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05:08:35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南京有隻老鷹在飛渡長江的時候中暑墜江,還好被獸醫救過來了,差點就熱死「鳥」。這隻老鷹或許沒有想過,它正在經曆百年難遇最熱的秋天。

今年秋天有多熱?路旁的大樹、小區的花壇紛紛枯萎,澆完水的草坪也都耷拉着沒精神。聽家裡種地的朋友說,地裡的莊稼也不好過。

而比起動物植物,我們人類的壓力并不小。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回的妖,可能不少朋友已深有感受了:

  • 鼻子過敏,動不動就噴嚏打個不停
  • 失眠,打雞血似的,眼睛累得不行腦子卻停不下來
  • 偶爾鼻血,牙龈容易出血,怪吓人的
  • 各種癢癢,濕氣重的人會有濕疹
  • 眼睛紅癢特别想撓,早上眼屎多
  • 嗓子不舒服老想清嗓子,容易口幹鼻子幹
  • 入伏後風濕病、關節痛尤其明顯

這些病痛困擾,不僅與反常的暑熱有關,還有一個很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因素:吃雞。今天的文章來聊聊今年的這熱炸了的秋天,以及關于吃雞的宜忌,避免病從口入。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1

入秋比夏天還熱?怎麼回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今年入秋之後,貌似比跟夏天還熱。但按五運六氣推測,此時的氣候應該是挺舒服的。内經裡這麼說:

涼乃至,炎暑間化,白露降,民氣和平。其病滿、身重。

今年四之氣從7月23日到9月23日,本來應該涼氣降臨,出現時而暑熱時而清涼的天氣,早上還能看到涼燥之氣凝成的白露。這樣的氣候裡,人們氣血平和,也就偶爾有些脹滿、身體沉重之類脾胃受傷的表現。

結果呢,立秋過了,處暑都要來了,天氣還是熱死「鳥」。為什麼呢?上半年少陽相火司天,熱很正常,下半年本該厥陰風木主持,但少陽相火得歲運木氣的幫助,木生火,風助火勢,相火不願意退位,那這秋老虎就厲害了。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2

五運六氣的道道很深,這裡不展開說。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少陽相火不退位的話,這個秋天就不是「民氣和平」的舒爽日子了。

少陽不退位……民病少氣,寒熱更作,便血上熱,小腹堅滿,小便赤沃,甚則血溢。

這時候身體容易覺得短氣,發熱怕冷,小肚子脹滿發硬,有「上熱」甚至「血溢」的情況。冒痘咳嗽上火嗓子疼之類算是輕的,搞不好還鼻血、便血,甚至出現危及生命的心腦血管急症。

在外是風助火勢的氣候,身體與天地相應,所以也就多見這類風火性質的症狀。最近群裡、文章的反饋,尤其多見眼幹鼻幹咽幹,還帶着癢,咳嗽的也多,大都是風熱帶來的麻煩。

而氣候隻能算是外因,沒什麼辦法改變,但自己挖的坑自己跳的内因,最好盡量避開。吃雞,就是最常見的坑。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3

今年秋天慎吃雞,尤其這4種人!

炎熱的夏天剛過,不少朋友就琢磨着要補虛了。但對多數人而言,這個秋天吃雞要慎重。

為什麼呢?不是說雞肉營養豐富增強體質嗎?中醫看的不止是物質層面,還有信息層面的因素,要用到取象比類的眼光去看待。

如果你細心觀察過雞的習性,會發現雞的一大特點就是好動。每天起最早,在東方打鳴,喜歡煽動翅膀,心跳頻率超快,而且特别好鬥。人們形容亢奮的感覺,就說「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所以古人認為,雞在五畜中屬于木畜,有風木之性,像風一樣入潛善動,像木一樣生長發散,能動發體内的陽氣。

上面講到,初秋這個四之氣,少陽相火得歲運風木的加持,風火相煽不願意退位,雞又是屬木畜,帶有風木的信息,再吃雞的話更是火上澆油,身體各種反常作妖就紛紛出現了。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4

清代名醫王孟英是中醫食療屆的大咖,他在《随息居飲食譜》中提醒到,吃雞要注意:

多食生熱、動風, 凡時感前後、痘疹後、瘡瘍後、瘧、痢、疳、疸、肝氣、目疾、喉證、腳氣、諸風病, 皆忌之。

雞是風木之象,在人身與肝木相應,多吃會生熱動風,所以感冒、水痘、疹子、生瘡、潰瘍、瘧疾、痢疾、疳積,肝、眼、喉嚨相關的疾病,以及腳氣,這些與熱邪、風邪有關的病症,都不宜吃雞。

不少朋友以為生病體弱都适合吃雞補補,這真得多注意,不要踩坑了,吃錯了反而惹出麻煩。雞的溫熱動風之性,對這四類人往往是弊大于利:

1、肝火旺,有内熱的人

食物的偏性是讓我們變得更加平和,而不是更加偏頗的。因此肝火旺盛的人要少吃雞,雞肉入肝經,「善發風,助肝火」。

肝火旺盛的人,通常:容易急躁,眼睛幹癢,紅血絲多,容易頭暈,身體有不自覺的抽搐,經常熬夜的人,也是會肝火旺盛。都要少吃雞肉。

體質上看,陰虛質、氣郁質不宜多吃雞。健身的朋友需要補充蛋白質的話,可以選其他的動物蛋白植物蛋白,比如牛肉、豆類,風火偏盛的時節最好避開雞肉,以免帶來各種風熱症狀。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5

