太低,因此這一次杭州以人均消費5.65萬元的成績排在第十名。
第九名的是湖北省會武漢,武漢不屬于特大城市,不過消費水平還是可圈可點,其人均消費水平雖然隻有5.51萬元,但是總體消費标準已經突破了6795億元。
第八名的是江蘇省會南京,商品消費總額達到了7899億元,人均消費标準8.48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人均消費标準位列全國第一。
第七名同樣是來自江蘇的蘇州,商品消費總額9031億元,人均消費7.08萬元,蘇州近年來的發展想必大家已經有所耳聞,中國第一地級市的名号也不是白來的。
而且号稱中國第一強縣的昆山也隸屬于蘇州,目前蘇州在江蘇省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南京,成了名副其實的江蘇第一。
而排在蘇州前面的是四川成都,可能大家不太理解,雖然貴為西南第一城,但是成都的實力曆來不及蘇州,為何這一次能夠實現領先呢?
其實成都從2019年開始,就不斷虹吸來自四川其他地級市的勞動力,這也直接促成成都成為了中國7個超大城市之一,所以人口勞動力衆多才幫助成都的消費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
這一次成都的消費總規模達到了9251億,人均消費水平4.42萬元。
排名第五的是深圳,人均消費水平5.41萬元,第四名是廣州,商品消費規模突破了10000億,人均消費水平5.42萬元,跟深圳相差無幾。
排名第三的是重慶,很多人的印象裡重慶發展并不算好,甚至其城區都是一個破破爛爛的景象,但是重慶的消費水平并不算高,加上勞動力充足,消費規模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這一次重慶人均消費水準約為4.36萬元,消費總規模約為1.396萬億,排名全國第三。
而第二名則是首都北京,總規模1.48萬億,人均消費6.79萬元,第一名毫無疑問就是上海,消費總規模1.807萬億,人均消費7.2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國内還公布了一份城市人均收入的榜單,從排行上來看,第一名依舊是上海,第二是北京,第三比較讓人意外,并不是深圳和廣州,而是江蘇的蘇州,人均收入達到了7.68萬元。
此後的城市分别是廣州、甯波、南京、紹興、深圳、無錫、嘉興、溫州、舟山、台州、湖州、金華、廈門、常州、珠海、長沙、東莞、佛山、中山、青島、鎮江、濟南、南通、東營、武漢和泉州。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不少地級市已經超過了省會城市,實力非常靠前,甚至一直跟鄭州争奪中部第一城的武漢,居然被福建廈門甩在身後,廈門的排名足足超過了武漢11個名次。
從這一方面來看,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開始選擇湧入省會城市之外的地級市,而這裡的工資水平相對較高,且競争壓力相對低一些,所以才會出現地級市薪資收入超省會城市的局面。
不過雖然這份榜單中湧現出了大量的地級市,但是總體上來看還是都集中在了南方城市,北方的競争優勢還是沒有凸顯出來。
一直以來城鄉發展和東西發展是國内關注的焦點,但是如今農村有了電商助農,西部有了成都和西安等城市帶動,最後要考慮的就是南北差異化的問題了。
如今北方除了北京和天津,就是青島和濟南,鄭州、大連和其他大城市的競争優勢還有待進一步發掘,未來北方該如何破局,在消費水平、人均收入上找到突破口,大家有什麼好的看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