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夢的“吾不複夢見周公矣”在儒家經常會出現。 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的人物,在儒教長期主導文化的中國,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與夢聯系起來。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 ,武王的弟弟,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纣王,并制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纣,封于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據《曲阜縣志》記載:"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魯"。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着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複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于王位世襲制中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内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内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與「三監」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頭發;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發吐哺」典故。
《周禮·春官》中明确提出六大夢:正夢、噩夢、思夢、寝夢、喜夢、懼夢。明代陳士元集曆代諸家夢說,将夢分成九種:氣盛之夢、氣虛之夢、邪寓之夢、體滞之夢、情溢之夢、直葉之夢、比象之夢、反極之夢、厲妖之夢,大大深化了對夢的研究。下面我們根據不同分類者對夢的認識,概述各類夢的基本含義,以便正确理解古代夢案中的釋夢形态。
《周禮注》:“正夢者,無所感動,平安自夢也。”這是指沒有内外因素刺激的情下,心無雜念、無憂無慮的自然之夢。懼夢 《周禮注》:“噩夢者,驚愕而夢也。”懼夢亦即惡(噩)夢,由驚吓而起,而且“驚為不自知故也。”(莫明的恐懼)。
因喜好或歡愉而引起的夢。心中有喜即有喜夢,有些人甚至夢中發笑而笑醒。思夢一般認為這是由思念、追憶引起的夢。“夜夜之夢各異,有天有地有人有物,内思成之。”(《關尹子·二桂篇》)有人認為思夢不僅指思念而夢,而且指夢中有思有念。
寝夢曆來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指因覺醒時所說、所見、所為而引起的夢;其二是指晝夢(白日夢)。
又稱反極之夢,具有“反象以征”的特征。陳土元說:“何為反極?有親姻燕會則夢哭泣,有哭泣、口舌則夢歌舞,寒則夢暖,饑則夢飽……此反極之夢,其類可推也。”
直夢也叫直應之夢或直葉之夢(簡稱直葉)。
性夢為性情之夢,即由人的性格、性情而導緻的不同的夢象結果。王符說:“人之情心,好惡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兇。當各自察,常占所從,此謂性夢也。”
此類夢不直接表達夢意,而取某事某物的象征義。“比拟相肖,謂之象。”(王符《潛夫論》);具有象征意義的夢比如夢見蛇,可以取象為“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夢是指同樣的夢由于做夢者的社會地位、性别、年齡等不同,其與象征意義也随之變化。
此乃“意精之夢”。“凝念注神謂之精”,“孔子生于亂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此謂意精之夢。”此外還有與時令季節相應的時夢(“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熟藏”),由身體某個部位不适而産生的病夢(“陰病夢寒,陽病夢熱,内病夢亂,外病夢發。”),導緻鬼祟怪異的厲妖夢,機體做某種外界物質凝滞而引起的體滞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