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nlp演講技巧

nlp演講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30

溝通是由“7%的言語、38%的音調、55%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組成。

——心理學家亞伯特·麥拉賓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1

你是否有過類似困擾:跟領導彙報工作,總是說不清工作重點;同樣的話說了好幾遍,同事卻當做耳邊風;每次接待客戶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明明大家說的都是中文,為什麼别人老是聽不懂你說的話?究竟是自己口才不好?還是不會社交?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2

溝通不暢是每個職場人士在工作中都會遇到的難題。我們希望通過溝通能讓對方了解自己的主張,讓彼此的認知達到一緻。然而,我們自以為很努力地在跟對方溝通,但對方所理解到的信息,和我們想要傳達的内容卻相差十萬八千裡。

和同事約好在A地點見面,在電話裡,你用東西南北為朋友指路,然而,由于不認路,無論你怎麼說她都找不到地方,方向對她來說并沒有意義,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做法,是根據她眼前的建築、地标,告訴她走到哪裡如何轉彎。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3

如果把人的“大腦”看作“地圖”,人會根據個人經驗,在腦中繪制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地圖”,并在接受到訊息時,根據自己的地圖,在腦中根據過去的經驗,反應出個人的情緒或價值觀。

兩張不盡相同的“地圖”,該如何串聯起來呢?

當你發現同事分不清東西南北時,就得從她的角度出發,以她能理解的方式表達,才能逐步指導朋友到達約定的地點。

溝通也是相同的道理,在兩張不同的地圖中,搭建起一座“橋梁”,即找到“共同點”、配合對方的步調,留意對方的行為動作、說話習慣,使用和對方相同的速度、動作、用語來說話,使對方潛意識感到似曾相識,有助于雙方克服溝通障礙,甚至說服對方配合自己的要求。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4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超強溝通的好方法——NLP溝通術。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5

什麼是NLP溝通術?

NLP溝通術,又稱為神經語言程式學,指的是“神經”(N)受到視、聽、觸、味、嗅等五感刺激後,會産生經驗,久而久之,經驗會轉化成慣性行為或想法,也就是“程式”(P),最後再通過“語言及肢體語言”(L)表現出來。

Neuro(五感神經):是指大腦機能,即我們如何運用“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去感受和思考。

Linguistic(語言):包括溝通時所說的話(文字),以及溝通時的非語言行為(表情、語調、動作、呼吸)。

Programming(程式):是指内置在大腦中的行為和感情的模型、記憶程序。人在生活、工作環境以及成長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會造就他對外界事物的觀點與反應。

一般的溝通技巧強調的是“該說什麼話”,而NLP的溝通邏輯則是“觀察對方的行為”——“配合”——“中和對方喜好”——“相互支持”,再進一步探讨“話該怎麼說”。

我們自由組織語言全靠大腦的功能。那麼大腦是如何組織語言,進行溝通呢?

下圖中畫的是什麼?請試着用語言說出來。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6

沒錯,答案是“小貓”。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回答出“小貓”呢?

試着回憶一下整個過程。

組織語言的過程

1. 首先看插圖。此時,使用五感中的“視覺”(五感=N)。

2. 接下來,根據由經曆、經驗編好的“程序(=P)”,判斷是“小貓”

3. 最後,用“語言(=L)”說出來。

有的人小時候被狗咬過,之後就會下意識地怕狗,不敢靠近,再溫順的狗都是一種可怕的存在。這種人就是因為過去的經曆,編寫了“狗會咬人,因此不能靠近”的程序。這不是本能,而是大腦借由學習覺察到危險後,會做出躲避行動。比如嬰兒不害怕利刃就是最好的證明。

學習NLP的“四大階段”

那我們如果學習NLP呢?是不是很難掌握?

其實,NLP并不難,學習NLP等于“學習熟練使用微信”的過程。

NLP中所指的學習可以分為“四大階段”。随着技巧的提高,自然晉級到下一個階段。而終極階段則是大腦中已經建立了程序,會下意識地立即做出反應。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實現下意識靈活運用的狀态。

四大階段是指:“下意識不做”、“有意識不做”、“有意識做”、“下意識做”。

以媽媽學習使用微信的過程為例,來解釋各個階段。

第一階段:“下意識不做”

這是學習之前的階段。此時媽媽沒有見過微信,甚至不知道手機上還有這種APP。

同樣,在知道NLP之前,我們不會注意到NLP,當然也不會運用它。

第二階段:“有意識不做”

這一階段中,媽媽知道微信,但不清楚它的用途,也不會使用。

同樣,雖然聽過了NLP,并對NLP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但實際上不知道如何運用。

第三階段:“有意識做”

這時已有某種程度的了解。媽媽知道如何使用微信,但還不能發出自己朋友圈。

同樣,可以有意識地使用NLP,但沒法靈活運用。

第四階段:“下意識做”

在學習的基礎上積累一些實踐經驗,能夠靈活應用。媽媽可以發語音,一邊幹家務一邊和我視頻,成為微信高手了。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7

在NLP的學習中,已經可以熟練自如地運用NLP技巧,不需要可以思考,就能得心應手運用NLP。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8

溝通真的很困難嗎?

