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養蠶高産技術

養蠶高産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7 06:23:43

養殖戶在出售蠶繭時,會發現蠶繭個頭大,同時看起來潔白度較高,正常化蛹的蠶繭價格較好,普通蠶繭隻有18元/斤時,這類品質較好的蠶繭至少可以賣20元/斤,一張蠶種收益就相差300-500元,如果家裡養了10張蠶種,意味着收益相差3000-5000元。有的養殖戶在5齡蠶後期,由于管理不當,或者因為天氣因素,導緻誘發了多種蠶病,好不容易熬到蠶上蔟,會發現部分蠶雖然作繭,但蠶繭的品質明顯較差,黃斑繭、印爛繭、薄皮繭等現象較為突出,蠶繭的價格往往明顯偏低。在将蠶繭變現時,養殖戶要自行對蠶繭品質劃分等級,按不同的等級進行出手,這樣獲得的綜合收益相對高些,如果混合在一起出手,收購商往往會趁機進行壓價,那時養蠶收益就會打折扣。

從某種角度來說,蠶繭潔白度直接影響着蠶繭價格的高低,蠶絲潔白度高的,蠶繭的價格自然較好,顔色泛黃或者成血紅狀的,蠶繭價格會明顯偏低,有時還會出現拒收的現象,這種品質偏低的蠶繭,也不是養殖戶希望看到的結果。個頭大、潔白度高的蠶繭,是養殖戶追求的目标,想要達到這一目标,就先要搞清楚哪些情況會影響蠶繭的潔白度,個人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1

一、上蔟時熟蠶整齊度不一緻

如果養殖戶在上蔟時,沒有把握好上蔟時機,未熟蠶數量偏多,而且蛻皮激素未按要求足量使用,會使得未熟蠶不能及時轉熟,未熟蠶吃了含有蛻皮激素的桑葉,一旦超過4小時還沒有變成熟蠶,那麼熟蠶吐絲作繭時,未熟蠶繼續排出蠶尿、蠶糞,而蠶尿是呈堿性的,滴在其他蠶繭上時,容易出現黃斑繭,在黃斑處蠶絲容易切斷,缫絲難度加大,有的直接無法缫絲。熟蠶上蔟的整齊度,實際上不僅影響蠶繭的潔白度,而且還會影響蠶繭的産量,養殖戶沒有将未熟蠶和熟蠶完全區分開時,上蔟時的工作量就會比較大,這也是實際操作時需要重點注意的。一般情況下,上蔟時蠶座中熟蠶的數量不宜超過10%,當然也不能少于5%,熟蠶數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上蔟效率。

二、熟蠶上蔟後未及時清理蠶沙

在放置蔟具時,不同的養殖戶會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在熟蠶數量達到要求後,會直接放置蔟具,然後等着采摘蠶繭;而有的養殖戶則在90%以上的蠶吐絲作繭了,就将蔟具懸挂在室外8-10小時,發現有熟蠶掉落時,會安排另行上蔟。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蠶繭的品質是有較大差别的,第一種情況是很多養殖戶會這麼做的,實際上這樣的操作不僅影響蠶繭的潔白度,還容易誘發一些蠶病,主要是因為蠶沙遇到溫濕度異常時,容易滋生病菌,特别是放置蔟具後,蠶座、蔟具之間的間隙明顯變小,容易形成高溫高濕的環境,而且蠶繭與蠶沙靠得太近,容易出現柴印繭,同樣會使得蠶繭的潔白度下降。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比較好的方式是進行預上蔟,在大部分蠶進入吐絲作繭狀态時,直接将蠶沙清理幹淨,這樣蠶繭的整潔度會明顯提升,當然後期也就不會有黃斑繭。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2

