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趙博淵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黨群部提供
三岔水庫(又名三岔湖)是以農業灌溉為主,兼有防洪、保安、養殖、發電、旅遊、航運、城鎮供水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國家大(二)型水利工程。三岔湖自然環境優美,被譽為“天府明珠”,1993年被列入《中國名湖錄》,2001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區,2006年作為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遊區”計劃打造,2020年作為成都東部新區空港新城“一軸、一湖、一心、一港”空間布局之一,2022年被推薦作為四川省美麗河湖建設,并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試點示範。
集中力量攻堅農業面源污染。制定農業生産禁限用及推薦使用農業投入品清單,完善農業投入品經營管理和使用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實現區域内整體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截至目前,共清退三岔湖島嶼上數十個畜禽散養戶養殖行為。積極探索發展生态健康養殖和尾水治理模式,逐步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
查漏補缺治理城鄉生活污染。開展湖濱岸線“大棚房”整治行動,采取現場處理、立案查處等方式清退違法違規建築物,還湖還岸;開展農家樂、民宿、酒店等旅遊企業生活污染整治行動,規範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生活垃圾暫存設施;補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短闆,加快推進農村污水收集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做到城鎮和二十戶以上農村集中居住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開展垃圾清理行動,先後出動6000餘人次組織湖面、湖岸垃圾打撈、清理、轉運工作,建立聯合和保障工作機制。
重視湖區植樹造林水土涵養。對三岔湖25個島嶼開展全島綠化工作,完成封禁治理1800畝,改土27畝,荒山造林面積700多畝,栽植四季楊、柳樹、桃樹、天竺桂、桂花、楊樹、皇竹草等各類樹木5.8萬餘棵,實現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黨群部提供
通過不斷提升思想覺悟,積極将認識想法轉化為自覺行動,上下齊心、持續投入、強化監管,三岔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态“三水統籌”格局已基本形成,借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市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等相關戰略的東風,三岔湖将成為未來山地城市現代化、生态化、公園化的優秀典範。
(一)生态效益穩中向好。通過開展污染防控、生态修複等系列措施,三岔湖湖區森林覆蓋率已超過85%,水質長期保持III類水質标準,大部分指标達到II類标準,水環境容量和淨化功能逐步提升,水生及陸生生物多樣性保持穩定,生态效益開始顯現。
(二)社會效益顯著增強。堅持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通過環湖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為居民百姓提供生态良好、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安全有序的休閑生活及旅行觀光場所。創造大量“綠色崗位”吸納農村人員就業,不僅有利于持續改善三岔湖水生态環境,而且有效解決庫區百姓生活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三)經濟效益潛力巨大。成都東部新區将圍繞三岔湖為核心,依托其自然山水風光、生态環境本底優勢,打造天府文化旅遊長廊,定制環湖遊、親子遊、體驗遊、康養遊等特色旅遊線路,沿湖布局三岔文化港等文旅項目,培育三岔湖濱湖運動休閑度假産業體系。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黨群部提供
(一)整治“三無”船舶,維護水上安全。
取締庫内各類船舶1777艘,此後,逐年聯合開展專項整治,有效消除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和船舶油污造成的水體污染,确保三岔湖水上交通安全有序。
(二)加強鳥類保護,維護多樣平穩。
維護野生、水生動植物多樣性,促進區域生态環境平衡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良好的生态環境吸引了大量的鳥類在庫區栖息繁殖,據初步統計三岔湖原有鳥類鸬鹚、蒼鹭、白鹭、中華秋沙鴨、大雁等約45000隻,新增紅嘴鷗、鴛鴦、白嘴雞(候鳥)約6000隻。
(三)突出問題導向,分步排查整治。
優化提升三岔湖禁釣區規劃方案和管理規定,推動湖區水環境有效改善、水景觀提檔提質。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黨史學習教育簡報》2021年69期評價三岔湖水生态文明示範建設取得階段成效。
(四)建設美麗河湖,做大金山銀山。
切實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成都市河長辦關于開展第四屆“最美河湖”評選活動有關要求,經推薦上報現已進入初評階段。
(五)打造賽事IP,多元融合發展,
2022年9月29日,成都東部新區正式發布三岔湖環湖馬拉松賽道,标志着成都東部新區聯動區域文旅經濟、體育産業經濟和生态經濟的閉合循環運營圈已初具雛形。該賽道充分挖掘豐厚生态價值,以生态環境保護優先,融合城水功能,突出山水要素特征,打造生态環境保護與城市開發相融合的典範。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黨群部提供
成都東部新區黨群部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