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講述輔助圓在CAD中的應用 ,本講說一說輔助直線的應用。
(二)輔助直線法1、利用輔助直線實現定位,即确定圖形元素的位置。
【例4】按尺寸,畫圖中的正方形。
圖中的正方形,可用矩形命令進行繪制,矩形的位置該如何确定呢?
方法一:使用構造線命令畫輔助直線,确定矩形位置。水平輔助直線繪制步驟如下:
在命令行輸入:XL,
輸入O(偏移),
輸入偏移的距離:3,
選擇對象:下面的直線,
指定向哪側偏移:直線上方。
另一條輔助線,采用類似的方法繪制。
注意:
1、要确定圖形元素的位置,一般需要兩個尺寸(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各一個),因此,輔助線應該為兩條(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各一條)。
2、關于構造線命令的選項:
畫法提示:
H 用于畫水平線,
V 用于畫垂直線,
A 用于畫一定角度的傾斜直線,
B 常用畫一個角的角平分線,
O 偏移,相當于偏移命令。
方法二:采用偏移命令(O)繪制輔助線。畫法提示:
在命令行輸入:O,
輸入偏移的距離:3,
選擇對象:下面的直線,
指定向哪側偏移:直線上方。
想一想:
與構造線命令相比,有什麼不同?
用構造線命令,操作上要多一步,即輸入O,但生成的輔助線是無限長的,而偏移命令,所生成的圖線是原圖線的複制品,圖層、線型、顔色等信息與原對象一樣,往往要改變圖線的長度,故不太方便。方法三:采用“捕捉自”的方法。【例5】按尺寸繪制圖中的矩形。
畫法提示:
命令:REC(矩形命令),
按住shift鍵,同時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捕捉自”,捕捉圓的圓心。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 [倒角(C)/标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 _from 基點: <偏移>: @90,-10,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 [面積(A)/尺寸(D)/旋轉(R)]: d指定矩形的長度 <10.0000>: 30,
指定矩形的寬度 <10.0000>: 8,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 [面積(A)/尺寸(D)/旋轉(R)]:指定矩形位置.
這個方法很實用,推薦大家用這個方法。
2、利用輔助直線對投影
在畫物體三視圖時,對投影是必須的,所謂對投影,即“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長對正、高平齊”可利用構造線的V、H選項實現,或利用極軸追蹤的方法實現。“寬相等”該如何實現呢?
>建立三視圖坐标系
(1)畫水平輔助線
命令: XL,
指定點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 h,
指定通過點:
(2)畫垂直輔助線
命令: XL,
指定點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 v,
指定通過點:
(3)畫135度傾斜直線,并修剪不要的部分
命令: XL,
指定點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 a,
輸入構造線的角度 (0) 或 [參照(R)]: 135,
指定通過點:
命令: TR
當前設置:投影=視圖,邊=延伸選擇剪切邊...選擇對象或 <全部選擇>: 指定對角點: 找到 3 個,
選擇對象:選擇要修剪的對象,或按住 Shift 鍵選擇要延伸的對象,或[欄選(F)/窗交(C)/投影(P)/邊(E)/删除(R)/放棄(U)]:
>畫圖舉例
畫法提示:
上例利用構造線建立三視圖坐标系,并對投影。3、利用輔助直線找角的平分線
這個很簡單,直接利用構造線命令XL-B命令即可。
你學懂了嗎?歡迎留言。
對于一個複雜的圖形來說,在繪圖過程中,往往會産生許多輔助線。很多讀者采用“邊畫邊删”的方式,即畫好一個圖形元素後,删除輔助線,然後再畫另一個圖形元素,再删除輔助線,依次類推。你是不是這樣作圖呢?
有沒有效率更高一點的管理輔助線的方法,有,請看下一講:輔助線的有效管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