三、臨近上蔟時出現一些蠶病

對于養蠶人來說,4-5齡階段天天忙着采摘桑葉、喂食桑葉、蠶房消毒、除沙等,這種付出都是可以忍受的,比較害怕的就是5齡蠶後期出現一些蠶病,因為真到那時發病了,前面的辛苦可能白費,有時甚至連蠶種的費用都沒掙到。很多時候,5齡蠶後期有少量病蠶時,在上蔟後的1-2天,容易出現大面積發病的症狀,有的直接不吐絲,有的雖然吐絲,但後期無法正常化蛹,形成死繭,不健康的蠶,吐絲作繭後蠶繭的潔白度會比正常的蠶繭低不少,顔色泛黃或者泛紅。就拿膿蠶來說,5齡蠶後期少量發病的,往往上蔟時會大面積出現,部分蠶繭不僅蠶絲量較少,而且還有難聞的氣味,正常的蠶繭混合在一起,擠壓後就容易有較為明顯的斑印,這類蠶繭價格不及正常價格的三分之一,較為嚴重的還可能無人收購。

四、蔟具選擇不合理

當養殖戶給蠶喂食了含有蛻皮激素的桑葉後,就需要擇機放置蔟具,放置蔟具前,先要對蔟具進行消毒處理,但放置什麼樣的蔟具,對于很多養殖戶來說也是犯了難,市場上的蔟具也較多,比如木制的方格蔟、塑料做的折蔟等,還有養殖戶自制的草龍蔟、傘形蔟等,不同的蔟具産出的效果也是差異較大的。比如說草龍蔟和傘形蔟,制作成本很低,取材非常方便,使用稻草就可以自己做出來,不過這類蔟具容易出現黃斑繭和柴印繭;而方格蔟可以将蠶尿排在蔟具外面,有效避免互相污染的現象,蠶繭的潔白度明顯提高,而且蔟具的利用率較高,隻要管理得當,可以使用5年以上,但方格蔟的一次性投入較大,有的養殖戶不一定願意有這麼多的投入。選擇什麼樣的蔟具,這是需要養殖戶做好抉擇的,個人認為投入成本是一方面,更要看重重複利用率和蠶繭的品質。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3

養蠶收益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蠶繭産量的多少,一張蠶種140斤蠶繭,和一張蠶種70斤蠶繭,産生的收益肯定是相差明顯的;另一方面是蠶繭的價格,蠶繭價格20元/斤和15元/斤,産出的收益也是不一樣的,而影響蠶繭價格的因素,主要有蠶繭個頭大小、蠶繭潔白度、化蛹程度等,其中蠶繭的潔白度對蠶繭價格有着較為直接的關聯,有時甚至說正相關,隻要蠶繭潔白度低的,哪怕蠶繭個頭較好,其價格往往也高不了。那麼養殖戶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蠶繭的潔白度呢?個人認為通過合理的安排,還是可以讓蠶繭的品質提升一個等級的,具體需要落實好以下8個方面的内容。

1、把握好上蔟時機,提高熟蠶整齊度

養蠶進入5齡後期時,部分蠶就會有見熟的症狀,蠶體逐漸變成透明狀,桑葉進食量會逐漸減少,最後會停止進食,同時體内的蠶尿、蠶糞等也會逐漸排出。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很多養殖戶由于沒有把握好蠶的上蔟時機,導緻後期蠶繭的品質明顯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上蔟時間過早時,蔟中死蠶現象就會較多,另外薄皮繭的數量也會明顯增多,很多蠶繭也就無法達到正常蠶繭的潔白度。如果上蔟時間過遲,先熟蠶會到處找吐絲作繭的位置,容易出現柴印繭、雙宮繭等不良繭,同樣會降低蠶繭的潔白度。一般情況下,當蠶座中熟蠶數量達到5%以上,不超過10%時,養殖戶就需要使用适量的蛻皮激素,暫未成熟的蠶進食了含有蛻皮激素的桑葉後,用不了多久也會逐漸變熟,上蔟階段熟蠶的整齊度提高了,後期蠶繭的品質往往會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2、控制好蛻皮激素桑葉量

