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5 15:21:40

俗語說得好,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我覺得這句話可以用來形容三國時期的兩個人物,他們分别是劉備和諸葛亮。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其實隻是織席販履之輩,像他這樣的人物在漢朝也有幾十萬人。雖然劉備早年也有所際遇,但總的來說,在他40歲之前,一直都像是喪家之犬一樣,東奔西跑,寄人籬下。但是當他遇到諸葛亮之後,卻如魚得水,很快就成為了三國霸主之一。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1

而諸葛亮呢?我們現代人知道他很厲害,但在當時,諸葛亮雖然以管仲,樂毅自比,但其實是被時人所嘲笑的,所以才會有諸葛村夫這個不太禮貌的稱謂。但是當諸葛亮遇到劉備之後,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最後終于成為名垂青史的蜀國丞相,所以說劉備和諸葛亮的相遇可以說是風雲際會,一個頗具曆史性的時刻,但是為何水鏡先生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呢?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2

水鏡先生名叫司馬徽,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當年龐統為了向水鏡先生請教學問,甚至不遠千裡趕過來求學,後來蜀漢的重臣向朗也是司馬徽的學生。當時劉備在荊州四處尋求賢能之人,也是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兩人,所以劉備才會請龐統和諸葛亮出山。所以說水鏡先生對諸葛亮其實也是有着知遇之恩的,那麼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為何在當時會說出“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這樣的話呢?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3

我想諸葛亮肯定是遇到明主了,劉備雖然前半生坎坷,但任何人也不能夠說劉備是一個隻會假裝仁義的僞君子。當時曹操在許昌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我爾,也絕對不是一句試探的話語。一個人奮鬥一生,到了四五十歲依然沒有放棄希望,雖然他在之前已經經曆了很多的磨難,但是依然願意再次踏上征途。單是這一點就可以讓很多人欽佩了。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4

很多人都說,為什麼諸葛亮當時沒有去投靠曹操呢?我想諸葛亮既然以管仲,樂毅自比,這說明他是希望能夠得以重用的,至少是像管仲這樣可以決定一國朝政的重要人物。而曹操手下的謀士多若繁星,論才能而言的話,能和諸葛亮相提并論的也不在少數。如果諸葛亮前去曹操麾下,那麼頂多算是錦上添花。而且我們也知道,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要講資曆的,那麼他想要在曹操手下出頭,恐怕還需要等很長一段時間。而孫權跟曹操的情況又有些相似,最主要的是當時江東可是有着一個美周郎,有這樣文武雙全的人物在江東,諸葛亮想出頭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5

而此時的劉備雖然有一定的班底,但正是求賢若渴的時候。如果諸葛亮肯投奔到劉備麾下的話,一定有很大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劉備的名聲,手下的武将文臣也具備争雄天下的資本。所以水鏡先生才說諸葛亮遇到了明主。那麼為什麼說諸葛亮未得其時呢?

如果我們從後世的眼光來看,諸葛亮确實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但是如果我們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的話,我覺得應該是說諸葛亮生得太晚了,如果他能早點參與到這三國亂世之中,無論他加入到劉備麾下,還是投奔曹操,都有着比現在更好的前景,也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雖然諸葛亮依然提出了隆中對,提出了劉備可以稱霸天下的戰略宏圖。但實際上,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實力強大,一統全國幾乎是大勢所趨。雖然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但是難以損傷曹魏的根基。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6

而劉備和孫權更像是負隅頑抗,北伐成功的幾率确實是太小了。而蜀國在夷陵之戰失敗之後,它的發展前景已經遠遠小于吳國了。這一點我們從魏國的戰略部署上也能看出來,魏國其實一直将戰略目标都放在了東吳身上,因為它知道,即便蜀國發展起來了,對于魏國而言,隻不過是一地的動亂而已,遠不如東吳的威脅大。所以諸葛亮雖然六出祁山,耗費心力,最後還是無奈星隕五丈原,讓後世的文人墨客以及百姓為之惋惜。

諸葛亮為什麼請了三次才出山(為何水鏡先生會說)7

結語

盡管諸葛亮未得其時,但卻并不影響他在我們心中偉岸的形象。雖然很多人都以成敗論英雄,但誰能說諸葛亮不是一個英雄人物呢?我想這一點都是大家所公認的。因此有的時候,即便你感覺有些事情困難重重,似乎不可能完成。但隻要是你覺得它是對的,就請你努力堅持下去,即便最後真的失敗了,也無悔這一生,也會得到别人的尊敬!

本文由呵筆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曆史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