當在電視上看到國外運動員獲得冠軍流淚時,雖然國籍不同、語言不通,但我們能夠通過動作和表情了解他們的心情。

溝通也是如此,“NLP溝通術”主張,除了用語言交談,還通過“非語言”方式獲取大量信息,如表情、動作、語調、眼神等等。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9

那麼,職場上,該如何利用“NLP溝通術”快速拉近雙方距離,提升溝通水平呢?在這裡,有4種方法可以學習:

一、運用“度測”把握對方真正意圖

假設現在你的下屬向你請教問題,你已經向他詳細解釋了一番。他聽完後,嘴上說“我明白了”,但仍是一副迷惑的表情。這是,一般你都會确認一番:“你真的明白了嗎?”然後考慮是否再解釋一遍。

因此,認真觀察對方的姿勢、動作,知曉無法通過語言了解到的對方的真正意圖。在NLP中,活用“五感”觀察對方,這稱為“度測”。“度測”的目的是為了與對方建立“友好關系”,讓溝通更順暢。

“度測”大緻分為“看”、“聽”、“感覺”這三種形式。

①“看”的度測

使用“視覺”進行度測。觀察對方面部表情、臉色、視線方向、身體姿勢等。

②“聽”的度測

使用“聽覺”進行度測。說話的速度、停頓的方法、聲音的抑揚頓挫、“好厲害!”“什麼?”等感歎詞、口頭禅的使用等。

③“感覺”的的度測

使用“觸覺”進行度測。體溫、氣氛、握手時手的感覺、擁抱時身體的感覺等等。

二、配合對方的步調

我們對于與自己相似的人,會有種“親近感”,也容易建立起友好的溝通關系。因此,配合對方的姿勢和說話方式,能夠讓對方安心。在NLP中,配合對方的行為稱為“協調”,即配合對方的步調。

比如,和小朋友說話時,我們常常會半蹲下來,放慢語速與他說話。有時候還會使用可愛的小朋友式的方式說話,比如“睡覺覺”、“吃飯飯”。這就是“協調”,是配合對方的一種溝通技巧。

如何實現“協調”呢?

①姿勢和手腳擺放位置。

配合對方的姿勢和手腳的位置,是最簡單的一種協調方法,也是對方下意識中最容易感受到的方法。具體來說,不經意地模仿對方歪着頭,把手放在同樣的位置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②說話方式、發音方式

配合對方的語調、語速和音調是最有效的協調技巧。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在意自己的發聲習慣,因此這種方法簡單且不易被發覺。

③價值觀、信念、想法

贊同對方的明确的想法、願景,是一種高明的方法。共享對方想法的核心部分,更容易建議友好關系。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10

三、重複對方的話,讓對方安心

“複述”是指重複對方說話的句尾或關鍵詞,一般被稱為“鹦鹉學舌”。比如,對方說“今天真是好累啊”,你回答“很累吧”。

複述能讓對方擁有你回應他說話的滿足感,令他很有表達欲望,滔滔不絕。更重要的是,複述對方的話語會讓對方感覺自己受到了認可,因而覺得安心。

複述是重複對方話語的技巧,但不必一字一句地重複。複述的要點是,恰當使用“關鍵詞”和“句尾”等,直截了當地回應。

舉個例子:

A:今天工作很忙。

B:是嗎?很忙呀......

A:最近總是隻能乘末班車回家。

B:真的呀,那真辛苦。

A:就是啊,雖然我覺得我還能撐得住,但也許是沒睡夠,我覺得好累....

B:睡眠不足當然會覺得很累,今天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四、表情要配合談話的内容

我們通過面部的表情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為了赢得對方的好感,除了要與對方的心情保持一緻,最好法子内心自然流露表情。但更重要的是“表情要配合談話内容”。微笑談論比較嚴肅或傷心的話題,就算你是想活躍氣氛,也隻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不值得信賴的人。

我們經常說要眼神交流,但如果一緻盯着對方的眼睛,反而會令對方有壓迫感。适當與對方進行眼神交會,避免直勾勾或偷竊式地看着對方。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11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12

今天,我們主要講了如何利用“NLP溝通術”進行溝通,首先講解了“NLP”的内涵及四個階段,然後給出了運用“NLP溝通術”的4種方法:

第一:度測——運用五感觀察對方

第二:協調——配合對方的步調

第三:複述——重複對方的發言

第四:表情要配合談話的内容

nlp演講技巧(溝通很難嗎NLP溝通術)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