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
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啦!
每年這個時候,
有關南北習俗差異的話題就會熱起來!
比如“究竟哪一天是小年”
就是一個比鹹甜粽子讨論更熱烈的問題~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阿拉隻記得小辰光
↓↓↓
除夕前一天才是小年夜
小年夜這天蠻忙的~
除了要在家裡大掃除,
去理發店做頭發,
還要祭祭老祖宗,
準備大年夜的豐盛飯菜~
上海老克勒王蔚老師,
他是新民晚報的首席記者,
也是一位鑽研上海方言的
上海爺叔!
今朝,
王蔚爺叔就用上海話
為大家講講阿拉上海人的小年夜!
講得邪氣紮勁~
過小年夜
文/朗讀 新民晚報 王蔚
小年夜1來自侬好上海00:0002:03
過年,中國從官方到民間的正式叫法是“春節”,也就是農曆的新年。中國老百姓有一句俗語,叫“過年過到正月半”。意思就是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
今天我想着重講講過年前的一個流行于我國部分地區的節日——小年。很有意思,這幾年,每到小年前後,不少人會在網上熱烈讨論。因為,老底子在我們上海,是沒有過小年這個概念的。老底子上海人隻過“小年夜”。
小年,啥意思?其實,小年并非專指某一天某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是各不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将相等大戶人家,于臘月二十三要隆重舉行祭拜活動,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随之效仿,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稱為過小年。
南京地區,他們是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稱為小年。但是,江蘇、浙江的其他一些地區,喜歡把臘月廿四和臘月三十的前一天都稱為小年。
但是,我們上海人又更特别點,一直把年三十除夕稱為大年夜,把大年夜的前一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九稱為小年夜。也就是說,上海人的傳統,是不過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小年的,上海人隻過大年夜前一天的小年夜。
小年夜2來自侬好上海00:0002:35
當然,上海曆來是個海納百川、包容大氣的國際化大都市,曆史上就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現在,越來越多來自北方或其他省市的新上海人生活在我們這個大都市裡,他們想按照他們家鄉的風俗過小年,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同樣,上海傳統是上海人隻過小年夜,不過小年的。
中國人過年過節離不開吃,吃是重頭。這也是農耕社會的一大特征。那麼,過小年吃啥?問也不要問,北方人肯定是吃水餃。就像前兩天的冬至,半個中國在吃餃子。但是,不過小年隻過小年夜的上海人,吃啥?或許出乎全國人民意料,上海人的小年夜是沒有規定一定要吃什麼的,吃馄饨可以,吃湯圓、吃年糕也可以,吃飯喝酒甚至吃西餐都行。
為啥呢?因為,從前,上海人的小年夜是最忙碌的一天,要忙着準備第二天大年夜的年夜飯。一般,小年夜裡家家戶戶要做蛋餃,要做熏魚、做肉圓,要包春卷,要包湯圓,筍幹燒肉要慢慢地在煤爐上笃起來了,雞和鴨也要殺起來了。男女老少還要趁這一天,浴要洗,頭要剃,窗要擦,地闆要拖,床單被子要換新的,招待客人的瓜子花生糖果香煙也要擺到盤子裡了。
所以,上海人是很重視、很隆重過小年夜的,有的人家,還要在這一天的晚上全家一起吃團圓飯。比如,有的家庭會小年夜在娘家吃年夜飯,大年夜再到婆家吃年夜飯。想給壓歲錢,小年夜也可以給了。
重要的事情講三遍,上海人是一定要過小年夜的。
往期回顧
阿狗阿貓、阿潽阿潽、阿爹拉娘…哈有味道!請戳↓↓↓
上海話裡的“阿”大有講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國人?
“晚”在上海話裡居然有3種讀音?請戳↓↓↓
為啥新民晚報要叫“新民夜報”?困惑上海人多年的問題終于有答案了!
筷子、調羹、痱子上海話怎麼讀?感興趣請戳↓↓↓
上海爺叔講惹氣的上海閑話!“筷子”怎麼讀?正宗310都會念錯
樂凱、豪騷、狗皮倒竈,這些上海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請戳↓↓↓
聽上海爺叔講正宗上海閑話!這些快要被“遺忘的詞”,你都會讀嗎?
【田小魚綜合編輯 】
音頻及文章,由新民晚報首席記者王蔚 授權發布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主頁面底部菜單,可閱讀完整版權聲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