在喂食桑葉時,桑葉的投放量也是有一定講究的,1-3齡蠶桑葉的投放量相對較少,每次投放的桑葉量就不宜太多,而到了4-5齡蠶,蠶體個頭會明顯增加,需要的桑葉量也顯著增長,此時适當增加桑葉量有利于提高後期蠶繭的品質。有一個階段的桑葉投放量非常關鍵,可以說會直接影響着家蠶上蔟情況,該階段就是臨近上蔟前喂食含有蛻皮激素的桑葉,給蠶喂食蛻皮激素,意味着這是最後一次投放桑葉,桑葉投放量不足時,未熟蠶就可能不會那麼快成熟,影響上蔟的整齊度,後期未熟蠶排出蠶尿、蠶糞等在其他蠶繭上,黃斑繭的數量就會明顯增多。同樣的,桑葉投放量過多時,蠶座中剩餘的桑葉過多,部分蠶會直接在桑葉中吐絲作繭,很容易形成柴印繭,蠶繭的潔白度同樣有明顯的影響。在喂食含有蛻皮激素桑葉時,要根據熟蠶情況,桑葉的投放量不宜超過3層以上,一般控制在2層以内。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4

3、選擇合适的蔟具,降低不良蠶繭率

早期我家養蠶時,也是使用過多種蔟具,剛開始是使用草龍蔟,也就是用水稻稭稈自己制作的蔟具,那時收割水稻主要靠人工,每次水稻收割後,會将稭稈收集起來,曬幹後切割成相同的長度,然後再使用小工具做出草龍蔟。使用這類蔟具,剛開始蠶繭的潔白度還可以,一旦蔟具第2次使用了,蠶繭的品質明顯下降,使用的次數越多,不良蠶繭率就明顯提升。當然還使用過竹條當蔟具,就發現放置數量适中,并且位置合适的地方,蠶繭較為正常,而放置過稀或者過密的地方,有的竹葉也會粘在上面,蠶繭的品質明顯下降。後期逐漸用方格蔟替代,采摘蠶繭時方便了許多,而且上蔟的質量也顯著提高,一個小孔隻有一個蠶繭,很少出現雙宮繭。養殖戶在選擇蔟具時,既要做好消毒工作,又要考慮到蔟具的合理性,對于不符合要求的蔟具,要堅決淘汰。

4、上蔟密度保持适中

有的養殖戶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對于養殖密度沒有很好的控制,比如蠶在1-4齡階段,養殖密度過大,很容易出現大小蠶現象,給日常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養殖密度過稀,容易浪費桑葉,增加養殖成本。在上蔟時同樣會面臨類似的問題,蠶座中熟蠶數量過多,蠶吐絲作繭的活動空間就太小,容易形成雙宮繭,蠶繭的潔白度也會降低一個檔次,往往會偏黃;上蔟時密度過稀,一個方格蔟中可能沒有多少蠶繭,蔟具的使用率明顯下降,有時蔟具的利用率不足70%,形成一定的浪費,也是不提倡的。在放置蔟具時,要先觀察蠶座中蠶體的數量,發現密度過大時,要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上蔟密度,一般蠶體數量與方格蔟孔數的占比為90%以上,理想的狀态是達到95%以上,當然這樣的難度比較大,需要養殖戶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摸索。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5

5、未熟蠶與熟蠶分開上蔟

理論上來說,同樣的蠶種在相同的環境下飼養,吐絲作繭的時間會較為一緻,可實際操作時,想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态難度不小,總會有多種原因,使得蠶進入5齡時間不一緻,有的慢1-2天,再加上5齡蠶期時管理未跟上,最終上蔟的時間也不一緻。如果把未熟蠶和熟蠶放在一起上蔟,熟蠶會很快找到合适的位置開始吐絲,而未熟蠶還在找桑葉吃,并時常排出蠶尿、蠶糞等,掉在其他蠶繭上時,蠶繭的品質就會下降,特别是蠶尿,很容易形成黃斑繭,這類蠶繭的賣相較差,蠶繭的價格也會明顯低于正常潔白的蠶繭。為了提高整體蠶繭品質,養殖戶在上蔟時,要觀察蠶座中蠶體情況,明顯偏小的蠶要及時挑揀出來,喂食蛻皮激素後,也要觀察蔟具中的上蔟情況,發現有少量蠶進食桑葉後,依然沒有吐絲作繭,而是到處亂爬找桑葉吃,要單獨飼養,後期另行安排上蔟,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出現,可以實行預上蔟。