2、有宿疾、外傷感染的人

雞肉最典型的就是風木的發散之性,老輩人常說雞肉是發物,一個道理。

什麼人最怕發物呢?一是宿疾舊患,二是炎症感染,三是容易過敏的人。最好對雞肉忌口。特别是雞翅膀,油炸煎烤,發性最大。

尤其要提醒的是中風後遺症、口眼渦斜、過敏哮喘這類本就是與風邪相關的的宿疾,更要管住嘴巴,不然容易舊疾複發或導緻症狀加重。

3、感冒咳嗽,尤其是風熱問題

俗話說「感冒吃雞,神仙難醫」,話糙理不糙,意思是有外邪,尤其是風邪的時候,不要吃雞。

類似感冒這種外邪入侵人體的情況,我們要想辦法把病邪趕出去,必須打開人體發散的通道。比如治風熱感冒,重在辛涼解表。而雞肉性溫又有補益之性,反而是助邪的,完全反了,中醫把這叫做「閉門留寇」。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6

《黃帝内經》還提醒:「熱病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

類似風熱感冒一類的熱病,比如黃鼻涕、嗓子腫痛、眼睛紅癢、頭痛頭暈這些,剛有一點點好轉的時候,不要吃肉,容易讓病情反複,延長病情,甚至留有後遺症。

雞肉這種性溫動風,發物中的「戰鬥雞」,就更不能吃了。

4、生機旺盛的小孩子

小孩子生不生病,都不要吃雞過多。小兒純陽之體,生機旺盛,雞肉性熱,吃完會加重火氣。古人認為5歲以前不宜吃雞,容易遭受外邪引動,上火積食。且現在雞肉大都速成,激素飼料各種灌,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多動症越來越多見,也與雞肉吃太多不無關聯,多動也是風木太過脾土被制之象。更嚴重的是早熟。跟診的時候,就有九歲小女孩發育來月經的病例。還有一個二十幾歲的男孩子,胸部已經女性化發育了。

特别是炸雞,嘴巴喜歡的東西,身體不一定喜歡,反之亦然。脾胃喜歡甘淡,而炸雞辛燥,重口的吃多了,小朋友便不喜甘淡。味覺記憶一旦形成幾乎就是伴随一生的,從小培養健康飲食,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線上。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7

吃雞有講究:該吃就吃放心吃!

寫了那麼多不宜吃雞的情況,隻是因為今年秋天熱得反常,出現太多風熱問題了。看到很多朋友這頭咳嗽冒痘咽癢上火那頭還猛吃雞,實在不吐不快。

但雞肉作為我們吃了上千年的食材,鮮美又養人,吃雞對身體是補養還是幫倒忙,關鍵看是否适合自己。

那什麼樣的人适合吃雞呢?

雞作為五畜之一的木畜,木主生,與春天的生機相應,我們吃雞就要充分利用雞肉的風火生發之機去幫助身體。誰需要這種特性呢?大病初愈、産後補養等氣血虛衰的人群。

所以純純的虛症,氣血不足,生機衰弱的人,該吃雞就放心吃。補虛最好的選擇是烏雞、線雞或是老母雞,炖肉喝湯,還可以和蘑菇一起炖,蘑菇的陰寒正好能平衡雞肉的火性。一年生溜達走地雞為佳。

要注意的是,古人認為老公雞有毒,可能是陽氣太勝之故,最好避開。速成雞也不推薦,火性太大對身體沒好處。

立秋後養生一定要記住這個字(很多人容易上火)8

體弱免疫力差但一吃雞就上火怎麼辦?

免疫力差從中醫的角度看是脾肺之氣不足,一吃雞就上火則通常是腎水不足,無法涵養陽氣的緣故。

如果把身體看做一台汽車,這汽車跑不太動了,吃雞更像是踩油門給油,但光轟油門不夠的,油得加滿,發動機也得添機油,這才能跑起來,而且不至于發熱過度。

一方面可以避開吃雞。南方人暑天煲冬瓜老鴨湯,就是此時極好的食方。鴨肉甘涼,不僅補虛,還滋陰清熱養胃生津。

更靠譜的思路是以補益腎精為主,佐以滋陰的食材,然後加少少一點肉桂引火下行,相當于給油箱加油,發動機也做好了潤滑和散熱,這樣汽車才能更好的開起來,跑下去。

已經吃雞上火了怎麼破?

無雞不歡的朋友遇上熱到炸的秋天,恐怕上火冒痘、咽痛咽癢,眼睛紅癢、頭痛頭暈、失眠多夢各種問題都出來了。天氣本就火旺,再加上吃雞動風生熱就更鬧騰了。

有位長年茹素的朋友,說最近特别喜歡喝綠茶,還有薄荷檸檬水,這正是風熱太過,身體自動調整的緣故,就想喝點辛涼苦寒的來解郁散熱。身體本身自有大智慧,清靜下來就能漸漸感知到。

多數人奔忙于工作生活,很難顧及太多,但像吃雞這種飲食小細節,稍稍注意一些,就能減少很多身體帶來的困擾和麻煩。哪怕嘴饞了或者吃錯了,也有辦法補救,不至于鬧出病來,這些,都是中醫的智慧所在。

關注你的健康困擾,關心你的飲食起居,關注活法兒,每天一篇新鮮養生幹貨送給你,我們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養生。感謝閱讀,明天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