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點負責人正在核對商品信息。 記者周子琪 攝
想買蔬菜水果或者禽蛋肉類,動動手指在手機裡下單,第二天菜品就會送到家附近。近年來,在疫情的背景下,因便宜且方便的優勢,社區團購仿佛按下了“快進鍵”,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社區團購也成為了一些居民采購食品的渠道之一。
但是,這樣的購物模式也引起一些消費糾紛。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共接到百餘條與社區團購有關的消費投訴,社區團購也面臨着食品安全等相關監管的考驗。那麼,社區團購的食品安全問題該如何保證?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社區團購受青睐
“昨晚在手機上下單的水果,今天下午就到了。”陳女士住在彭家嶺附近,是社區團購的忠實愛好者,前兩天,她又來到附近的商店裡取貨。
陳女士是一個上班族,去年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社區團購的平台,用了幾次便愛上了這種買菜方式。“下班時我直接到商鋪裡把菜拿回家就好了,非常方便。而且,團購平台上還有秒殺等活動,很多水果蔬菜的價格非常實惠。”陳女士打開手機裡的社區團購平台向記者展示。記者看到,該平台内不僅可以買水果蔬菜、肉禽蛋等生鮮食品,還涵蓋了休閑零食、生活用品等商品,在秒殺特賣、特價菜場等活動專區,一些食品價格比一些線下商超或菜市都要便宜。
馬女士也住在彭家嶺附近,同樣是社區團購的忠實“粉絲”。她說,她手機裡還有兩個社區團購的群,群裡的團長有時會發蔬菜水果的信息,她買過很多次,東西都很不錯,物美又價廉。
記者在手機裡的社區團購平台看到,彭家嶺附近1.5公裡左右的範圍内有近50個社區團購的自提點。水晶郦城小區旁的自提點負責人鄧女士說,每天她這裡都會收到附近居民訂購的團購商品,同時她也建有微信群,當貨品到的時候,她也會在群裡提醒大家及時來取貨。在店内,記者看到有一本提貨單,上面記錄的是當天訂購的顧客信息及貨品名單。鄧女士說,社區團購相對來說性價比較高,使用方便,已經成為不少居民采購食品的渠道之一。
●發生不少消費投訴
但不是所有人都對社區團購的食品放心和滿意。
“在網上買菜不能自己挑選,我更傾向于多花點錢自己去市場裡挑選品質更好的。”市民王先生住在澳洲花園小區,之前他在手機上的社區團購買過幾次水果蔬菜,拿到貨後看到有的不夠新鮮,有的個頭很小,此後他就再也沒有在網上買過菜。
當前,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日漸興起的新零售模式,在方便社區群衆購物的同時,也常因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引起消費糾紛。近日,記者從桂林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到100餘條社區團購的消費投訴。
前段時間,一市民在某社區團購平台購買了一批商品,其中有一箱為荞麥面包。因購買的荞麥面包為代餐面包,收到的當晚拆箱食用未發現異常,第二天,其家人食用其中一袋,咽下第二口發現味道異常,開燈查看發現該食品嚴重黴變。該面包尚在保質期内。該市民及時向客服投訴,但平台處理緩慢,頻繁更換客服對接,對于該産品是哪個團長經營、哪個倉發貨、是否平台自營等問題的回複模棱兩可,維權遇到難題。
上個月,一市民通過另一社區團購平台購買了芒果,取貨回家的第二天發現芒果已經變質腐爛,與自提點及社區團購平台業務員溝通均無果,遂投訴到市場監管部門。
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因社區團購的購買模式是消費者網購平台下單、本地提貨,按照《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平台内經營者的投訴,由其實際經營地或者平台經營者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所以在很多的投訴中,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外地網購平台商戶不具有處理權限。
●市場監管部門嚴把安全關
社區團購頻頻引發消費投訴,相關部門如何保障社區團購的食品安全等問題呢?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為營造良好的社區團購消費環境,保障市民團購食品安全,近日,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結合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隐患、保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采取随機、有償購買的方式,對我市部分商戶在“多多買菜”平台上銷售的面條、大米、豆奶、牛奶等7類食品進行抽檢。
在抽樣過程中,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同時對提貨點企業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制度落實情況,以及對環境溫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貯存環境條件是否達标等進行檢查,督促企業強化食品安全意識,自覺嚴把食品質量關,确保食品安全。
“本次抽檢監測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網監消費科負責人介紹,如果通過檢驗檢測發現存在不合格食品,會第一時間進行核查處置,對不合格食品及時進行下架處理,對企業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為避免社區團購帶來的消費糾紛,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前一定要認真甄别,查看團購平台的資質,了解售後服務情況,盡量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度好的商超和電商。避免參與團長身份不清、商品來源不明的團購活動。
消費者在下單前,要核實供貨商資質,了解供貨渠道,查看團購商品的品種、數量、規格和價格,及時詢問不清楚的内容,留意顧客評價是否正常等。此外,消費者還需重點關注商品配送時間、發放方式及轉賬付款對象,保存下單付款信息。
同時,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要理性消費,按需團購、适度團購,理性購買生活必需品,不要因團購平台的低價促銷而盲目囤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面對一些信息不透明及價格特别低廉的社區團購,不要盲目輕信并轉發,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如出現團購消費争議,消費者可向團長反映問題,由其與供貨商聯絡,通過協商的方式化解糾紛,協商不成的,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記者周子琪 通訊員劉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