6、注意蔟中蠶房内光線均勻

蠶房内的光線問題,是很多養殖戶容易忽視的地方,光線不均勻時,蠶的生長發育會有一定的影響,在1-5齡蠶期,光線較好的地方,蠶的個頭會比較好,而光線較暗的地方,蠶進食桑葉的情況也不太理想,個頭會相對偏小。開始上蔟時,蠶房内的光線會影響家蠶上蔟情況,陽光直射的地方,熟蠶反而會避開,會向相對偏暗的地方聚集,造成局部地區上蔟密度過大,進而雙宮繭的數量明顯增多。在選擇蠶房時,養殖戶不僅要考慮到蠶房内的溫濕度問題,而且還要注意室内光線問題,像農村一些老房子,室内的光線偏暗,就不太适合用來做蠶房,另外一些光線過亮的地方,比如太陽光可以直接照射在蠶座中,在養夏秋蠶時,蠶房内的溫度容易高于28℃,也是不太合适的。蠶在上蔟期間,養殖戶要盡可能讓蠶房内的光線相對均勻,這樣也可以提高蠶繭的潔白度。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6

7、提供良好的營繭環境,注意通風方式

家蠶在上蔟時,蠶房内的溫濕度将影響着營繭質量,一般情況下,蠶房内溫度低于20℃時,熟蠶吐絲速度偏慢,有的甚至暫停吐絲作繭,而當蠶房内溫度高于30℃時,熟蠶吐絲作繭的效率同樣會偏低。上蔟作繭期間,比較理想的溫度為24-25℃,當蠶房内溫度偏低時,要适當進行增溫,溫度偏高時要想辦法進行降溫。相對濕度方面,同樣也需要控制好,在北方蠶區,蠶房内的濕度範圍為55%—60%;而在南方蠶區,蠶房内的相對濕度應當控制在65—70%,一旦濕度偏大,熟蠶在吐絲作繭時也容易誘發一些蠶病,不僅蠶繭的潔白度會影響較大,而且還會使蠶繭産量明顯下滑。需要提醒的是,養殖戶在對蠶房進行通風操作時,要控制好通風時間,同時要注意通風的方式,室外風力較大時,直接開對流窗很容易形成強風,風直接吹到蔟具上,會使得部分蠶無法正常吐絲作繭。

8、做好蠶病預防,避免家蠶帶病上蔟

蠶繭看起來白不白,很大的因素就看5齡蠶後期有沒有出現蠶病,一般來說,隻要上蔟時熟蠶沒有蠶病的症狀,蔟具消毒較為妥當,各項操作也很規範,那麼蠶繭的品質往往會較好,很少會出現不良繭。如果在5齡蠶後期出現了蠶膿病、腸道病、軟化病等,那麼部分蠶不會上蔟作繭,有的即使上蔟了,也容易形成“血繭”,這類蠶繭一旦受到擠壓,不僅會影響自身的潔白度,而且還容易将其他蠶繭染色,有時還會發出惡臭味,因此,養殖戶要避免家蠶帶病上蔟。在預防蠶病時,需要采取綜合防治的方式,對1-3齡階段打好基礎,4-5齡階段做好良桑飽食,适當添加抗生素類蠶藥,增強蠶體體質,這樣蠶繭的個頭和外觀會有明顯的提升,當然蠶繭的價格也會較好。

養蠶高産技術(養蠶如何提高蠶繭潔白度)7

總之,蠶繭的潔白度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熟蠶的健康程度,同樣重量的蠶繭,潔白度不同時,蠶繭的價格也會差異明顯,一些顔色明顯偏黃的蠶繭,其價格往往高不了,比如正常潔白的蠶繭20元/斤,泛黃的蠶繭就可能隻有10-15元/斤,如果是“血繭”,其價格甚至會低于10元/斤,有時還會面臨着無人收購的局面。影響蠶繭潔白度的因素有許多,養殖戶需要從多角度進行改善,盡可能将各環節處理好,蠶繭賣相好了,養蠶收益提升20%也較為常見,從實際經驗來看,做好以上8個要點基本上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