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郁金泰團隊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市立醫院譚蘭等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适度曬太陽可降低癡呆風險。
分析顯示,中位随訪9年期間,戶外日照時間與癡呆風險之間呈J形曲線關系,戶外日照時間平均每天1.5小時、夏季每天2小時、冬季每天1小時情況下,癡呆風險最低。
與平均、夏季、冬季每天戶外日照時間分别為1.5小時、2小時、1小時相比,戶外日照時間較短時,癡呆風險顯著增加;而戶外日照時間較長時,癡呆風險以相對緩慢的速度增加。
以上述界值為參照,平均每天戶外日照時間每減少半小時,癡呆風險增加28.7%;夏季和冬季每天日照時間每減少1小時,癡呆風險分别增加19.3%和18.4%。
進一步分析顯示,在年齡大于60歲者、女士及每晚睡眠時間為7小時的人中,戶外日照時間與癡呆風險之間的上述關聯更明顯。作者指出,适量曬太陽之所以可改善認知功能,可能是因為日照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合成,而維生素D可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大腦健康。另外,戶外曬太陽還可能會通過調節晝夜節律以及人體生物鐘而影響認知功能。
當然,作者也強調,戶外日照不能過多,否則會增加很多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包括曬傷、皮膚癌以及白内障、紫外線角膜炎等眼科疾病。
該研究從英國生物樣本庫中納入362094名成年人,中位随訪9年期間,1.15%的人首次診斷為癡呆症。
文/楊進剛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